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10-30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人画的最初由来可追溯到汉朝,蔡邕、张衡是东汉时期的重要画家,虽没有画作流传至今,但其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有记载,如张衡的《巴潭兽》、蔡邕的《小列女图》至唐代还能见到。魏晋南北朝的姚最、宗炳提出的绘画自娱主张,被历代文士奉为宗旨。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文人画创始者,是唐代集诗人、画家于一身的王维。王维开创了水墨画先河,使唐朝的绘画呈现出青绿与水墨两种画并存的局面。王维是典型的文人画家,他以诗入画,自创的泼墨技法,用水墨代替青绿的渲染,大大发展了水墨意境,营造出抒情简淡的氛围,对后世影响极大,为文人画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末的董其昌就极为推崇王维,称他为“南宗之祖”。

绘画艺术发展到宋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文人画也在这片时代土壤中深深扎根。文人画家将绘画看成是全面修养的展现,因此,绘画成为他们风雅生活与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的绘画“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的主张,体现出在艺术功能上不同于以前绘画为统治者教化民众服务的特点。此时的文人画,题材以墨梅、兰、竹、菊,花卉及山水树石为主,反对过分拘泥于形式的描绘,追求主观情绪趣味的表现,追求并达到一种宁静平淡、天真清新的风格。

元代赵孟頫提出了“书画同源,绘画贵有古意”的理念,主张以书法用笔入画,更加丰富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元代中期出现的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重视笔墨,主张少用色彩或稍淡色渲染,追求画中有诗意的表现,其画作多出现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局面,用来抒情寄兴和托物言志。元四家的绘画理念与技法影响了明清整整两个时代,不管是明中期的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还是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以及其他众多的追随者们……

文人画是区别于宫廷职业画家、民间画工的另一种绘画体系,它不同于富贵妍丽、工致严谨的院体画,也不同于带有明显市井气息的民间绘画艺术,它对画家本身要求较高,画家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还要能够做到兴之所至、信笔拈来,作品格调高雅。这样一来,参与者只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属于偏上层人士、影响力较大,因此主导了宋以后的绘画主流倾向。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整个绘画体系,也在笔墨语言、技法、内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尽管如此,文人画仍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对水墨人物画来说,有着诸多不利影响。首先,士大夫阶层的身份优越感,让他们看不起宫廷画家和民间画工。董其昌公开提出的“南北宗论”主张,完全排挤和贬低文人画之外的其他绘画,因而制约了其他绘画门类的发展。其次,以元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绘画,因受所处动荡时代的影响,画面中流露出伤感的情绪;其过于强调避世性而远离生活气息,也与绘画应表现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倾向相悖。再次,文人画标榜士气逸品,强调风骨,提出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把人品和学问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对艺术主体的关注。最后,“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者也”,不管倪瓒说这番话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追随他的人都将其当作至理名言坚决贯彻执行下去。一旦美学观念有了偏颇,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不啻是一场灾难。“逸笔草草”的文人画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摘编自何宛竹《“逸笔草草”的文人画对于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及反思》)

材料二:

在中国绘画中,首先提出“逸笔”概念者为南北朝时期的谢赫,他点评毛慧远作品“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元代倪瓒的竹石更是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而闻名。逸笔画反对“历历俱足,甚谨甚细”的画法,强调自由抒发,重“写”而不重“描”,以笔简意赅、出于自然为追求。

逸由气生成,故“逸气”指人超逸的精神气度,也指气韵生动的作品。所谓逸笔山水画,要求作品中形、神、意、韵四者俱备,而且自然天成,它虽基于外在的表现形式,却又超越于这种形式,在有限的形象之外有一种奇逸之气。

从绘画形式进行区分,“工”和“逸”是画家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如工笔重彩山水画,它以金碧辉煌的青绿色彩为主要表现形式;逸笔山水画强调的是笔墨情趣和意境、意象、意趣等,即作品中的逸气、逸致、逸势。与写意山水画相比,逸笔山水画更侧重于笔墨的运用,“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逸”,它寓主观于客观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山水的精神特征。而水墨画,是始自五代画家荆浩提出的“水墨晕章”命名的。所以,逸笔山水画能够兼具写意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两者之特质。

鲁迅先生曾用“逸笔如春”一词形容文艺创作的气象。当代的中国逸笔山水画在不断扬弃、创新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它不断吸收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构成元素,涌现出许多优秀画家。中国逸笔山水画既是传统审美观在当代的回归,也是快节奏时代画家的艺术取向。当代逸笔山水画创作并非过去的写意山水画或水墨山水画所能包容的,其韵致既要赋物于形又有超越于形的束缚,它包含着气韵生动的用笔和水墨晕章的写意性。因此,逸笔山水画可以从理论和创作上脱离“写意”和“水墨”的既定范畴,使中国当代的山水画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浅谈“逸笔”山水画的绘画特征》)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维自创的泼墨技法,对后世影响极大,为文人画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被时人称为“南宗之祖”。

B.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元合称“元四家”,其绘画理念与技法影响了明中期吴门四家、清初四王等画家。

C. 文人画对画家要求较高,故参与者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主导了宋以后的绘画主流倾向。

D. 逸笔山水画要求作品中形、神、意、韵四者俱备,且自然天成;它兼具写意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的特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人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和唐代进一步发展,到宋代已蔚为大观。

B. 宋代文人画家主张绘画“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而不是像以往一样为统治者教化民众服务。

C. 写意山水画的“意”就是逸笔山水画的“逸”,而逸笔山水画比写意山水画更侧重于笔墨的运用。

D. 当代的中国逸笔山水画,既汲取古代逸笔山水画的精华,又不断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构成元素。

3. 下列选项,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的一项是( )

