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CD的原理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0:0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13

  CD代表小型镭射盘,是一个用于所有CD媒体格式的一般术语。现在市场上有的CD格式包括声频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和视频CD等等。
  CD的原理:
  (1)在BIOS中设置光盘启动;
  (2)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测试)后光驱检查光盘是否有引导功能;
  (3)先读取光盘的Sector 17区的主标记叙述;
  (4)依照主标记叙述的地址来载入BCF(Boot Catalog File,启动目录文件);
  (5)根据启动目录文件来载入BIF(Boot Image File,启动映像文件);
  (6)运行启动映像文件中的引导程序,开始进入操作系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13

一般的盘片有两种,即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压制盘和个人用计算机制作出来的刻录盘。这两种标准盘片一般直径为120mm、厚度为1.2mm。在光盘的印刷面(也就是正面)。从里到外分别是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宽度为2mm的透明圆形内环、宽度为7mm的透明圆形高压区、宽度为1mm的透明圆形止胶沟槽、宽度为40.5mm的圆形印刷面,最外围是宽度为1.5mm的圆形内环。其不同之处在于径向截面,大规模生产出来的盘片其径向截面共有三层:第一层是聚碳酸脂做的透明衬底;第二层是反射层;第三层是漆保护层。而刻录盘其径向截面共有4~5层:第一层是聚碳酸脂注塑成型的衬盘;第二层是在衬盘上镀的一层很薄的有机材料记录层;第三层是用抗腐蚀的金膜做反射层;第四层是涂漆保护层,有些CD-R光盘在涂漆保护层之上还用吸墨材料做第五层印刷层,用户可用喷墨打印机直接在CD-R光盘背面打印,也可用软笔进行标注。
CD的盘片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盘上的细小坑点来进行存储的,并由这些不同时间长度的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了一个由里向外的螺旋轨迹。一般来说,两个相邻螺旋轨迹之间的间距约为1.6μm。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由通道码(把数据转换之后得到的代码)来确定。CD盘片等高密度数字存储器都使用0和1表示的通道码。当激光光束扫描这些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的轨迹时,由于反射的程度不同,产生了计算机里面的0和1,通过将通道码还原之后,就得到了所要的数据。一张刻满信息的CD光盘其播放时间约为74min,展开的螺旋轨迹长度可接近6km。由于CD盘片是单面的盘片,因此,光盘有一面专门用来印刷标签,而另一面用来存储数据。在读取过程中,激光束必须穿过透明衬底才能到达凹坑,读取数据,因此,盘片上存储数据的那一面表面上的任何污痕都会影响数据的读出性能。
光盘数据结构
CD盘片同磁盘、磁带一类的数据记录媒体一样,受到盘的制作材料的性能,生产技术水平、驱动器以及使用人员水平等的*,从盘上读出的数据很难完全准确。据有关研究机构测试和统计:一张未使用过的只读光盘,其原始误码率约为3E-4,有伤痕的盘约为5E-3。针对这种情况,一般的CD盘片存储采用了功能强大的错误码检测与纠正措施。采用的具体对策归纳起来有三种:1.错误检测码EDC。采用CRC码检测读出数据是否有错,但没有开发它的纠正功能,因此只能用它来检测错误。2.错误校正码或称为纠错码ECC。采用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14

据我记得的:CD是母带进行编辑后转换成16BIT,44.1KH的格式刻成金属或者玻璃父盘;然后转压成母盘;然后进行压盘.压盘方式有几种,严格要求的一张母盘只能压制500张CD,由于母盘变形导致误码率增大(好象是7%以上吧),必须作废.这是CD制造过程
CD格式制定当初,并没有文件格式,所以现在的CD都是以CD音轨写在盘片上的,只有引导区中含曲目信息
CD和COPY的只是在盘片反光率上不同,还有原版和正版碟保存时间长,音质几乎没有差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14

其实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的数值 而cd上正是用平面和凹坑来实现二进制的 (凹为1平面为0)如果你用放大工具看光盘的话 你会看到很多激光打的坑和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