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纵观整条生命锁链,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必须同时具备“自主生长”与“自我保护”两种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任何物种生存当各怀绝技,互利互惠,正像那句德国谚语:“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其防卫又各有绝招,有的长刺,有的含毒,有的恶臭,有的干脆以极大的繁殖力,产下成千上万的后代,只要有一二成活就不会绝种。凭借着这两种天赐本领,在天敌存在的环境里,每个物种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侵害,在大自然中立足,生生不息,并与其他物种动态平衡,偕同繁衍。
人类不断地将原本野生的植物移入田园。受到特殊保护的植株也逐渐自行解除武装,退化自我防卫能力,完全依赖人类的庇护。它们按照人类的意愿,使自己长得叶肥、果大、粒饱、味美、株高,奉行“全力发展,不要防卫,依靠保护”的政策,使自己成为“不设防”的物种。它们这种体态特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口福,也成了各种动物伺机捕食的首选目标。
许多农作物原始的野生形态本非这般招摇。经过人类调教,它们现行的生存状态,实乃生命之大忌。这等于把自己的软腹部完全坦露给对手,又怎能不招引大批天敌蜂拥而至呢?对此局面已经难以招架的人类,无奈之际,将其统称“害虫”。可见,是先有人类育出无防卫能力的肥美之物,然后才引出“害虫”概念。倘它们仍是旷野中的野麦、野菜,怕什么害虫吗?
对付害虫,我们人类重要的法宝——杀虫剂也越来越失灵了。我们的对手不仅是一个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更是一个繁殖周期短、迅速更新的种群。不管人类施用什么药剂也只能灭其一部,留下来的却成了抗药性一代胜过一代、为害能力越来越强的品种。杀虫剂是个两难之物,既要虫死又要人活。这场艰难的人虫之战弄得我们多少有点气急败坏。跟害虫斗红了眼的菜农,有时真有点失去了理智,不顾后果地使用了剧毒农药。食此蔬菜使人致命,集体食物中毒的事故频频发生。在人虫“化学战”上我们人类真不如蛇族。你看人家眼镜蛇所施剧毒液可使猎物当即毙命,所含毒液对自己绝对无害。
我们是否应该改换一下思路,更新一下现有观念,从根本上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呢?我们能否牺牲一些产品的肥美高产,选换一些味差些、实小些,但自我防卫能力强,基本上无需农药的物种呢?虽说不可能人人都去采挖野菜,但我们能否不断地移植野种,限定人工培育种植代数呢?也许这种野性未脱的园中作物反而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草——这个家族让我打心底里充满敬意。其实我们现在食用的稻麦豆菜原本都是草。人类选择了几种“可教”之草加以驯化,才有了农业。它们一经人类调教,也就脱离草籍。而把那些野性不改、久驯不化、不甘为我所用的顽璞物种,一概轻蔑地称为“草”。其实这种野性当中,自有一种顽强保持自我的风骨,一种不肯寻求庇护的自主,一种不甘人类使役的自尊,一种不受人施舍(肥料)的自立。它们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有绝对的自信——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世世代代生存下去。它们的存在就是对人类霸主地位的挑战。它们生就一副坚根韧骨,任你人踩车碾虫咬兽啃,经得起草原荒火,耐得住旱涝蝗雹。甚至小行星撞击地球、严酷的地质冰期都没能让它们绝种。常言道“人不如草”,这句话应由贬词变为敬语才对!