A. 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B. 郭熙、唐棣之树,文与可之竹,温日观之葡萄,皆自草法中来。——[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C. 画中设色之法与用墨无异,全论火候,不在取色,而在取气,故墨中有色,色中有墨。——[清]王原祁《麓台题画稿仿大痴》

D. 凡未操笔,当凝神著思,豫在目前,所以意在笔先,然后以格法推之,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也。——[宋]韩拙《山水纯全集》

4. 下图是叶浅予先生所画《王熙凤》,只画了个鲜红的辣椒,正如文人画的“逸笔草草”。请结合材料中的“逸笔”,简要评价此画。

5. 材料一对文人画作何评价?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认识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A 2. C

3. B4.材料中说“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者也”,叶浅予先生笔下的凤姐,是个鲜红的辣椒。辣椒短粗饱满,尖端上翘,暗合了凤姐逞强使性遇事拔尖的那股劲儿。这个辣椒画得极简,是作者的自由抒发,笔简意赅,正如文人画的“逸笔草草”。

5. 评价:①文人画要求画家不仅要具有深厚文学素养,还要能够做到兴之所至、信笔拈来,作品格调高雅。②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整个绘画体系,也在笔墨语言、技法、内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③文人画仍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对水墨人物画来说,有着诸多不利影响。

认识观:作者指出了文人画的优点,又指出了局限性,可见作者在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是全面、客观的认识观的体现。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他被时人称为‘南宗之祖’”错误。由原文“明末的董其昌就极为推崇王维,称他为‘南宗之祖’”可知,称他为“南宗之祖”的是明末的董其昌,而非王维所在时代的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写意山水画的‘意’就是逸笔山水画的‘逸’”错误。由原文“与写意山水画相比,逸笔山水画更侧重于笔墨的运用,‘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逸’”可知,“意”就是逸笔山水画的“逸”是逸笔山水画的特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从一个画家的视角借用雾气的不同特点来描写四季山峦景色。

B.表明书画的笔墨技法和理法的相通,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

C.强调“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绘画特点。

D.论笔墨格法气韵,强调画者笔也,斯乃心运。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先找到材料中所说的“逸笔”的特点,由材料二第一段可知,“逸笔”不求形似,“强调自由抒发,重‘写’而不重‘描’,以笔简意赅、出于自然为追求”。再观察叶浅予先生所画《王熙凤》,题干中说“只画了个鲜红的辣椒,正如文人画的‘逸笔草草’”,结合“逸笔”的特点,看画中鲜红的辣椒与王熙凤这一人物的相似之处,如辣椒短粗饱满,尖端上翘,暗合了凤姐逞强使性遇事拔尖的那股劲儿,符合王熙凤的形象特征。从画法上看,这个辣椒画得极简,也体现了“逸笔”的特点,正如文人画的“逸笔草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对文人画的评价大体在第四段。

由第一句话可概括出要点“文人画要求画家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还要能够做到兴之所至、信笔拈来,作品格调高雅”。

由第三句话可概括为“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整个绘画体系,也在笔墨语言、技法、内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

由第四句话可知“文人画仍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对水墨人物画来说,有着诸多不利影响”,由其后的分析可进一步得知,这些局限性体现在文人画制约了其他绘画门类的发展;画面中流露出伤感的情绪;其过于强调避世性而远离生活气息,也与绘画应表现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倾向相悖;忽略了对艺术主体的关注;一旦美学观念有了偏颇,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不啻是一场灾难。

这些评价,既有文人画的优点,对文人画做出了较高的评价,也指出了文人画的局限和不利影响,这是一分为二辩证看待问题的体现,反映了作者认识问题的全面、客观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是多久

北乔

肚肺汤里还有猪蹄,真的好吃。英子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长大后,肚肺猪蹄不是稀罕物了,但自己总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每次回家,妈妈总会端上肚肺汤,看着她狼吞虎咽。

“你慢点,又没人和你抢,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秋婶语气里带着训斥,可脸上挂着笑。眼前的女儿快四十岁,还是小时候那吃相,腮帮子鼓鼓的,嘴唇上油滋滋的,筷子上还夹了一大块肉。

“再大,也是你的丫头。”英子猛地咽下一口。

“知道,就好。”秋婶转过身去,眼里一热,①用手抹了抹眼角,又转了过来。

昨天她买了一刀猪肺一刀猪肚一个猪心和两只猪蹄,都是猪蹄前蹄。前蹄肉厚实,筋也多,比后蹄好吃。猪肺只要用水灌出煞白色,然后用刀划开一道道口子,放出淤血,便好了。给猪蹄去毛,有些麻烦。现在人家都用松香用沥青浇蹄子,待固化后,再撕时,就可以连着猪毛一齐撕掉。这样去毛的方法简单多了。但她还是用老法子,用镊子镊毛,麻烦归麻烦,但味正。最花功夫的是收拾猪肚,得把肚子里层的黏膜弄干净,然后再在锅里炒,直到一点异味也没有。

忙了一下午带半个晚上,带猪蹄的肚肺汤炖好了。

秋婶坐在英子的对面,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碗里的热气让英子的脸有些雾蒙蒙的。她看着看着,眼前的女儿就变了,变成了小时候的模样。

她不会长时间坐着看女儿吃的,一会儿去厨房,一会儿到门外转一下,一会儿在房子里走过来走过去。她和女儿说话并不多,常常是有一句没一句。

英子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管人管事,自然需要多说话。在公司,她就是个婆婆嘴。回到家里,对丈夫对女儿,她的话也多。偏偏回到妈妈身边时,她的话出奇的少。她尝试过多和妈妈聊聊家常,可妈妈经常不接话茬,时间久了,她发现母女俩在一起,多说少说,都一样。

