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813位真人故事
我叫Scott,一个在黑龙江冰城长大的70后。
20多年前,我辞掉”铁饭碗“,卖掉房子,只身去英国留学。在英国,我送过外卖,扫过楼道,当过厨子。
硕士毕业后,我自主创业,通过做华人高端商务团和VIP贵宾团,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疫情期间,旅行业务全面瘫痪,我开始转行做自媒体,成为教育博主,给4-16岁的小留学生提供留学申请和监护的服务,被评为中英交流的十大杰出人士。
(我在英国旅游局中国区路演会场)
70年代,我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虽然家里无权无势,但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家人过得很温馨幸福。
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在班里虽然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是都是非常普通的中学。1992年,我拼过了千军万马,挤过了高考独木桥,考入黑龙江大学。但是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读重点中学,起点再高一些,也许人生不会今天的样子。
接下来,大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高中时,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拼命学习,起早贪黑也不觉得累,生活单调却充实;但是大学生活不只有学习,还有社团活动、谈恋爱、考证等,其中混吃等喝,坐等毕业拿证的现象比比皆是,该学的东西一点没学到,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这种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曾让我感到失望和厌恶,我开始非常期待走入社会,到工作岗位上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我在桥上看人生的风景)
1996年毕业后,我赶上了“包分配”的末班车。90年代的黑龙江,是个非常闭塞的边疆省份。工作环境比较封闭,工作压力不大,不需要996加班,收入水平也不高,但是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3年之内,我多次取得了行业内国家最高奖项。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制内的工作就像围城一样,城外的人渴望进来,城里的人想要逃离。但是,工作了三年后,单位的一些同事不是喝茶看报,就是吹牛拍马,这种工作氛围让我感到莫名的无助和恐惧。
我内心深处害怕“一眼看到头”的工作和人生。在体制内,如果你将来混得好,可能就是某个厅长或局长的样子;如果将来混得不好,可能就是身边某个同事。当你能一眼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我感觉整个人就会觉得自己死掉了一半。
屈原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已经浪费了大学四年,前三年的工作也是平淡无奇,我的未来在哪里?
(我在《哈里波特》中霍格沃斯城堡的黑湖拍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