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逆向考研”值得吗 | 焦点网谈

2024-10-19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10月15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始网上报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逆向考研”的想法:“211院校”学生选择报考“双一流院校”;“双一流院校”学生报考“双非院校”。

近年来,不同于通过向上考研实现学历的“提档升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不如自己本科排名的院校继续深造。对此,社会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不思进取”,与“躺平”无异;有人说,这是“理性选择”,是当代青年越来越“务实”的体现。

“逆向考研”为何流行?围绕它的争论,是否只能局限于非此即彼?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图源:视觉中国

“逆向考研”只是一种表象,看上去,似乎都是大学毕业生们的一种“向下选择”,但其实各有原因,各有其境况,各有其道理。其中,有的或许是无奈的妥协;有的或许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明智之选;当然,也不乏一些学生比较盲目随意。

毋庸讳言,“逆向考研”是大多数考生面对调剂的无奈之举。起初,他们也选择“正向”冲击排名更高的学府,可目标越高,难度也就越大,“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时,就不得不面临“调剂”或“二战”的两难抉择。有的考生选择再战一年,有的考生在权衡后,倾向接受调剂,而这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选择的主动权。尽管有少数幸运儿实现“向上调剂”,但大多数情况下,调剂的结果与既定目标之间总存在巨大的落差。

当然,“逆向考研”也是一些考生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选。他们认为,“考得上”比“考得好”更加重要,经过对自身能力的充分考量,将报考目标锁定在录取概率更高的院校上。从这个角度来看,“逆向考研”无疑更加务实。此外,一些名校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名校“情结”相对淡化,更能对报考院校、学科排名以及时间成本等因素进行合理地权衡排序,进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

在“逆向考研”的群体中,也不乏“随大流者”。有些考生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划,选择考研并非出于自我提升的需要,而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显示,接近20%的考生坦言自己的考研动机是“不想进入社会工作”。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们难以维持稳定的备考状态,最终也只能进入知名度不如自身本科的院校读研。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资料图) 图源:新华日报

“逆向考研”渐成趋势也并非偶然。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三点原因。

日益增长的考研人数与依旧紧俏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从2015年到2023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逐年递增,尽管2024年报名人数略有回落,但仍有438万人。面对庞大的考生需求,顶尖高校的招生名额供不应求,如同“杯水车薪”。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高达惊人的100:1,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此外,一些高校为了确保生源质量,大幅提高保研比例,这无疑又进一步加剧了考研的难度,迫使许多考生不得不调整策略,寻求“向下”兼容的机会。

日益提升的求职门槛与持续“通胀”的学历之间的矛盾。今年,多所高校出现“在校研究生多过本科生”的现象。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高校预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比本科生多出3万人。今年的清华本科生不足3800人,而研究生近1万人。早在去年,“北京硕博毕业生数量首次超过本科生”的新闻就触动了公众对于“学历贬值”的敏感神经。

随着高学历人才的持续涌入,就业市场对于求职者学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原本仅需本科学历即可胜任的岗位,现在往往也要求硕士甚至博士学历。学历含金量的持续下跌,迫使大学生不得不继续深造以应对“通胀”压力。不少院校硕士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高中化”已不再是罕见的现象了。

日益多元的评价标准与唯名校论的认知之间的矛盾。中国高校的评价体系存在一种隐性的“等级观念”,认为“985院校”优于“211院校”优于“新双一流院校”优于“双非院校”。这种观念过于强调大学的整体声誉,而忽视不同大学在专业学科上的差异。

事实上,一流大学并不意味着其所有学科和专业都达到一流水准。随着“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分配将更均衡、更多元。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名校在特定优势学科上,已经具备比老牌名校更强大的实力,也应该赢得考研大学生的重视。

备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学生(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逆向考研”这一现象?

首先,我们须清晰地认识到,“逆向考研”远非主流的报考趋势。事实上,大多数考生仍是通过“正向考研”实现学校层级的跨越。将“逆向考研”过度解读成考研的普遍现象,不仅夸大了其影响力,还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焦虑。正因为“逆向考研”并非常态,所以每每发生,才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我们既要看到其合理性,也要避免过度炒作。

其次,对于任何基于理性的选择,我们都应当给予高度尊重。考研本身并无所谓的“正向”和“逆向”之分,“逆向考研”天然隐含了对高等院校的等级划分和偏见,其合理性本身就值得商榷。当代大学生能够摒弃外界对于“唯名校论”的过度关注,避免盲目“内卷”,而是根据自身个人价值和长远规划,确定目标并为之奋斗,这种独立思考的姿态本身更值得我们提倡。

最后,对于考生来说,既然选择了“逆向上岸”,便只顾“风雨兼程”。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调剂,“逆向上岸”的考生可能都会面对读研院校与本科院校在教学等诸多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或是与“正向上岸”同学对比带来的落差感,乃至是亲朋好友的质疑声。因此,上岸成功后,专注于前行吧。若总是以过往的经验去评判当下的境遇,失望肯定在所难免,而持续的负面情绪也终将消磨热情。

我们不必挤在同一个赛道,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的选择。“逆向读研”也是一个新起点,不妨及时调整状态,以加倍的努力度过读研的时光,让每一步走得坚定而无悔。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