英子已经很久没有吃得如此放松畅快。她一脚踏在小板凳上,嘴里时不时就冒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这时,一只燕子飞了进来,上了梁上,那里有它的窝。

什么时候有的燕子?”英子有些惊讶,“以前你可是不喜欢燕子在家做窝的。”

秋婶笑了笑,抬头看看燕子窝,“人家非要来,我也拦不住。”

“门一关,它就进不来了。”英子也抬头往梁上看。窝里的燕子探出小脑袋看着她, 好像在问,这是谁啊?渐渐,燕子身子全出来了,在那儿自顾自地舔羽毛。房顶上的暗色,反而让它那黑色的羽毛变得有些亮,真的是黑里透亮。

“在它面前,你是生人,可别吓着它。”秋婶指了指大门的上方,“我在墙上掏了洞,给它留门了。来都来了,都安上家了,我不能让它进不了家门啊。”秋婶没说的是,当初她是天天把门敞着,盼着燕子来。为了引燕子来,她三天两头在屋顶上放些米、麦子,有几次还捉蚂蚱挂在屋檐下。燕子刚来做窝的那些天,她尽量不在家,在家时,走路慢慢的,大气不敢出。

英子看着秋婶,笑着说:“要我说,这燕子就是你想养的。”

秋婶说:“我想的事多着呢,光我想,也没用啊。”说完,秋婶又出了门。她跨门槛时,②揉了揉眼睛。

英子看着妈妈的背影,一下子觉得妈妈老多了。她稍稍歪了些身体,依然还坐在餐桌边,手指在桌上乱划,其实在悄悄看着妈妈。两年前,父亲去世了,这么大的房子,就妈妈一个人。

英子有半年多没回来了,虽说从南京到东台朱家湾,开车也就四个多小时。昨天上午,秋婶给她打电话,让地回来帮着收玉米。特意叮嘱,就她一个人回来。这些年,她和老公孩子要么一起回来过年,要么在老公家过年后,初五六时回来。平常,空余时间不多,关键是父母也不让回来,说是来回一趟,花不少油钱呢。妈妈从来没这样让她回来干活,而且还只要地一个人回来。

“看什么看,快去睡。”在厨房里的秋婶没有回头就知道英子在做什么,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

确实也有些累了,英子这一睡,就睡了两个多钟头。还是在这个家睡觉好,没老公、孩子打扰,她想睡多久,妈妈都不催。也不对,她小的时候可没这好待遇,那时早上总是被妈妈拎耳朵,把她从睡梦中拎醒。

“醒了,就起来啊。”外屋传来妈妈的声音让英子奇怪,什么动静也没有,妈妈怎么就知道我醒了?

其实秋婶离开英子的房间,没多大会儿。英子睡着后,她就坐在离床不远的地方。她做着针线活,时不时抬头看看熟睡的英子。见英子翻身要醒了,她才走了出去。

一根扁担和两个篮子,母女俩下地收玉米。英子要用扁担挑着两个篮子,秋婶没同意,而是两人用扁担抬着两个篮子。英子在前,秋婶在后。

母女俩走在田埂上,走出了田埂一样的沉默。终于还是英子先开口说话。

英子说:“那你干脆到我们那儿住吧。都和你说过好多回了,你就是不听。”她加重了最后一句的语气。她说完,停下了脚步,完全转过身来面对妈妈。微风吹起了妈妈的头发,花白一片。此前,她还真没注意到妈妈有了这么多的白发。

秋婶说:“那是你们的家,我的家在这儿。我守着这个家,你就有家。”

英子说:“我有家啊,城里的家,就是我的家啊。”

“那是你们的家,不是你的家。”秋婶提高了些嗓门,“都是家,可不一样的。真的不一样。等你的闺女嫁人后,你就知道了。”

英子没有搭话,把扁担从右肩膀换到了左肩膀。这段田埂有些窄,也不平,她走起来别别扭扭的,有几次都差点滑下田埂。

看着英子在前面走得东倒西歪的,秋婶几次都想笑。平常她是这么走的,可今天走在田埂上,特别顺当。英子五六岁时,挎个大篮子走在前面,她挑着担在后面时,总是吆喝英子走快些。英子步子快了些,她眼前就只有一条辫子和一只大篮子在晃荡。今天,她没催英子,反倒希望英子慢些走,这条田埂再长些。

吃过晚饭后,母女俩坐在堂屋里剥花生。两个多小时里,秋婶只说了一句话,英子也只说了一句话。

秋婶问:“这次回来,没听到你手机响啊,以前可是接电话打电话没个停啊。”

英子说:“我把手机关了。”其实,她没有关手机,只是调成了静音。

半夜时分,英子醒了。窗外的月光有些朦胧,屋里的倒是特别清晰。③她侧躺着。手托着腮帮,像是在欣赏月光,其实她眼里什么也没有,头脑里空而净,就像被月光洗过一样。

她下床走到窗前看天空,很远的地方,银河若隐若现。小时候,有天晚上她和妈妈一起从外婆家回来,天上也有银河,很长很宽很亮,她趴在妈妈背上看了很久后,再看路边小河,小河不见了。她问妈妈:“小河去哪儿了?”妈妈说:“天黑了,人们都回家了,地上的小河回天上去了。”后来,有天晚上,她五岁的女儿问她:“妈妈,电视里有银河,我怎么在天空看不到啊。”她说:“到朱家湾,到外婆家,就能看到银河。”女儿问:“为什么呢?”她说:“银河回家了,朱家湾是它的家。”

