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建议
林丹华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抑郁焦虑、自伤自杀等心理问题频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并实施了诸多旨在干预和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政策法规和举措。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严重忽略中小学生积极品格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问题,由此造成重后端“问题的治疗”、轻前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现象,这种仅片面强调“问题减少”的心理健康工作无法真正促进儿童青少年积极、全面和充分的发展。建议大力推进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通过家校社协同大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和意志品质,做好心理健康的促进工作,为后续严重心理问题的出现砌好“防火墙”,切实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减少因心理问题带来的医疗和社会负担。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但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举措均欠缺
积极心理品质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起着重要的“防火墙”作用。积极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积极品格、适应社会和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和情感能力以及自尊自信等。大量的研究发现,积极品格(如爱他人、志向、坚毅、心理弹性等)不仅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减少问题行为,提升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提升亦有很大的助益。大量有关社会情感学习的项目也揭示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和情绪能力的提升对吸烟、饮酒、物质滥用、校园欺凌等问题行为减少以及学习成绩提升的重要作用。可见,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积极发展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后续的心理行为问题,且成本效益高,如每投入社会情感学习项目1美元就会有11美元的回报,对未来问题的出现起到很好的“防火墙”作用,而仅干预和减少问题并不能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只是减少严重的问题且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
广大儿童青少年存在积极发展的巨大潜能。我们在十个省份共1.6万多名中小学生中的调研发现,无论是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还是普通农村儿童都具有积极发展的潜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四类儿童在感恩、爱国、有志进取、坚毅、抗挫折能力等积极品格以及社会与情绪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缓慢上升的趋势。心理学的大量研究也发现,每个人都拥有积极发展的优势、美德和潜能,应大力挖掘并发展这些品质。
当前积极心理品质及促进的相关研究和举措均严重欠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没有疾病不等于健康”,没有问题/功能缺陷或病理症状并不能代表学生处于完整的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全面的心理健康并不仅仅意味着没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或障碍,还应包括积极心理属性的全面成长。但目前我国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因素、神经生理机制及培养促进的相关基础研究非常欠缺,在中小学校体系中的相关教育举措也非常薄弱,不成体系,家校社协同的积极心理品质的促进与培养机制尚未建立,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举措都处于薄弱阶段,这种状况与积极心理品质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完全不相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人”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新时代全球经济文化巨大变革和挑战下,大力加强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政策建议
大力推动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研究,为新时代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强劲学术支撑。为面对新时代全球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以及未来社会的各种不确定性、复杂性与模糊性等挑战,需大力加强研究并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目标感/意义感、成长型思维、心理弹性、积极主动性、坚毅等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帮助学生以有意义和负责任的方式在不确定、充满压力和挑战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奋斗,这是对新时代人才的根本要求。例如,研究发现,生活目标感/意义感是健康心理功能的核心,是全生命周期心理弹性的关键性因素,并在大脑神经层面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但长期以来,我国对这些积极心理和意志品质的研究严重不够,对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生、发展和培养的脑机制认识严重不足,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的减少或消除”等同于“心理健康”,忽略了后者的本质恰恰在于积极的心理和社会功能而非仅仅是“减少或消除问题”。为此,建议大力加强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公共卫生等多学科合作的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形成机制和促进的基础性研究,为培养我国适应未来挑战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促进-预防-干预”有机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体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建立“促进、预防和干预”一体化的体系,注重学生积极品格、心理素质和能力的建设和促进,开展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项目和活动,做好做深促进和预防工作,花大力气做好心理健康的“前端工作”,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消灭在“小火苗”阶段。同时,也要在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时能用科学、专业的方式加以干预、转介和处理,构建起集“促进、预防、干预”一体化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教育局和中小学领导应做好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支持工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使他们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大力推进提升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项目,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有效资源和载体。鉴于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促进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理行为问题,且成本效益高,为此,可将一些经过多年探索已被证明有效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方案,尤其是那些低成本高效率、可操作性强、易于被基层教师、医生和社会工作者接受和学习的有效项目和活动课程,如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心理弹性课程、单次或多次成长型思维课程等,有力地推广到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校、家庭和社区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非常匮乏的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心理品质项目成熟度高、简短有效、实施者易于学习、可供大规模推广使用等特点,探索家校社协同的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举措和模式,从而解决我国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心理健康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力地助力我国的乡村振兴。
坚持创设多元积极的环境,家校社协同为提升儿童青少年全面、积极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家庭、学校和社区相互支撑的多元化、“营养丰富”的积极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和问题的预防和减少至关重要。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持久且深远,家庭是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场所,在充满爱、接纳和支持的氛围中,孩子们才会“与更好的自我相遇”,并将爱传递给他人和社会。学校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学校应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优势和潜能,给予每个儿童青少年实现积极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应大力发挥社区的重要优势和作用,在社区中开展亲子共参与、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项目,并与学校、家庭协同联动,创设机会提升儿童青少年的领导才能、参与社会活动和贡献社区的意愿和行动。通过家校社的联动和协同创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型教育环境,满足孩子多样化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促进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成长,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助力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责编:朱英杰
制作:穆子骄
审核:贺春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