凡事都是先“养弱”而后有“害侵”也。
遗憾的是,我们不光是在园田农业上养弱引害。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一种“养弱哲学”。“养弱”多为强者所为。通常“养”与“被养”所处地位悬殊,一方对另一方足以构成支配地位时,“养弱”才多有发生。中国数千年的宗族社会更是养弱的肥沃土壤,也形成了各行各业严厉的行为规范。如“慈不掌兵”“棒打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些虽说都有道理,但也极易造成理解偏颇,酿成“养弱”的积年苦果。
在“教育园地”里,辛勤的“园丁”们确实有点把学生当作娇嫩的园田幼苗般精心呵护。但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方面却缺乏同等的重视。杨振宁教授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这种“填鸭式”教育“考试时一比较,马上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但这种教育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灵活性,以及束缚学生们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
我们的一些国有企业也多有“园栽”弱态。这也许是过去计划经济束缚过紧的结果。个体经济反倒表现出某些“草”的强韧特征,灵活多变,经得起践踏。
中国历来是座大学校,敬先贤、遵古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说,每个好公民都有一副虔诚的“学生相”。我们得天独厚的教化彻底泯灭了人们的野性与个性,越是文化发达之地越是有效。有一个让我一直迷惑不解的问题,为什么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一个雄才大略、创立霸业的政治枭雄出自名都大埠、文化发达之地,而是大多生于穷乡僻壤中。大概这些远离教化之地尚能保存点生命力强盛的野性与未曾磨灭的个性,草莽——这才是诞生英雄豪杰的真正沃土!历史总该带点斑驳的铜锈。它不该是一尊擦得耀眼的青铜古爵。生命之野性是否也应像宝鼎之铜锈,不宜完全磨去?
(摘编自詹克明《世上本无害虫》)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自然的所有物种既“自主生长”又“自我保护”,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构建了和谐且平衡的巨大的生态系统。
B.野生植物被人类移入田园,受到特殊保护,变为自我防卫能力退化的肥美之物,满足人类口福,易招引大批天敌攻击。
C.农业是人类驯化“可教”之草的产物,不断移植野种,限定人工培育种植代数,才能培育更利于人体健康的园中作物。
D.中国得天独厚的教化传统会泯灭人们的野性与个性,名都大埠、文化发达之地几乎没有一个政治枭雄就是明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运用谚语“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说明大自然物种各怀绝技、互惠互利的生存法则,言简意赅又生动形象。
B.世上本无害虫,害虫是人类面对移植于田园的野生植物招引大批天敌而难以招架的局面后,给予这些天敌的特定称谓。
C.文章中,作者赋予“人不如草”以新义,表达了对草所代表的自主、自尊、自立、自信等生命韧性与野性的肯定与赞美。
D.数千年以来中国一直盛行“养弱哲学”,“慈不掌兵”“严师出高徒”等行业规范极易造成理解偏颇,酿成“养弱”的局面。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先‘养弱’而后有‘害侵’”的一项是(3分)( )
A.溺子如杀子,慈母多败儿。
B.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使木寿且孳也。
C.政府对企业大包大揽,代其制订生产计划,包销产品,这样,企业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D.为了管理好班级,班主任事无巨细,件件必躬亲,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4.文章中使用“恶性循环”“斑驳的铜锈”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5.文章采用了哪些方法说明“生命之野性”的重要性?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母亲杀鸡
黄长江
在我小时候,母亲杀过一次鸡。
那是家里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的时期,母亲见村里有人养鸡了,也很想养,就又是挖药材又是摘果菜的去连着赶了好几次场,才凑了一块多钱,买回来了六只小鸡。
母亲把这六只小鸡一放到院坝里,抓把糠皮放到地上,小鸡们就唧唧唧地欢啄了起来。
母亲告诉我,好好看着这些小鸡,别让狗来吓着它们,老鹰来了告诉她。
听了母亲的话,我对这些小鸡另眼相待。它们不但是母亲的希望,还是我们读书的希望,而且也几乎就是唯一的指望。难怪母亲的脸上会开出花来呢。
几个月后,除一只小鸡夭折了外,其他五只都长大了。我会听着公鸡喔喔喔的叫声起床,母鸡们也开始下蛋了。自那时起,母亲会每天给母鸡们增加两把粮食。
只是奇怪,明明是三只母鸡,却天天只捡到两只蛋。下蛋的窝是母鸡自己找的,或干苞谷壳叶上,或稻草堆里。各在各的窝里下。我们也一共就发现了两个捡蛋的窝。只是我们并没有关注哪个窝是哪只鸡的。
每次在它们下完蛋后“个个大”地叫,去看那两个鸡窝时才会发现每一个鸡窝里多了一只蛋。而每一天中午时分或午后鸡们那样叫着报喜时,都会有一只个儿较小的黑色母鸡显得有些腼腆,声音叫得格外小,也从不多言。我和母亲都认为它是自己还没有下出蛋来,不好意思。
不过,我们还是没有小瞧它,每天增加的两把粮食不论是初粮或是秕谷或者玉米糠,都让它与另外的两只母鸡一样地吃。母亲说,那只鸡下蛋晚,下蛋晚的母鸡下的蛋个儿会大些。
过了半年,两只下蛋的母鸡双双歇蛋后又开始下蛋了,仍然还是每天就捡两只鸡蛋。这时我发现母亲在喂鸡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点怏怏不乐的神色。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直到有一天,她说要把那只黑母鸡拿去卖。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它不会下蛋。
我说:“您不是说下蛋晚的母鸡下的蛋个儿大吗?”
