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3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6:08
1、表演式
通过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导入新课。
如音乐活动课中的《王老先生》的导入形式:出示戴眼镜的老公公木偶说:“你们看,谁来了?我们就叫他王老先生,王老先生很喜欢养动物,你们猜一猜他养了些什么?我们今天就用歌声来表达刚才的内容。这首歌的名字叫《王老先生》。”这种情境表演将歌词内容体现出来的导入新课的形式,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2、演示式
借助实物、玩具、图片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
如音乐活动中的歌曲《丢手绢》导入形式:“今天,老师带来一些东西,你们看是什么东西?”(出示手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丢手绢》。”幼儿学会歌曲以后,老师示范游戏玩法并组织幼儿玩游戏。
3、实验式
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导入新课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又对幼儿理解、掌握新授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科学活动《认识水》就可以以实验操作的形式导入。教师提起水壶,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后提问:“你们看老师把什么倒在杯里?水有颜色吗?(有的幼儿会说水是白色的,有的幼儿会说没有颜色)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你们看完了就知道了。”
4、游戏式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科学活动《小手的秘密》,导入新课可这样安排:教师领导幼儿做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最后让幼儿把双手放在身体的背后,启发引导:“咦!你们把什么藏在背后啦?哦!原来你们把手藏在身体后面去了。伸出来看看,每个人都有几只手?两只手还可以怎么说?(回答:一双手)。”
5、观察式
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幼儿会留心注意事物。
如科学活动《认识小蝌蚪》,导入时可以这说:“小朋友,老师在桌上准备了许多盆,盆里装了许多小蝌蚪,他们长什么样子呢?老师要请小朋友认真、仔细地观察,还要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通过观察的形式导入新课,能使幼儿对所学知识理解快速理解,并牢牢掌握。
《小红帽》的故事从很早开始便已经有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流传,有人认为其起源于11世纪时比利时的一首古老诗歌,而其来源或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的《伊索寓言》,在后来之口头流传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了东方一些十分相似的故事的影响,如《虎姑婆》。
但在夏尔·佩罗之前,《小红帽》未曾被写成书面文字。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故事起源于东亚,随后向西传播,并且在此过程中分成了两个分支,分别是《小红帽》和《狼和七只小山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7:26
一、直入式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内容。
如故事表演《狐狸下蛋》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狐狸下蛋’的故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
二、谈话式
师幼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新课内容,进而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
如儿歌《伞》的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雨吗?喜欢雨伞吗?为什么?”然后让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喜欢雨伞,因为雨伞可以为我们挡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伞》。”
三、谜语式
通过猜谜语能够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科学活动《认识青蛙》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个谜语,‘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地上跳,水里划,唱起歌来呱呱叫,专吃害虫保庄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东西?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青蛙!”
四、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如音乐活动《粗心的小画家》的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欢画画,他画鸭子尖嘴巴,画只兔子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你们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家呢?对,今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仔细观察,千万不能马马虎虎。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五、悬念式
采用悬念的形式导入新课,可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追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如主题活动中的故事《茉莉花请医生》的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题目叫《茉莉花》。茉莉花为什么要请医生?请了几个医生?他们是怎样为茉莉花治病的?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讲完故事就知道了。”
故事讲述了从前有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喜欢戴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的帽子,于是大家就叫她小红帽。有一天,母亲叫她给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走得太远。小红帽在森林中遇见了狼,她从未见过狼;
也不知道狼性凶残,于是告诉了狼她要去森林里看望自己的外婆。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到林中小屋把小红帽的外婆吃了。后来他伪装成外婆,等小红帽来找外婆时,狼一口把她吃掉了。幸好后来一个勇敢的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里救了出来。
后来人们就用小红帽来比喻天真幼稚、容易上当受骗的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9:01
告诉的道理是:不要轻易地去相信别人,或许一时间傻傻的去相信一个认识不久的人最后会受到伤害,正所谓“害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