想到这些,英子的嘴角挂着笑意。她抬头看了看燕子窝的方向,也是什么都看不见,可她心里也有燕子在窝里的样子。

第二天回南京的路上,英子迷糊了。她记不清昨天是妈妈打电话让她回来的,还是她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说要回来的。

(选自《小说选刊》2023年第12期,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部分,详细叙述秋婶制作猪蹄肚肺汤的过程,表现制作此汤的不容易,更表明秋婶对英子回家的重视。

B. 英子可以吃得放松畅快,睡觉睡得香,也能卸下城市的伪装,不仅仅因为母亲在身边,还因为朱家湾这个地方是她心灵的栖息地。

C. 文章剥花生情节中,两个多小时里,秋婶与英子都只说一句话,表明母女俩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了隔阂。

D. 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城里英子回到乡下陪母亲秋婶度过短暂一天的故事,情感真挚,让人在有限的时空里感受到情感的重量。

7. 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横线的①②句,均属于细节描写,所选用的动词不同,表达出来的秋婶的内心情感也不同。

B. 画横线的③句中“像”字表相似,用于不确定描述,表现了英子回乡后极其放松的思绪飘渺的状态。

C. 燕子本是乡村最平凡普通的事物,但在小说中这个意象却有特殊的含义,寄托着母亲的思念与隐痛。

D.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加之以插叙,现实与回忆相互交错,既有流水般的自然,又有结构的严谨,十分耐读。

8. 有人评价这篇小说是“平淡生活的诗性叙事,却也导向温暖的忧伤”,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答案】6. C 7. B

8. 平淡生活的诗性叙事:①小说叙述了英子与母亲秋婶度过平淡一天的故事,呈现的是两人说家常做农活的日常生活;②小说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具有象征和隐喻意味的意象,如燕子,银河等来叙事,抒情性强,语言诗性而冲淡;

温暖的忧伤:平常生活中折射出母女之间的温情,给人以爱的温暖;但母亲无法言说的思念与隐痛、空巢老人现状无法改变及精神寄托等问题,让人感到无奈,有淡淡的忧伤。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英子回乡探望母亲秋婶的短暂一天,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制作肚肺汤、收玉米、剥花生等,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温暖。燕子这一意象寄托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小说在平淡的叙事中蕴含着诗意,细腻而真实地刻画了亲情的温暖与岁月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忧伤。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表明母女俩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了隔阂”错。剥花生情节中,母女俩虽然话少,但并不表明她们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了隔阂,而是表现了她们之间的默契和深厚的感情。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B.“表相似”说法有误。③句中“像是在欣赏月光”的“像”字应是表推测,句中并无出现相似的本体和喻体。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平淡生活的诗性叙事”:这篇小说通过平淡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感情。虽然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戏剧性的情节,但却充满了诗意和温情。小说以英子回家帮母亲收玉米为主要事件,叙述了母女相处的平淡日常,如制作肚肺汤、收玉米、剥花生等,情节简单自然,没有波澜起伏。这些看似平凡的情节中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小说的叙事风格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对秋婶制作肚肺汤过程的描写,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对英子在月光下回忆的描写,充满了对童年和家乡的美好情感。

而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作者还选择了燕子等乡村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来辅助叙事。如“这时,一只燕子飞了进来,上了梁上,那里有它的窝”“秋婶没说的是,当初她是天天把门敞着,盼着燕子来。为了引燕子来,她三天两头在屋顶上放些米、麦子”等,对母亲来说,“燕子”就象征着离巢的女儿。由此可见,小说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具有象征和隐喻意味的意象,使得文章抒情性强,语言诗性而冲淡。

“导向温暖的忧伤”:小说中母女之间的亲情让人感到温暖,秋婶对英子的期盼和关爱,英子对母亲的理解和牵挂,都展现了家庭的温暖。然而,母女之间的互动温暖感人,但也透露出秋婶的孤独和英子对母亲的亏欠,这种温暖中夹杂着淡淡的忧伤,使得小说在平淡的叙事中展现出深刻的情感力量。故事温馨的背后有父亲的去世,母亲的独处,英子城市里的打拼,有点怀旧,有点感伤,有点沉重,有点温馨,形成了悲凉而不失温馨、安静的艺术境界。这种忧伤不是强烈的悲痛,而是一种淡淡的、萦绕心头的情感,使小说在温暖中带有一丝惆怅。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郭崇韬以材干见称。庄宗即位,拜为兵部尚书、枢密使。时唐军东保杨刘,王彦章围之。庄宗引短兵出战,大败而归,崇韬因曰:“彦章围我于此,其志在取郓州也。臣愿得兵数千,据河下流,筑垒于必争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也。”庄宗以为然,崇韬渡河筑垒,六日垒成。彦章果引兵急攻之,不克,庄宗迎击,遂败之。后擒王彦章,诛梁氏,皆崇韬赞成其谋也。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三年夏,庄宗思得高楼避暑,问崇韬,崇韬对曰:“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起楼,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尝谓继岌曰:“王有破蜀功,师旋,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监军李从袭等闻此言皆切齿,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杀之。其破蜀所得,皆籍没。

(节选自《新五代史·郭崇韬传》)

材料二:

后唐庄宗有二臣焉:嗣源居不赏之功,挟震主之威,得国兵之权,执之而不释也。庄宗无以夺之,而稍忌其逼。崇韬常有大功于国,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庄宗苟能挟所可倚而制所可忌,则嗣源虽怀不自安,而有顾惮,非敢辄发也。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庄宗知得蜀足以资其盛强,而不知崇韬之死已去嗣源之畏。故邺下之变,嗣源以一旅之众,西趋洛阳,如蹈无人之境,其迁大器易若反掌。且内有权臣窥伺间隙,乃空国之师勤于远役,固已大失计矣而又去我之所与与彼之所畏者则大祸之集可胜救哉?虽得百蜀,无救其失国也。

(节选自何去非《郭崇韬论》)

9.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固已大失A计矣B而又去我C之所与D与彼之所畏者E则大祸之集F可胜G救哉

10.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因为,与《苏武传》中“副有罪,当相坐”的“坐”用法相同。

B. 间,离间,与《屈原列传》中“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的“间”用法不同。

C. 籍,登记,与《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字意思相同。

D. 趋,奔赴,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尝趋百里外”的“趋”用法相同。

1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崇韬善于分析战争局势,能预判敌方军事行动真实意图,在对抗王彦章的战役中及时进言,发挥了重要作用。

B. 郭崇韬面对藩镇诸侯的贿赂没有拒绝,而是将财物妥善保管并在国家需要时悉数献出,这一做法具有灵活性,顾全了大局。

C. 庄宗有意建造高楼以避暑,郭崇韬进言提醒庄宗应铭记创业艰辛,不宜奢华,然而庄宗未采纳其建议,仍建造了高楼。

D. 何去非认为郭崇韬忠诚可信却遭到庄宗的猜忌,所以,他即使攻占了一百个蜀国,也不能挽回被处死的命运。

12.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

(2)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

13. 对于庄宗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因,材料二中何去非与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9.BEF 10. A

11. D12. (1)(向延嗣)趁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进了郭崇韬的腰包,而且诬告郭崇韬有异心,将会危及魏王。

(2)庄宗只知道自己忌恨的人是谁,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当倚赖的人是谁,所以郭崇韬由于忠贞直言而被疏远,遭到的馋言诋毁和忌恨也一天比一天多。

13. ①何去非认为李存勖杀了忠心耿耿的郭崇韬,让大权在握的李嗣源无所忌惮,又调动全国军队远征作战,给李嗣源以可乘之机。

②《伶官传序》认为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其“逸豫亡身”,得到了天下便恣意享乐、亲近优伶,以至于众叛亲离。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材料通过对郭崇韬的事迹记述及评论,展现了他在后唐庄宗时期的忠诚和才干,以及其忠言逆耳和抑郁遭构陷的悲剧命运。通过分析政治斗争中失去支持者的原因,何去非揭示了统治者庄宗在权力平衡失误、信任猜忌上的问题。同时,文中对郭崇韬的赞誉与不幸结局的对比,深刻反映了忠臣在复杂政治博弈中的困境。文章从多个角度剖析了政治人物间的关系以及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本来已是大大的失策了。又除去了自己所应倚赖的人和李嗣源所畏惧的人,这样一旦大祸临头,又怎么能够挽救呢?

“矣”为句末语气词,可在后面的B处断开。

“我之所与”与“彼之所畏者”作为“去”并列宾语,D处不应断开,E处断开。

“则”连接前后分句,表假设关系,应独立成句;“可胜救哉”用反问语气,意为“怎么能够挽救呢”,F处应断开。

故选BEF。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A.错误。用法不同。因为;/连坐,因受牵连而判罪。句意:那么就能使大热天因此变得凉快。/副官有罪,主官要受连坐之罪。

B.正确。动词做名词,离间的话;/动词,离间。句意:从此挑拨离间的话就越来越多地传到宫中。/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

C.正确。登记。句意:他攻破蜀地得到的财物都被登记没收。/为官吏、百姓编造名册,封好了仓库。

D.正确。奔赴。句意:向西进攻洛阳,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曾经跑到百里之外。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郭崇韬……他即使攻占了一百个蜀国,也不能挽回被处死的命运”错误,原文“虽得百蜀,无救其失国也”是评价后唐庄宗的话,不是说郭崇韬。选项对原文意思理解错误,而且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因”,趁机;“异志”,异心;“危”,危及。

(2)“倚”,倚赖的人;“见”,被;“日急”,一天比一天多。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何去非的观点是“崇韬常有大功于国,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崇韬之死已去嗣源之畏。故邺下之变,嗣源以一旅之众,西趋洛阳,如蹈无人之境”,庄宗“内有权臣窥伺间隙,乃空国之师勤于远役”,故“无救其失国”。李存勖杀了忠心耿耿的郭崇韬,让大权在握的李嗣源无所忌惮,又调动全国军队远征作战,给李嗣源以可乘之机。

《伶官传序》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导致李存勖“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其“逸豫亡身”,得到了天下便恣意享乐、亲近优伶,以至于众叛亲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郭崇韬,因有才干受到称颂。唐庄宗即位,拜郭崇韬为兵部尚书、枢密使。当时唐军向东退守杨刘,王彦章包围了他们。庄宗率领手持短剑的士兵出战,大败而回。郭崇韬于是说:“王彦章把我们围困在这里,他的目的是要夺取郓州。我愿意带领几千士兵,占据黄河下游,在他必会争夺的地方修筑营垒,以策应郓州为名,王彦章一定会赶来争夺,在分散了他的兵力后,就可以算计他了。”唐庄宗认为可行,郭崇韬渡过黄河修筑营垒,六天营垒就修成了。王彦章果然率兵迅速进攻他们,未能攻克,唐庄宗迎面攻击他们,于是打败了他们。后来擒获王彦章,灭后梁,都是郭崇韬辅佐庄宗,为他出谋划策完成的。