母亲说:“那是只假母鸡,它不是下蛋晚,是不管你喂到哪个时候它都不会下蛋。”
我心想,母鸡也有假的。既然是这样,就拿它去卖了吧。
一个星期一次的赶场日到来了。母亲很早就起来把那只黑母鸡捉来,然后就用背篼背着那只黑母鸡往场上去了。只是刚到午后,母亲就回来了。母亲回来的时候,脸上绽放着喜滋滋的笑容,家里的公鸡母鸡正在演奏着每天一次的交响乐大合唱欢迎着她。
“妈,您这么快就卖了回来了?”我问母亲。
“没有。”母亲一边回答着我,一边放下背篼小心翼翼地把那只黑母鸡拉了出来。母亲说:“黑母鸡也下蛋了。”同时从手提着的一个小布口袋里小心地摸出一个鸡蛋来。
我和弟妹们都与母亲一起乐了起来。那种高兴,把整个房前屋后的天地都闹得乐融融的,充满生机和喜气。
稍息几分钟,母亲让我把窝里的蛋捡出来。我去捡蛋时发现一个窝里是空的,只捡了一个蛋。母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弟妹们,说:“不会是你们先捡了吧?”
我说没有,弟妹们也摇了摇头。母亲仍然有些不相信,又亲自去看了一遍。之后的几天,依然如此。
母亲让我们每天注意盯着,看看是怎么回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是那只身个最大、每天叫得最响亮也最欢的母鸡没有下蛋。而那只母鸡又是每天吃食吃得最多的,有时母亲还乐意多给它半把粮食吃。
就在另外两只母鸡都各自蹲在自己的蛋窝里安安静静地下蛋的时候,那只大黄母鸡有时在树荫下乘凉,有时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而随着两只下蛋的母鸡“个大”一声叫响,它便忙飞舞着“个大个大”地叫起来。
我们连陪着母亲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这时母亲终于确信,那只大黄母鸡才是没有下出蛋来的母鸡,是一只假母鸡。
母亲感觉自己被愚弄,对那只鸡痛恨不已。母亲想把那只鸡拉来杀了,想去想来,觉得很需要钱,就把它背去卖。但因为人家给的钱太少,母亲又用背篼把它从场坝上背了回来。
母亲把这只母鸡的脚捆住,捆在砍猪草专用的猪草板上,用那漆刀比画了比画,使劲一刀剁了下去。
随着鸡的一声惨叫,鸡头顿时断了下来,连接脖子的刀口处血淋淋的。只见鸡翅膀和鸡腿扑腾了两下就再也不动了。
这时我发现,母亲的眼眶里湿湿的,滴出泪水来。
把鸡毛燧尽,剖开,把内脏掏出,母亲便把整只鸡都放到锑锅里煨了。我管烧火。整个过程,母亲很少说话,脸上也没有丝毫的笑容,只是时不时地来看看我烧的火,或者揭开锅盖看看煨得怎么样。煨熟了,吃的时候,母亲只让我们吃,她一口也不沾。在我们吃得很香的时候,却看见她在一边的小板凳上坐着,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流着泪。
我忍不住说:“妈,您怎么哭了?”
母亲说:“要是这黄母鸡也下蛋,多好。”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母亲稍沉吟,又说:“要它不是个假母鸡,没有下蛋还装着下蛋的样,‘个大个大’地叫得恁欢,哪个会杀它!”
