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设数智时代大观念教研共同体

2024-11-29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①图为广雅中学英语组师生在讨论教材单元“主题大观念”的提取与理解。

②教研实践共同体的专家教师(左)在指导新手教师备课。 罗青 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大观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超越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通过整合和提炼零散的概念,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模式,构建起对学科的连贯理解和整体理解。为促进新课标落地课堂并发挥“大观念教学”理念在英语课程建设和日常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助力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广东广雅中学英语学科组与澳门大学研究人员组成项目组,构建起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教学创新于一体的线上、线下跨区域研修平台,建设大观念教研实践共同体,利用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丰富样的跨区域“大观念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和专业发展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

1

信息技术奠基,打造全时空教师学习共同体

为促进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落地课堂并切实提升中学英语教师运用大观念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的能力,项目组充分整合媒体、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系统化、精细化的教师培训学习和工作坊活动:首先,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视频会议平台,邀请国内外“大观念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从大观念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帮助教师厘清概念,理清思路;其次,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通过网络直播、慕课、专题访谈等形式介绍“大观念教学”的实践案例,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业评价等环节入手,围绕语篇阅读、学习任务、跨文化交际等具体教学场景,分享如何挖掘英语学科大观念、如何将大观念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生成与应用大观念等。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一方面为教师实践“大观念教学”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支撑,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和行动意愿。

项目组还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聚合平台,将专家讲座、案例分享的视频资源进行系统收集、智能分类和主题标注,建立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查找便捷的可持续学习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此外,主题鲜明、形式样的线下“大观念教学”工作坊,设置了小组讨论、教学情境模拟等环节,引导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深度探讨英语学科有哪些大观念,并开展围绕大观念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们在头脑风暴中激发思维火花,在小组讨论中碰撞观点看法,在情境模拟中检验设计方案。工作坊开展的过程中,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还能够针对教师表达的关键词、语音语调等进行智能分析,自动生成讨论概要、发言重点等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即时调整讨论方向和互动方式。

线上培训和线下工作坊的有机融合,突破了时空界限,拓宽了教师视野,加深了教师对“大观念教学”的理解和认同。视频会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等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培训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精准,学习体验更加智能,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2

信息技术支撑,开展集体备课及在线课例指导

在培训学习的基础上,项目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依托腾讯会议、钉钉等方协作平台,组织教师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和“对一”(位专家对一名英语教师)的课例指导,力求在集体智慧的交流碰撞中精准查找问题症结,在个性化的对症指导中有效破解实践困境。

我们搭建了云端教研协作平台,对教师的教学需求进行“智能画像”,将教学风格、实践需求相似的教师匹配成不同的研讨小组。小组成员定期在线上开展头脑风暴、集中研讨、课例分享等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前,成员将各自设计的教学方案提交至协作平台的资源库,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方案的重难点、思路策略、资源链接等进行识别提炼,生成可视化的方案概览图,方便成员梳理思路、把握重点。活动中,成员围绕方案概览图展开深度讨论,运用可视化协作工具,从教学定位、活动设计、资源选择、考核评价等方面逐一检视每个环节,查漏补缺,优化完善。在集体智慧的交流互鉴中,教师获得了元视角和创新灵感,备课质量和教研效率显著提升。

在集体备课的同时,项目组还开展了学科专家“对一”课例指导。学科专家定期梳理教学疑问,主动为教师答疑解惑,并利用视频交流工具,开展面对面的在线研讨。在研讨过程中,专家综合运用屏幕共享、白板演示、情境模拟、远程控制等功能,针对备课方案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准诊断与悉心指导。比如,有教师在设计语篇语法教学时发现,学生很难在语篇中辨识和理解特定的语法结构。针对这一问题,学科专家通过远程控制教师的电脑,示范如何利用语料库和文本可视化工具,生动形象地呈现语法结构在语篇中的应用特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集体备课和“对一”课例指导,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搭建了跨学校、跨地区的网络化协作平台。依托媒体、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教研内容更加精准,研讨过程更加高效,研讨结果可视可感,使得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教学指导不浮于表面。教研活动从“要我研”“要我改”转变为“我要研”“我会改”,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热情被充分激发。

3

信息技术赋能,助力教师实施“大观念教学”

在前期培训和研讨的基础上,全体项目教师开始积极探索“大观念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实践。依托信息技术,教师们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体会语言运用,实现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