郭崇韬素来廉洁奉公,自从到洛阳后,才开始接受四面八方的馈赠,老朋友和子侄有的提出意见,郭崇韬说:“如今的藩镇诸侯,很多是后梁过去的将领。现在拒绝接受他们所有的礼物,难道不会产生怨恨吗? 况且收藏在自己家里,跟公家的仓库有什么不同?”第二年,天子在南郊祭天,郭崇韬于是全部贡献出他所收藏的财物,以便协助赏赐。唐庄宗想修建高楼避暑,征求郭崇韬的意见,郭崇韬回答说:“希望陛下不要忘记创业时的艰难,那么就能使大热天因此变得凉快。”唐庄宗默默不语。最后还是建了楼,宦官说:“郭崇韬的家,跟皇帝的住处没有什么不同,他哪里知道陛下多热呢!”从此挑拨离间的话就越来越多地传到宫中。

第二年伐蜀,庄宗任李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大事都由郭崇韬决定。郭崇韬素来讨厌宦官,曾对李继岌说:“你有攻破蜀地的功劳,军队凯旋后,必定被立为太子,等到皇上驾崩后,应当全部消灭宦官。”李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听到他这样说,都切齿痛恨他,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庄宗听说攻破蜀地,派宦官向延嗣前来慰劳军队,郭崇韬不去郊外迎接,向延嗣大怒,于是和李从袭等人一起设计陷害他。趁机汇报说蜀地的宝物都进了郭崇韬的腰包,而且诬告郭崇韬别有打算,将会危及魏王。庄宗大怒,派宦官马彦珪到蜀,观察郭崇韬的动向。马彦珪报告了刘皇后,刘皇后让马彦珪假造诏书杀了郭崇韬。他攻破蜀地得到的财物都被登记没收。

材料二:

后唐庄宗李存勖有两位大臣,李嗣源:凭着曾立下难以酬赏的大功而居功自傲,挟持着震撼皇帝的威势,得到了国家军队的大权,紧紧把持着而不肯松手。庄宗没有办法剥夺他的兵权,便逐渐对他的威逼而心怀忌恨。郭崇韬曾经为国家建立过大功,忠诚而可以依赖,是李嗣源所畏惧和顾忌的人。庄宗如果能借助可以依赖的人,来制服他所忌恨的人,那么即使李嗣源心怀叵测,不安分守己,也会有所顾虑和畏惧,而不敢轻举妄动了。但是庄宗只知道自己忌恨的人是谁,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当倚赖的人是谁。所以郭崇韬由于忠贞直言而被疏远,遭到的谗言诋毁和忌恨也一天甚过一天。庄宗只知得到蜀国能够有助于后唐的强盛,而不知道郭崇韬的死,已经除去了李嗣源所畏惧的人。所以邺城发生兵变后,李嗣源率领一支军队,向西进攻洛阳,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他夺得政权,简直易如反掌。况且朝廷内部还有权臣窥伺时机乘机而起,庄宗竟然调动全国军队远征作战,本来已是大大的失策了。又除去了自己所应倚赖的人和李嗣源所畏惧的人,这样一旦大祸临头,又怎么能够挽救呢? 即使是得到一百个蜀国,也不能避免他失去国家政权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王以宁①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②,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③,遗恨满芳州。

【注】①王以宁: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与汉阳使君在大别山重逢,创作了这首词。②鲒碕狂客:代指汉阳使君。③鹦鹉更谁赋:东汉末年祢衡不为曹操所容,后来为黄祖所杀。祢衡曾写《鹦鹉赋》。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突兀”来形容大别山,写出了大别山的巍然耸立,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B. 本是眼中的大别山依然秀丽,作者却道是大别山清秀的景色照映眼眸,写法新奇。

C. 唐朝诗人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作者称朋友为“狂客”,暗用典故,寓赞美之情。

D. 阔别十年又和老友重逢,眼前的情景令作者恍如置身于黄粱梦境,不敢相信是真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眼前的情景令作者恍如置身于黄粱梦境,不敢相信是真的”错误。词中“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的意思是,十年的岁月、人生的理想仿佛一枕黄粱梦,还未察觉,岁月已匆匆而过。“黄粱梦”是作者对过去的回顾,并非是眼前情景。

故选D。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吴融

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

晓迷天仗①归春苑,暮送鸾旗②指洛宫。

一自烟尘生蓟北③,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注]①天仗:天子的仪卫。②鸾旗:帝王出行的仪仗。③蓟北:幽州(今北京市)一带,是安禄山发兵反叛的地方。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中“零落欹斜”写出诗人羁旅漂泊的辛苦,下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荣华的眷恋。

B. 颔联对仗工整,比拟生动,以“晓迷”“暮送”摹写道中槐树对于当年太平盛世的见证。

C. 颈联上句与“汉家烟尘在东北”(高适《燕歌行并序》)两句中的“烟尘”都是指战争、战火。

D. 尾联与“雕栏玉砌应犹在”蕴含的情境不尽相同,前者突出“物非”,后者强调“物是”。

16.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写道中槐树,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 道中槐树先前的茂盛与如今的孤零、衰残相对比。