自那以后,母亲再未杀过一只鸡,也一直不吃鸡肉。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母亲持刀杀生。
那整个过程永久地印在我的大脑里,时不时地还会翻腾出些别有一番的况味,似与人生有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回忆过去写起,行文上以倒叙的手法开始,先写了自己小时候母亲杀鸡一事,然后再写母亲凑钱、买鸡、养鸡等往事。
B.母亲买来的这些小鸡对他们一家来说意义非凡,“难怪母亲的脸上会开出花来呢”一句以类比的手法体现了母亲的喜悦之情。
C.文章写“中午时分或午后鸡们那样叫着报喜”的场面时,极富生活意趣;此段落中,对于那只黑母鸡,文章的叙写则简略抽象。
D.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叙述母亲对个儿较小的黑母鸡和个儿较大的黄母鸡的不同的态度,意在突出母亲的势利与偏心。
7.关于文中“把鸡毛腿尽……”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个段落通过母亲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煨鸡前母亲的准备工作,用语极为简洁。
B.母亲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这一细节主要体现了杀鸡过程中母亲的庄重与严肃。
C.煨熟了鸡肉之后,母亲却“一口也不沾”,从中,也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的难受。
D.本段落结尾的一句话,通过“我们”的视角,侧面体现了母亲当时的内心情感。
8.在养鸡的过程中,母亲有哪些情感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一直牢记着此事,觉得此事“似与人生有关”。你是否认为此事与人生有关?请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文学曰:“君子执德秉义而行,故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孟子曰:‘居今之朝不易其俗而成千乘之势不能一朝居也。’宁穷饥居于陋巷,安能变己而从俗化?阖闾杀僚,公子札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鲁公杀子赤,叔眄退而隐处,不食其禄。亏义得尊,枉道取容,效死不为也。闻正道不行,释事而退,未闻枉道以求容也。”
御史曰:“论语:‘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有是言而行不足从也。季氏为无道,逐其君,夺其政,而冉求、仲由臣焉。礼:‘男女不授受,不交爵。’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子路不说。子瑕,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男女不交,孔子见南子,非礼也。礼义由孔氏,且贬道以求容,恶在其释事而退也?”
文学曰:“天下不平,庶国不宁,明王之忧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烦乱,贤圣之忧也。是以尧忧洪水,伊尹忧民,管仲束缚,孔子周流,忧百姓之祸而欲安其危也。是以负鼎俎、囚拘、匍匐以救之。故追亡者趋,拯溺者濡。今民陷沟壑,虽欲无濡,岂得已哉?”
御史默不对。
(选自《盐铁论·论儒》,有删改)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道家使人精神端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有删改)
材料三: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居A今之朝B不C易其俗D而成E千乘之F势G不能一朝H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安能变己而从俗化”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安”意思相同。
B.而,连词,表转折,与《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的“而”用法和意思相同。
C.敝,疲惫之意,与《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意思不同。
D.乡,同“向”,指原来。与《送东阳马生序》“从乡之先达”的“乡”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国公子季札认为阖闾杀死吴王僚是不义之举,就离开吴国到延陵去,一辈子不再进入吴国。文学认为季札是执德秉义的君子。
B.季氏做了不合道义的事,赶走了他的国君,夺取了鲁国的政权,孔子的弟子却做季氏的家臣,这在御史看来就是言行不一的表现。
C.天下处于混乱之中,孔子忧虑百姓遭受祸患想要使他们脱离危险,但是又不愿意违背道义以求得(君主)容纳,于是就周游列国。
D.太史公认为道家是顺应阴阳四时之序的学说,能与时势、事务随同发展,应用在人事上,并无不合适的。意旨简约,且容易把握。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闻正道不行,释事而退,未闻枉道以求容也。(4分)
