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余文森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自2001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传统样态,在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变革上形成了不少典型。课程改革必须“深化”,既要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向纵深持续推进,更要在新课标的新起点上,重新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新主题,尤其是要在“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上实现突破和创新,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体现新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新体系。那么,这种新体系究竟要“新”在哪里呢?《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对此作出了回应。
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是关乎“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走向现代化的特有的轨迹和路径,并产生了我国特有的课程思想和理论。可以说,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就是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的新教科书也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
从知识观的角度说,核心素养倡导的是一种“意义的知识观”。从课程观(学科观)的角度说,核心素养关注和强调的是课程(学科)的育人价值。从教学观的角度说,核心素养要求从“为了知识的教学”转向“基于知识的教学”,知识要从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转变为教学的工具和资源,知识和知识教学要服从、服务于人的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维目标是教育由学科(知识)转向人的起点,核心素养则使教育真正回到人身上。以前的教学更多地纠结于“双基”和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师也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点及其具体要求如数家珍,却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教学究竟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不甚明了。只有以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学科知识及其教学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课程标准是“纲领”和“章程”
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的“纲领”和“章程”,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具有方向性、指导性、规定性的作用。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引擎和支点。没有这个引擎,改革就引发不出来;缺乏这个支点,改革就无从着力。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强化和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转型,这是课程观的根本变革。人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成为课程标准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新课程标准从课程视角具体、真实地回答了教育学的核心命题,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中,人的发展被转化和具体化为核心素养的发展,课程标准修订特别是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建构都围绕着核心素养,体现着核心素养,并力求最终转化为核心素养,这样,人的发展也就与课程内容建立起有机统一的联系。核心素养是我国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贯穿课程标准修订的全过程,统领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从而使课程标准的各个组成部分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确立教学新目标是有效教学的“灵魂”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教学,就是把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确立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和统领地位,使教学的一切要素、资源、环节、流程、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展开,并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目的和纲领,教学目标不新,其他教学要素的新就失去了方向和依据。
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确立课程标准意识,课程标准是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第一依据。课程标准意识实际上是育人立场,而不是教书立场。教师要全面系统地阅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内涵,特别是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内涵的完整性和学段性,在头脑里建立起核心素养的清晰图像,让核心素养成为观察、分析和解读教材的一只“天眼”。
教材是教学目标的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上接课程标准又要下接教材,毕竟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教学目标设计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教师已有的知识出发,从教师的想当然出发。学生原有的基础是确立教学目标的起点。毕竟,学生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执行人。
教学目标的确立和编写从何入手?作者提供了两种思路——自上而下的学者思路和自下而上的教师思路。这两种思路“殊途同归”,都是要找到核心素养与知识内容的有机衔接点,找不到或者对接不准,核心素养就会落空,就会虚化,知识内容就会失去方向和价值。同时,作者也通过案例分享,为广大教师阐明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表述与叙写要求。
“先学后教”是教学发展的规律、规则
教与学是一对辩证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双方统一才能构成教学。但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究竟以教的一方还是以学的一方为基点来展开?或者说育人方式建立的支点究竟是教还是学?强调学、立足于学、基于学是新课标鲜明的立场和态度。
从“先教后学”走向“先学后教”是教学发展的一条规律、规则。就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而言,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而言,变“先教后学、以教定学、多教少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就学与学、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的落脚点就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力量,要构建尊重、依靠和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课堂的主形态,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完整、深刻地发生,要让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
学生是兴致勃勃、兴高采烈还是懒懒散散、无精打采?学生是心无旁骛、专注沉思还是心神不定、魂不守舍?学生是积极互动、配合默契还是自说自话、走走过场?这些都是课堂学习是否真实发生的分水岭。把学习还给学生容易,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难。只有当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都专注于、沉浸于学习的时候,只有当学生的经验、知识、思维、想象都参与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才能真实、完整、深刻地发生。
课改终究是教师的课改。课改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富有韧性的实践,课改才会从落地生根至开花结果。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作者系天津市天津中学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04日 第10版
作者: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