道中槐树茂盛时所见的太平兴盛景象,与战乱后杳无巡幸东都的消息相对比。

赋予道中槐树以人的情感,把其作为时世的观察、见证者,抒发了感时伤世、事衰世乱之悲。

【解析】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写路中槐树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昔日槐树见证太平盛世,如今却零落欹斜,孤根独存。诗人借槐树兴衰,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世事变幻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对比强烈。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上句中‘零落欹斜’写出诗人羁旅漂泊的辛苦”“下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荣华的眷恋”这些理解和赏析不正确。本诗是咏物诗,首联上句中“零落欹斜”描摹的是道中槐树眼前的孤零衰残的形象,而下句“盛时曾识太平风”运用拟人手法,说这道中槐树在其茂盛时曾见证过太平盛世的景象。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道中槐树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描写槐树“零落欹斜此路中”,如今的槐树是零乱歪斜地生长在路上,呈现出孤零、衰残之态。而回想过去,槐树茂盛之时“盛时曾识太平风”,曾经见证过太平盛世,那时的槐树繁茂昌盛,与现在的状态形成强烈反差。

槐树所见证的景象也有对比。槐树茂盛时,“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清晨看着天子的仪仗队归向春苑,傍晚又目送帝王出行的仪仗去往洛宫,处处彰显着太平盛世的繁华。然而“一自烟尘生蓟北”,自从安禄山在幽州一带起兵反叛后,“更无消息幸关东”,再也没有帝王巡幸东都的消息,战乱后的冷清与先前的繁华形成巨大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诗人赋予道中槐树以见证者的角色。槐树仿佛一个历史的观察者,见证了从太平盛世到战乱纷扰的转变。诗人借槐树的变化,抒发了感时伤世、事衰世乱之悲,表达了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如今战乱动荡的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历史课上,吕老师引用《过秦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形容秦末广大百姓踊跃加入起义军的浩大场景。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一句用蝉作喻,写屈原的高洁;“______”一句写屈原可以与日月争辉。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虽无月字,却处处有月,并借此写出思妇无休无止思念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鸟的鸣声是天籁,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声音,唐宋诗词中常常用鸟的鸣声喻指音乐,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天下云集响应 ②. 赢粮而景从 ③. 蝉蜕于浊秽 ④.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⑤. 玉户帘中卷不去 ⑥. 捣衣砧上拂还来 ⑦. 昆山玉碎凤凰叫 ⑧. 芙蓉泣露香兰笑(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赢、景、秽、拂、幽。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的,就是从那个夜晚开始,肥就进入了奇妙的游荡。午夜星空明亮,没有月亮也没有云彩。严寒没有使她畏缩,反而令她大口地吸气。在从门口到街西碾盘那么短短一段路上,她竟觉得病全好了。万籁俱寂,微风拂面。干草叶儿在光秃秃的街面上滑动一个大刺猬急急走来,她用脚一碰,它就球了。一切烦恼都忘记了。走到碾盘跟前,一只花猫从碾砣上弹起来,倏忽不见。坐在上面,四周黑暗里都是活动的东西;(甲)小虫跑,小鸟扑棱,还有什么在呼呼喘气?(乙)这个活着的夜晚,只有人才是睡着的。

难忘的九月啊,让人流泪流汗的九月啊,我的亲如爹娘的九月啊。肥一闭眼就能嗅到秋野的气息。那些伴着瓜菱茂长的心事,沉甸甸地盖在泥土上。秋天里谁高兴得一声连一声说起了数来宝?谁发出了一阵又一阵哀号?肥至今记得那匹小红马,记得矮壮憨人遭到不幸的那个下午……那时大家正在歇息,一匹小红马不知怎么跑到田里来——(丙)它在这个温暖的季节里又吃奶又吃豆棵,肥肥胖胖、(丁)毛色油亮。不少目光投注在它身上,看它在阳光下炫耀。

这个小村庄的夜晚哪,有无数费解的东西。它们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都在那儿放着,扔着,蒙着一层厚厚的夜色……

18. 文中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处的分号 B.乙处的问号

C. 丙处破折号 D. 丁处的顿号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C 19. ①画线句主要运用了比拟修辞手法。

②将心事的“沉重感”比拟为物体的“重量感”,使抽象的“心事”具象化,突出了心事的重量、深沉及其形象感。

③画线句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分号使用错误,应该用逗号。

B.问号使用错误,应该用句号。

D.顿号使用错误,应该用逗号。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把 “心事” 当作可以 “盖在泥土上” 的事物来写,赋予了 “心事” 人的动作行为,是比拟中的拟物手法。

②心事本来是抽象的情感和思绪,通过拟物的手法,将其说成 “沉甸甸地盖在泥土上”,让读者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心事的沉重,突出了心事的重量、深沉及其形象感。

③文本整体营造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氛围,而这句对心事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心事的沉重也暗示了过去经历的复杂和深刻,从而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直以来,①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和睡眠质量备受关心。②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③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④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⑤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⑥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⑦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⑧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一个好的午休,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让下午精力充沛。尤其是到了夏季,白天时间变长,孩子们晚上睡觉时间普遍推后,晚上睡眠时间减少,如果没有充足的午休,下午上课时就很容易昏昏欲睡。老师们面对A 的学生们,要想出各种招数来帮助学生“提神”。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午休就变得 B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有张弛有度,才能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应做好居家的睡眠管理,尽量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的睡眠时间;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提供合理的午休时间,减缓学生白天长时间连续学习产生的疲劳。

近年来,随着教室空间和教育装备的改进,各地已涌现出不少学校午休“躺睡自由”的案例。创造条件让学生午休躺睡,获得更优质的午休体验,从技术、投入上来看都已经不再是难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不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这一事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好事、实事。

20. 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没说你可以走了。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会让你就这么走掉吧。

B. 近来热播的《长安三万里》堪称天花板级别国漫,很可以看一看。

C.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D. 爱农很少有功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C 21.A.无精打采