(2)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4分)
14.御史认为“孔子见南子,非礼也”是“贬道以求容”,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东溪①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②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③,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①东溪,即宛溪,在安徽宣城市。②野凫:野鸭。③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来到东溪赏景,眼前清新明净、生机盎然的景象令诗人心情大好。
B.颔联写野鸭在岸边栖息、茁壮的老树开出花朵,诗人看到其中的闲意。
C.本诗第五句和白居易诗句“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写的春草有共同之处。
D.尾联虚写,想象自己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累得精疲力衰的情景。
16.诗歌中哪些内容表明了诗人不愿离开东溪?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刚学《陈情表》时,被里面的句子深深感染,其中有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写祖母没有李密后的悲惨下场,这两句是“______,______”。
(2)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小刚看到“弘毅”两个字时想起了《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两句。
(3)“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文人的视野。唐宋诗词中,文人常常用“梦”来叙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站在大海边,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旷古以来,大海就是这样旋涨旋落,轰鸣不息。这是一种 ① 的重复。单调吗?是的,但也许大海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漠然于人世的变迁和生命的代谢,置身于时间之外。 ② ,诗人们一个个到这里来讴歌它,又离它而去,从世界上永远消失了,而它却依然故我。
天色渐晚,海滩上的游人已经十分稀少。多数游客都是到海滩上来转悠一下,就匆匆离去了。这里除了浩渺的海水、澄净的沙滩和新鲜的空气,确实 ③ 。然而,这正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面对大海,哲学家看到永恒,诗人看到五彩的贝壳,匆匆的游客只看到一大摊水,真是各有所见。那些专门来海边寻找旅游设施的游客是永远不可能了解大海的。一般而论,谁要了解大海,谁就必须和大海生活在一起。夜幕已降,我向渔村的方向凝望,心中默默地说:他们才是大海真正的亲人,他们眼中的大海肯定不是哲学家和诗人看到的样子。唉,其实我也并不了解大海。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表达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了解了大海,就能和大海生活在一起。
B.只有和大海生活在一起,才能了解大海。
C.如果想和大海生活在一起,就要先了解大海。
D.只有了解了大海,才能和大海生活在一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颜值焦虑日益严重的今天,儿童牙齿早期矫治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然而,并非所有孩子都需要早期矫治。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才需要早期矫治。
一是不该掉的牙掉了。如果乳牙得了“虫牙”,就有可能造成乳牙过早脱落,使得后面的牙齿跑到前面去填补空位,埋在牙龈里的恒牙只能在牙列的里面或外面萌出,这种情况叫作“乳牙早失”。 ① ,应及时就诊,以阻止后面的牙齿移位。
二是该长的牙不长。由于人类在演化过程中颌骨逐渐变小,而牙齿数目没有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颌骨已经不足以容纳所有的牙齿了,这除了会造成牙列拥挤,还有可能造成恒牙完全没有地方萌出,出现“阻生”。 ② ,不仅没有办法发挥作用,还有可能挤压正常萌出的牙齿。排查病因以后,医生可以将这些埋在骨头里的牙齿慢慢牵引到口腔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该掉的牙不掉。由于孩子们的食物越来越精细,乳牙缺乏足够的功能刺激,很多宝宝出现了乳牙不脱落的情况。如果某一颗乳牙的邻居都已经更换,或者对侧相同位置的乳牙早已脱落,它却仍然不松动时,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是否有乳牙滞留的情况。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中有句话说:“面对大海,哲学家看到永恒,诗人看到五彩的贝壳,匆匆的游客只看到一大摊水。”
