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系统的图形硬件设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3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6:43

一、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是最终产生图形显示效果的部件,已有多种类型和技术的显示设备出现,但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阴极射线管(CRT)。
1、CRT
(1)单色CRT
原理:利用电场产生高速的聚焦电子束,偏转到屏幕表面的不同部位,以产生可见图形。
组成:电子*、偏转系统和荧光屏。
电子*:电流通过灯丝产生热量,即对阴极加热而发出电子束,在聚焦极上加一定的正电压,使之聚焦成电子束,再由加速极(可能是多个)加上正电压对电子束加速,使之有足够的能量射向荧光屏;靠近阴极有一控制极,加上负电压后可控制电子束的强弱,也可截止电子束。
偏转系统:可用静电场或磁场控制偏转(多数使用磁偏转系统)。
使用静电场时,垂直和水平两套平板放在阴极射线管的管颈内部。
磁偏转系统是外部偏转系统,它有两个线圈绕在管颈上,当电子束通过线圈时,一个线圈的磁场使电子束产生水平偏转,另一使之产生垂直偏转。
偏转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灵敏度,它反映了偏转信号所能产生的偏转角度的大小。
荧光屏: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电子束轰击荧光层某点产生荧光亮点,当电子束离开该点后,其亮度值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余辉时间就是指光亮值衰减到初始值的1/10所需的时间。用于图形设备的荧光物质的余辉时间一般是几十到几百毫秒。为得到稳定、不闪烁的画面,需不断进行刷新。
单色CRT显示图像的质量取决于:设备固有的单个光点直径的大小以及“可寻址能力”。可寻址能力可以理解为单位长度内能够利用的单个光点的数目。通常希望点的直径大于点间距。一个CRT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能够识别出的最大光点数称为分辩率。
(2)彩色CRT
产生彩色显示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射线穿透法、影孔板法。
射线穿透法:用于随机扫描显示器中,它是在屏幕上涂有两层荧光粉(红和绿),显示的颜色取决于射线穿透荧光层的深浅:低速电子只能激励外层红粉、中速电子可以激励绿粉和红粉产生两种附加颜色:橙和黄、高速的电子可以穿透红色层而激励绿色粉。这是一种廉价的方法,但图形质量较低。
影孔板法:广泛用于光栅扫描系统,这种CRT屏幕内部涂有很多组呈三角形的荧光粉,每一组有三个荧光点,当某组荧光粉被激励时,分别发出三原色。与之对应的三个电子*。屏幕后面有影孔板栅网,上面有很多小孔,与屏幕上的三元组对应,三束电子聚焦成一组射线,穿过小孔,激活屏幕上的一个三元组,出现色点,通过控制电子束的强弱,就可使激发出来的三原色混合成很宽的色彩等级。影孔板的径距对CRT的分辨率影响较大,径距小,图形质量好,但成本高难度大。
(3)直视型存储管DVST
这种存储管的写电子*与普通的CRT没有区别,但电子束不是直接写在荧光屏上,而是写在荧光屏前的存储栅上,这是一个很细的金属网,上面有介质,由写电子*射出的高能电子束将栅网上的介质的电子轰击出来,栅网上被轰击的地方呈正电荷,即形成正电荷轨迹。第二电子*(读出电子*)发出的低能电子向收集极流去,收集极使这些电子均匀散开,流向存储栅,存储栅上呈正电荷的地方吸引电子,使之通过轰击荧光屏而发光,其它位置不通过电子,即存储栅起存储图形和控制电子通过的作用。优点:价格低、不需高刷新;缺点:不能做选择性修改。
2、其它类型显示器件
A、等离子板显示器
优点:重量轻、不需要刷新缓存;缺点:分辨率低、价格高。
B、液晶显示器件LCD
优点:低价、重量轻、尺寸小且耗低;缺点:被动显示。
C、电子发光显示器
优点:亮度高、通断迅速;缺点:价格高、功耗大。
3、随机扫描显示器
显示的图形由计算机加工成显示器的显示指令,即显示档案或显示文件,显示指令经接口电路送到显示器的缓冲存储器,固定存储器中存放常用字符、数字等显示指令。图形控制器取出缓存或固定存储器中的显示指令,依次执行。显示指令中的亮度、位移量等数字信息经线产生器化为控制电子束偏转和明暗的物理量,即电压和电流。再由管头控制电路使电子束以所需亮度偏转到所需的位置。并不断进行刷新,使之稳定显示。由于电子束的定位及偏转具有随机性,故称随机扫描。