例如,在教学“Bridging Cultures”(架起文化桥梁)这一单元主题时,教师首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设置了一系列围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究任务。学生分组在网络上搜集、整理不同国家的招牌、菜单、节日习俗等英文素材,运用文本挖掘等技术,归纳语言反映的文化内涵,总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随后,教师通过媒体技术营造虚拟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设置任务驱动型的体验式学习项目。学生扮演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在虚拟情境中与其他角色进行对话互动,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体验跨文化交际的乐趣和挑战。学生还走进社区,采访生活在身边的外国人,记录他们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了解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遇到的趣事和挑战,提炼语言应用的文化注意事项。整个教学过程从语言学习、课堂体验到社区研究,构建“语言支持内容表达、内容推动知识生成和学习”的语言学习生态,学生在沉浸式、交互式的体验中运用语言,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领悟语言的力量,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类似的“大观念教学”实践在各班级如火如荼地开展。为进一步凝练经验,优化教学方案,项目组定期组织教师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直播等工具开展在线研讨,交流“大观念教学”心得。研讨过程中,高校相关专家和博士生等参与指导,利用媒体技术记录每位教师的研修过程、成长轨迹,形成可追溯、可分析、可视化的教师成长大数据,精准匹配培训资源,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为“大观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平台、丰富的训练样式和创新的实践路径,为英语教学变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启了智慧课堂的崭新图景。项目组带动实验校师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构建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未来教育新样态。

(作者邱玲系广东广雅中学教研处副主任兼国际部主任、正高级教师,袁睿系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9日 第05版

作者:邱玲 袁睿

二三四教育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15个课题指南的研究内容设计及研究方法推荐...

5. 思政课程评价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推荐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及实地调研法,旨在全面分析与理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研究内容设计涉及四个关键点: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与形成背景的探讨。...

互联网+教研1.做法举措2.存在问题3.意见建议?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教师特征进行精准画像,对教师教研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分类推荐各类教研资源,满足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混合式等不同形式的教研需要;(3)支持市场参与教研资源建设,拓展供给渠道。在教研资源建设方面,互联网为学校、企业、教育服务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资源建设,降低了互通互联成本,为不同专业成长层级和...

上海市求真中学的师训规划

(3)贯彻市教委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全员大培训计划、区教育系统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十一五”规划,确保时间、不折不扣地完成上一级的培训任务。2.骨干引领专业化(1)通过“骨干引领制”,该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研讨氛围,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的深入和深化,为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指明方...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4.0一体化管理平台

于是,我就真的概括了两句话:智慧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一体化的规划及统一底层的建设,与大规模个性化柔性智造的应用相结合,实现全维全量全要素全过程全自动的数据采集,和分层分类分模块的智能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全面地解决教育当下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以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为中心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秩序。 答案给出...

小学数学新课改总结

以新课改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转变观念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前提,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工作中始终把师资培训与新一轮课改同步推进,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及时将课改的有关内容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本学期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当然本校也组织教师...

大数据时代校本教研转型策略及路径

一、大数据缺乏的传统教研局限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几何级爆炸的数据包围的时代,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称作“大数据”。[1]2大数据之“大”,并不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借助云技术等手段,通过海量数据的筛选、整合和分析,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价值。大数据时代,传统校本教研形...

用心推进教研组建设 倾力强化其职能发挥

小课题研究,使教研科研走向深入科学化;坚持“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工作策略,创新组织教研活动形式,践行“研训评一体,教研结合”的校本教研组研修模式,大力构建了“合作式”、“成长共同体”教研组成员关系,教研组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全面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形成“实中”特色教研组...

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会上隆重举行了全国万物智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并对中国移动物联网优秀合作伙伴进行授牌。AaaS+生态数智融合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携手合作伙伴发起了共建国家级、产业级能力中台暨产业链伙伴共链行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高同庆为本次论坛致辞,表示中国移动将以能力中台“AaaS+”发展生态合作...

工作方案

以Xx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为指导,把师德过硬,热爱教育,愿意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学习的一线教师吸收到工作室,形成学习共同体。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博客研修、专家引领为主要的研修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

2022年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书(精选5篇)

1.探索基于初中学区、高中教研共同体的有效教研模式。进一步完善、优化市教研室、区教研室、学区教研合作体、高中教研共同体之间的架构与职能,探索促进区域教研实效提升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各县(市、区)教研室要积极探索建立反思交流、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合作组织,不断推进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本学年度将举行区域...

显示全文

猜你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