这对于青少年认识事物、了解世界具有启迪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是“也许这种野性未脱的园中作物反而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数千年以来中国一直盛行‘养弱哲学’”不正确,原文是“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一种‘养弱哲学’”“中国数千年的宗族社会更是养弱的肥沃土壤”。
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据的能力。“顺木之天”是顺应树木的天性,并非“养弱”;且“寿且孳”并非“害”。
4.①“恶性循环”高度概括人虫“化学战”两败俱伤、越来越坏的恶果,言简意赅,触目惊心。②“斑驳的铜锈”即青铜古爵上的锈迹,比喻生命中未曾磨灭的野性与个性,通俗易懂。与“擦得耀眼”形成对比,强调野性与个性“不宜磨去”。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词语使用的能力。这种题目通常要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境以及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5.①引用。引用杨振宁的言论等来说明,极具权威性。②类比。将植物野性与教育、企业等的野性进行类比,水到渠成地说明生命之野性的重要作用。③对比。将农作物与其原始的野生状态对比,突出农作物因“养弱”失去野性导致“害侵”的后果。④举例。列举农作物、草的生存等来说明,事例典型,说服力强。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方法的能力。先在材料中找到与“生命之野性”相关的内容,再看哪些内容是说明这一内容的,然后分析写作方法。
6.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类比的手法”错误,应为比喻的手法。C项,“文章的叙写则简略抽象”错误,由“一只个儿较小的黑色母鸡显得有些腼腆,声音叫得格外小,也从不多言。我和母亲都认为它是自己还没有下出蛋来,不好意思”等可知,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具体、生动、形象。D项,“意在突出母亲的势利与偏心”错误,文章并未通过对比手法来突出母亲的势利与偏心,而是展现了母亲对所有鸡的细心照料和期望。
7.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相关段落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这一细节主要体现了杀鸡过程中母亲的庄重与严肃”错误,母亲是“感觉自己被愚弄,对那只鸡痛恨不已”,主要体现了母亲心中的惋惜与悲伤。
8.①期待与希望。母亲刚买回小鸡时,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它们是母亲的希望,还是孩子们读书的希望。②困惑与失望。当发现每天只有两只鸡蛋时,母亲感到困惑。一段时间后,她很失望,准备把她认为是假母鸡的那只黑母鸡卖掉。③惊讶与高兴。当母亲发现黑母鸡也下蛋时,她感到惊讶和高兴。④愤怒与痛恨。最终发现是那只大黄母鸡没有下蛋,并且装作下蛋的样子,母亲感到被愚弄,对这只鸡痛恨不已。⑤痛苦与无奈。在杀鸡的过程中,母亲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她眼眶湿润,流下泪水。⑥悲伤与反思。母亲在杀鸡后,自己一口也不沾,坐在一边纳鞋底,流着泪。她感叹“要是这黄母鸡也下蛋,多好”。(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人物情感的能力。先在文章中找到表现人物情感的相关内容,再分析各自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然后概括其情感变化。
9.观点一:我认为与人生有关。作者在文中借母亲杀鸡一事寓意了人生的道理:我们应仔细辨别,细心观察,不要被表象迷惑;有的人,有本领,有能力,却言行低调,不愿张扬;有的人,无才华,无本事,却自我标榜,始终作秀。(6分,与文章内容相关,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我认为与人生无关。作者只是客观地叙写了自己贫苦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件日常小事,仅仅就事论事,表达自己对会下蛋的母鸡与不会下蛋的母鸡的看法而已,以此寄寓自己对往事的追怀,这只是作者贫苦家庭生活的一个缩影罢了。(6分,与文章内容相关,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是”与“否”都可以,但阐述理由时要能站得住脚,要以文章内容为依据。
10.BDG【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居今之朝,不易其俗,而成千乘之势,不能一朝居也。