优点:分辨率高、对比明显、软件丰富;缺点:价格贵。
4、光栅扫描显示器
光栅扫描CRT的屏幕可分为m行扫描线,每行分为n个小点,每个小点称为象素,每个象素都对应帧缓冲存储器中的若干位,黑白图象只需一位;若每个象素用i位表示其灰度,则可产生2i级灰度或颜色。即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帧缓存中,存放的不是显示指令,而是对应象素的亮度或色彩信息,这种信息称为位图。
计算机将要显示的图形、图象转化为位图,经接口电路送入帧缓存,图形控制器控制电子束按照固定的扫描线和扫描顺序,按从帧缓存中读出象素值对整个屏幕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显示控制器向计算机申请中断,使计算机能利用帧回扫的时间修改帧缓存中的内容,以实现画面的修改。
要得到稳定的画面,需进行刷新;需高速大容量存储器;扫描分为隔行、逐行。
光栅扫描显示器的优点:线、面图形,图感真实;价格低;缺点:转换费时、软件复杂。
5、显示处理机(DPU)
图形系统中,为减轻主机负担,一般除CPU外,还有一个专用的显示处理机(DPU),用来与CPU交互和控制显示设备的操作。
(1)随机扫描系统的DPU
随机扫描系统的DPU差别很大,复杂度各有不同。
这种DPU可以设有缓存,也可不设(借助主存),不设缓存时,由主机CPU运行程序,形成DPU的显示文件,并由主机CPU把显示文件的起始地址送入DPU的指令计数器。DPU按这个起始地址从内存中依次读出显示指令,并送入指令寄存器,然后对操作码译码,在控制逻辑的参与下执行指令,这种DPU较简单。而具有缓存的则较复杂,功能也较强。
(2)光栅扫描系统的DPU
简单的光栅扫描系统是由CPU先计算出每个象素点坐标所对应的帧缓存地址,并赋以亮度或颜色值,但功能弱、效率低。具有DPU的光栅扫描系统可以克服上述缺陷。
这种DPU专门用来将输出图素扫描转换成象素位图,同时执行一些如象素或象素块的移位、拷贝、修改等光栅操作。具有DPU的光栅扫描系统有三个存储器:系统存储器、显示处理机存储器、帧缓冲存储器。
简单的DPU只执行某些有可能实现的与图形有关的操作;而较强的则可以实现裁剪、窗口视图变换,还有与拾取有关的逻辑及反馈等交互操作。有的DPU还具有显示表存储器按段存放显示指令,通过这些段可进行变换重画等操作。
(3)DPU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单片图形处理器:1984年日立公司的HD-63484;1986年德克萨斯公司的TMS34010;Intel公司的82786。
第二代单片图形处理器:日本电气公司的72120;1988年德克萨斯公司的TMS34020;日立公司的GDP。
多片图形处理器:AMD公司的9560四象点数据流管理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高级图形芯片组(ADCS)。
通用微处理器用作图形处理器:福兰第公司VARS。
流水线多处理器结构的图形机:每个高级图示命令都需要经过逐步进行几何变换的过程,最后才形成位图形式的输出。典型的流水线结构包括三个的处理器:显示表或命令处理器、几何处理器以及显示控制器或显示处理器,实际比三个要细得多。其性能要比单片图形处理器高得多,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88XX。
阵列结构的图示系统:因莫斯公司的T800。
二、硬拷贝设备
1、点阵式打印机
2、笔式绘图仪
3、静电绘图仪
4、激光打印机
5、喷墨绘图仪
6、热转换打印机
7、摄象机
三、输入设备
图形输入设备可将用户的图形数据及各种命令等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计算机。从逻辑上看,可分为六种功能,即定位、笔划、送值、选择、拾取及字符串,也称六种逻辑设备。所谓逻辑设备,是指按逻辑功能定义的设备,并非具体的物理设备,实际的物理设备往往是某些逻辑设备的组合。
1、定位器:用于指示一个位置,其输入量是x,y。常见的定位器有:坐标数字化仪、图形输入板、鼠标器、跟踪球、操纵杆、接触控制板、声学输入板等。
2、拾取器:用于拾取显示屏上的一个形体、图组或图素。典型的拾取器有光笔、图形输入板。
3、定值器:是提供标量值的物理设备。
4、键盘:用来输入字符或字符串等。
5、按键:用于从一组动作或功能中作出选择,如已编程的功能键盘。
6、其它设备:如语音识别器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