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2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7:54
一、处理方法不同
1、整理:将工作现场的所有物品区分为有用品和无用品,除了有用的留下来,其它的都清理掉。
2、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二、目的不同
1、整理: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保持清爽的工作环境。
2、整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三、实施要领不同
1、整理:商品的陈列以及物品的放置位置原则上要100%设定,商品的陈列以及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容、定量,卖场只能陈列能产生效益的商品和摆放真正即时需要的物品陈列或放置方法。
2、整顿:建立清扫责任区(地面、墙、天花板并包括设备、工具、道具的清理),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6S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7:54
(一)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号: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增加作业面积;物流畅通、防止误用等。
(二)整顿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整顿活动的目的是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7:55
整理:把要用与不用的区分开来;并针对不用的进行处理。
整顿:把要用的区分出常用的与不常用的,常用的放在近处,不常用的放在远处; 定位要做好。
两者区别主要在: 整理腾出空间; 整顿在缩短时间,提升效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7:55
整理:主要是根据使用周期和使用频率,将物品进行分类(需要与不需要),将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处置。
整顿:将需要的物品进行定位和标识,便于寻找、防止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