11.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赂秦而力亏”中的“而”,是表因果,用法不同。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但是又不愿意违背道义以求得(君主)容纳”错,孔子为了拯救百姓而不得不违背道义。
13.(1)听说过自己正直的主张得不到实行,就放弃职位隐退,没有听说过违背道义而去求得(君主)容纳的。(得分点:“正道”“枉”各1分,句意2分)
(2)儒家的学说非常广博但是缺少要领,事倍而功半,所以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事情都难以完全实施。(得分点:“要”“从”各1分,句意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要特别注意重点词的翻译。如第(1)句中的“正道”“枉”,第(2)句中的“要”“从”。
14.不赞成御史的观点。首先,儒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南子为君,孔子为臣,南子约见孔子,孔子不得不见,所以孔子见南子,非非礼。其次,“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吾乡为弗见”,孔子开始是拒绝见南子的,最后不得不见,可见孔子并非为“求容”而“枉道”见南子。(观点1分,理由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相关内容要点的能力。要先判断出观点的正误,再在材料中找到证明这一观点的相关理由。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学说:“君子遵行仁德、秉持礼义而行动,仓促匆忙时必须这样,颠沛流离时也必须这样。孟子说:‘处在现在的时代,不改变现在的风俗习惯,即使发展成千乘之势,我也是不能和他同处一个早晨的。’宁可挨饥受饿住在简陋的小巷里,怎么能改变自己的主张而去顺从恶习呢?过去因为阖闾杀了吴王僚,公子季札就离开吴国而去延陵,终身不入吴国。鲁宣公杀了公子子赤,叔眄因此隐退,再也不接受鲁国的俸禄。损害礼义而获得尊位,违背道义而取得(君主)容纳,是至死也不能那样做的。听说过自己正直的主张得不到实行,就放弃职位隐退,没有听说过违背道义而去求得(君主)容纳的。”
御史说:“《论语》上说:‘亲自干了坏事的人,君子是不会到他那里去的。’孔子嘴上这样说,实际却没有那样做。鲁国的季孙氏(鲁国权臣,‘三桓’之一)行为无道,赶走了鲁昭公,夺取了鲁国的政权,可是冉求和仲由却做了他的家臣。《礼记》上规定:‘男女不授受,不相互敬酒。’可是孔子到了卫国,通过宠臣弥子瑕(卫灵公男宠)晋见卫夫人南子,子路为此而不高兴。弥子瑕是个佞臣,孔子通过他去晋见卫夫人,走的不是正道。男女之间不应交往,孔子去见南子,就是背离了礼义。礼义是由孔子那里宣传出来的,他尚且违背道义以求得(君主)容纳,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正直的主张得不到实行就放弃爵位而隐退呢?”
文学说:“天下不太平,诸国不安宁,这是英明的君王所忧虑的。上无天子,下无地方官,天下混乱,这是贤圣所忧虑的。所以尧为洪水泛滥忧虑,伊尹为百姓忧虑,管仲遭到囚禁,孔子周游列国,都是忧虑百姓遭受祸害而想使他们脱离危险啊。因此他们不惜做厨师、遭囚禁、四处奔走以拯救百姓。追赶逃亡的人,自己就要快跑,拯救溺水的人,自己一定会沾湿。现在百姓陷入沟壑,想要救助他们又想不沾湿,这怎么可能呢?”
御史默然无语以对。
材料二:
儒家的学说非常广博但是缺少要领,事倍而功半,所以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事情都难以完全实施。但儒家确立了君臣父子间相处的礼仪,以及夫妇长幼之间的礼仪区别,这是不可以改变的。道家令人精神专一,行动都与无形的“道”相合,使万物得以丰富和充足。道家这种学术,是顺应阴阳四时之序的学说,兼采儒家与墨家的优点,聚合名家与法家的精要,和时势随同发展,与事物的变化相随,创建风俗,应用在人事上,并无不合适的,意旨简约,且容易把握,事半而功倍。儒家则与道家不同。他们觉得君主应该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所提倡的东西臣下就应该附和,君主走在前面臣下就应该在后面紧跟。如此一来,君主就会劳累不堪而臣子却十分安逸。人的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身体极其劳累就要疲惫。倘若精神和身体总是难以安宁,却想要自己的生命和天地一般长久,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儒家以六艺为法式。六艺的本文和释传以千万计,几代相继不能弄通其学问,有生之年不能穷究其礼仪,所以说儒家“学说广博但殊少抓住要领,花费了力气却很少有功效”。
材料三:
卫灵公有个叫南子的夫人,派人对孔子说:“四方来的君子看得起我国国君并想结为兄弟的,一定要面见我们国君的夫人。我们国君的夫人希望和您见面。”孔子表示辞谢,但还是迫不得已前去见她。夫人在细葛布的帷帐之中。孔子进入门内,面朝北行叩头之礼。夫人在帷帐中行拜礼两次,身上佩戴的环佩玉器叮当作响。孔子归来后说:“我原来不想见她,既然前去见她就应该以礼相答谢。”子路很不高兴。孔子起誓说:“如果我说的不是真的,就让上天厌恶我吧!就让上天厌恶我吧!”