B.至关重要 22. ①修改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和睡眠质量备受关注(重视)。

⑦修改为: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的实际(情况)。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可以”表示能够。

A.表示许可。

B.是值得的意思。

C.表示能够。

D.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需要填写的是睡眠时间不足导致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可填“无精打采”。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精气神。

B处,强调的是良好的午休对中小学生的变得极为重要,强调其重要性,可填“至关重要”。至关重要:指相当地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和睡眠质量备受关心”,“备受关心”搭配不当,应改为“关注”或者“重视”。

⑦“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成分残缺,“结合”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故改为“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的实际(情况)”。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播,原作者李娟的同名散文集也引发了读者的关注。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刚回到阿勒泰的李文秀还在被一事无成困扰着时,她问妈妈:“什么是有用的人呢?”妈妈张凤侠说:“啥叫有用,李文秀,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是不是?”

这段讨论成为了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点,对此你有何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定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结合文旅剧《我的阿勒泰》,从高中语文常考的母题“有用”与“无用”之辨生发,既与近年来高考命题中重情境、常思辨的趋势相呼应,又借由《我的阿勒泰》中的对话,引导学生反思现代社会中对于“有用”的狭隘定义,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探索自我价值的多维度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真实表达。

材料给定的情景相当具有典型性,李文秀“刚回到阿勒泰”时,被“一事无成困扰着”,这一困扰来源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即“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追求。通过《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与其妈妈的对话,材料引出了对“有用性”的探讨。张凤侠以草原上的树草为喻,深刻地揭示了“有用”的相对性。这不仅是对传统实用主义观念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一种肯定,即无论是否对他人产生效益,每个生命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种“有用”常强调对于他人、家庭、社会的责任,这也让一些人在陷入“一事无成”的困境时自责、低落、精神内耗、自暴自弃,甚至做出一些极端性行为,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对“有用性”这一话题作辩证思考。

向外看,给他人提供帮助,有益于民族、国家是“有用”;向内看,“有用”的标准不应该只是由外部所决定,还在于不需要被外界的眼光所束缚,就像大自然中的树草一样,即使你在社会上并不起眼,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依然拥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考生如能结合个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探讨清楚何为真正“有用”即为切题。

在写作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做分析:

1.“有用”与“无用”的相对性:探讨在不同情境、不同评价体系下,“有用”与“无用”是如何相互转化的。例如,某些技能或知识可能在当前社会看似无用,但在特定时刻或未来可能发挥巨大作用。

2.“无用之用,即为大用”:借鉴古代哲学思想,分析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如艺术、文学、自然美景等)如何在精神层面滋养人心,提升生活品质,从而成为“大用”。

3.与“无用”和解:讨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无用”之处,以及这些“无用”如何成为个人独特性、创造力和幸福感的源泉。

4.反思社会观念对“无用”的偏见:批判现代社会中过度强调“有用”的实用主义观念,以及这种偏见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题的写作空间较大,考生能从对“有用”的思考、扬弃出发,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生选择等命题展开讨论即可。

立意:

1.万物逍遥,何问用否?

2.有无相调,可为用之。

3.无用之用 方为大用。

4.有用是地基,无用是华屋。

5.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例文:

万物逍遥,何问用否?

阿勒泰无垠草原之上,草木静静生长,不问有用无用,只随风摇曳,自在逍遥。当李文秀在阿勒泰的草原上,面对妈妈的回答,她或许开始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有用与否”的外界评判,而在于内心的自在与超脱。

李文秀的困扰有其渊源。自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一切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人们用“职业赛道”取代“人生规划”,不断以加速度从“出发”直抵“到达”。一个个成就被“打卡”,一项项发明被“解锁”,世界发展一日千里,财富丰盈前所未有,然而人们却越发焦虑与紧张——唯结果论成为通行真理,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竞争者心照不宣的准则。

在此番你追我赶,唯恐落于人后的时代潮涌中,“无用”的评价将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然而,我们未必不能手捧《庄子》,来一场心灵的逍遥游。

放下“有用与否”的执念,方得自在情怀。鲲鹏之显现,旨在映照小雀之浅薄。然而我们若执迷于大鹏之伟力,计较“以大鹏之用,可取代多少架货运飞机”,这岂非重蹈小雀之覆辙?鲲鹏寓言的精髓,非在于力量之大小,而在于视野之开阔,或曰境界之提升。小大之别,实则是眼界之高下。数丈与九万里,自不可相提并论。立于不同高度观世,景象自是大相径庭。若你纠结于外部评价,得失纠葛间,难免落得彻夜难眠,然而换个角度看,鲲可以化作鹏,庄周可以化作蝴蝶,山、水、你、我俱融化在十日并出的光芒中,又有何执念呢?

具备“顺其自然”的心境,拥抱自我丰盈。宋荣子洞察人间纷扰,超脱荣辱之境,却仍未能触及逍遥之真谛,盖因其尚未达到无我之化境;列子乘风而行,风停则必坠凡尘。宋荣与列子,皆有所依凭,而人生若有所待,便如身负枷锁,难以自在。万物自有意义,对李文秀而言亦是如此:当她顺应自然,内心无羁之时,天地灵韵便汇集到她的笔下,流淌出关于阿勒泰的诗篇,昭示出草木有情,万物自有意义。

人生于世,或许我们都免不了迎来送往、身不由己,也难免遭遇寒风彻骨、无计可施的时刻。但请不要忘记每个人心中那片阿勒泰草原,它让我们挣脱实用主义的枷锁,以超越之姿,审美之心,旷达之怀,自在逍遥。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