15.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尾联虚写,想象……”错误,尾联实写。
16.①“坐临孤屿发船迟”,诗人坐在孤岛之上,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迟迟不肯驾船离开,这句表明了诗人不愿离开东溪。②“薄暮归来车马疲”,诗人在傍晚天快黑之际才回来,回来时人马疲倦,这句也表明了诗人不愿意离开东溪,在东溪玩到不能再玩了才回来。
(每点3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先回答具体的诗句,再分析该诗句是怎样表明诗人不愿离开东溪的。
17.(1)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3)示例一: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二: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扣住语境的关键信息,如第(1)句中的“假设的语气”“没有李密后”“悲惨下场”等,第(2)句中的“弘毅”等,第(3)句中的“梦”“唐宋诗词”等。
18.①永无止境②古往今来③一无所有(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前句中“旷古以来”表明时间一直延续,再结合后面的“重复”,可以推断出此处表达的意思是“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故而填“永无止境”更恰当。第②处,根据后文“一个个到这里来”“又离它而去”可以推断,这里是表示时间上的从古到今,填“古往今来”更恰当。第③处,依据前文游客不感兴趣和“这里除了……空气”可以推断出,此处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填“一无所有”最恰当。
19.①设问:先提出“单调吗”的问题,然后以转折句作答,强调了单调正是大海的魅力所在这一观点,有提起注意、引导思考的效果。②拟人:用“漠然”“置身”将大海人格化,把大海超越人世变迁、亘古不变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修辞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明确设问的内容。画横线句子先就大海的单调进行提问,然后先做肯定回答,再做转折,强调单调正是大海的魅力所在。相比直接表达观点来说,设问的使用更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导读者思考。再看拟人的使用。在设问的答句中,以人格化的表达,阐释了大海的魅力就在于这种超越人世变迁、不受时间流逝的影响,表达形象,生动,富有人的情趣和韵味。
20.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原句的意思,“要了解大海”说的是想要得到的结果,“和大海生活在一起”之前用了“就必须”,说的是得到该结果的必要条件。四项中,只有B项的句意符合这一逻辑。A项错把结果当作了充分条件,C项把原句的条件错当成了结果,D项把结果错当成必要条件。
21.①发现乳牙过早脱落时②阻生的牙齿埋在骨头里(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合理填法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衔接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后一句“应及时就诊”可知,横线处指的是前文所说的情况,前文与之相关联的是“乳牙过早脱落”,转述成平实语言就是“发现乳牙过早脱落时”。第②处,从后文“没有办法发挥作用,还有可能挤压正常萌出的牙齿”可知,此处说的对象是“阻生的牙齿”,由“将这些埋在骨头里的牙齿慢慢牵引到口腔里”推断,此句说的是阻生的牙齿埋在骨头里的意思,据此可填“阻生的牙齿埋在骨头里”。
22.如果某一颗乳牙的邻居都已经更换,或者对侧相同位置的乳牙早已脱落,它却仍然不松动,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以检查是否有乳牙滞留的情况。或:当某一颗乳牙的邻居都已经更换,或者对侧相同位置的乳牙早已脱落,它却仍然不松动时,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以检查是否有乳牙滞留的情况。(每改对一处得2分,如有其他合理改法,也可以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如果……”与“当……时”句式杂糅,修改方法是把“如果”改为“当”,或删去“时”;第二处是“排除”与“是否有”搭配不合逻辑,修改方法是把“排除”改为“检查”,或者删去“是否”。
23.【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这句话说了三类人看大海时的不同结果。哲学家通常倾向于深入思考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含义。当他们面对大海时,可能会思考关于时间、自然法则和存在的问题,感受到大自然的永恒之美。诗人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想象力,他们可能会从大海中捡到一颗普通的贝壳,但能够在其中发现美丽和独特之处,创作出美丽的诗歌,将平凡的事物赋予深刻的意义。对于匆匆而过的游客来说,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看到了广阔的海洋,没有花时间去欣赏、思考或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他们只看到了表面而已。
这句话的启示在于,同样的事物可以因个人的知识和认知特点而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对于青少年来说,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一是重视深入思考,培养深入思考的能力,尝试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含义;二是发挥创造力,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丽和独特之处,并将这些体验转化为艺术和表达;三是应花时间去探索、体验、学习和理解事物,以更丰富和深刻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参考立意】
(1)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2)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不同;
(3)学会深度思考,切忌浮光掠影;
(4)用心感受生活,收获美好人生;
(5)停下匆匆脚步,品味生活之美;
(6)培养多维视野,把握世界本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