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05
共8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17:05
齐国是周朝的 诸侯国之一,先为 姜姓,后为 妫姓,首封之君是 姜太公。 齐桓公是 春秋五霸之一。齐国出现于西周初年,当时 周武王为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而封吕尚(姜太公)于营丘建立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称 吕氏齐国,史称 吕齐。
公元前391年, 田成子四世孙 田和迁逐 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 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被 周安王册命为齐侯。田氏仍以“ 齐”作为国号,故又称 田氏齐国,史称 田齐。齐国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国所灭。
起屹
武王伐纣,建立 周朝。武王封师尚父于齐。按照《春秋》的笔法,齐国是侯爵。师尚父即 吕尚(即 姜子牙),又称太公望,辅佐 周文王、 周武王,周朝开国功臣之一。其女 邑姜为 周武王夫人,生 周成王。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是在经济上,齐国成了大国。
武王崩,成王就位, 周公旦摄政。管蔡作乱,淮夷叛周; 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 无棣,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获得征伐的权力,所以,在*上,齐国也成了大国。
春秋初期,齐国通过不断兼并周边小国,国力进一步强盛。在经过襄公乱政后,齐桓公小白上台。他任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国力进一步加强,成为当第一强国。齐桓公以“ 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 中原诸夏,讨伐 戎、 狄、 徐、 楚,安定周室,从而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桓公之后,齐国因内乱失去霸主地位。春秋末年,齐衰落, 卿大夫相互兼并。景公时期,陈氏势力大为膨胀,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景公去世后,陈氏联合鲍氏杀晏孺子,
立公子阳生为 齐悼公。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 阚止,专齐政。战国时期,陈和为齐相,前386年,迁齐康公于海上,因魏文侯贿于周王被立为诸侯。这样吕齐灭亡。
自齐太公吕尚立国至齐康公吕贷失国,凡二十世,三十二位国君,吕氏享国六百六十余年。国亡,族之子孙散居齐、赵、燕、卫各地。太公吕尚其后世嫡系子孙皆为吕氏。
扩展资料
齐国的文化
齐文化主要继承姬周文化。战国时各地诸侯相争,使原本 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但齐文化还是保留了较多的 周文化因子。
战国时各地文字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齐国文字则属于东方齐系。由于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分文字有所差异。因此齐国文书与其他诸侯国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北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18:23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威三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我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 “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黄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魏惠王惭羞难容,自认失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19:58
尝君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后来成侯与田忌争着得到齐王的宠信而嫌隙很深,结果成侯出卖了田忌。田忌很害怕,就偷袭齐国边境的城邑,没拿下,便逃跑了。这时正赶上齐威王去世,宣王立为国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让他做了将领。宣王二年(前341),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战败魏国,俘虏了魏太子申杀了魏国将领庞涓。宣王七年(前336),田婴奉命出使韩国和魏国,经过他的一番活动使韩国、魏国归服于齐国。田婴陪着韩昭侯、魏惠王在东阿南会见齐宣王,三国结盟缔约后便离开了。第二年,宣王又与梁惠王在甄地盟会。这一年,梁惠王去世。宣王九年(前334),田婴任齐国宰相。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盟会互相尊称为王。楚威王 得知这件事,对田婴很恼火,认为是他一手策划的。第二年,楚国进攻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队,便派人追捕田婴。田婴派张丑去劝说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罢休。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愍王立为国君。愍王即位三年,赐封田婴于薛邑。
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过了一些时候,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
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21:49
齐威王初继位的几年,由于政事荒乱,因而四邻诸国不断举兵侵犯。当他对内进行了治理之后,便着手对付外患。他深知,要想对付来犯之敌,就必须有军事人才。于是他便寻觅起军事人才来。正当此时,战功赫赫的将军田忌向他推荐了奇才孙膑。于是威王便让田忌做大将军,让孙膑做了军师。
齐威王用淳于髡罢长夜之饮而致力于国事;一赏一烹,整顿了吏治;听邹忌之谋广纳群言;听孙膑之言而国盛兵强。一时间,齐国人才济济,百业兴旺,人民富足,军事强大。面对如此局面,齐威王分析再三,认为要争霸,须从魏开始。因为魏当时是中原霸主,又对齐一再攻城掠地。齐威王认为,一报魏仇,由此称霸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威三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我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 “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黄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魏惠王惭羞难容,自认失败。
魏惠王虽然在比宝中初步领略了齐威王的气势,但并不把齐放在眼里。于是在公元前354年,当赵国攻打卫国时,魏惠王便派庞涓率兵一举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连忙向齐求救。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便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赵。孙膑施展所学,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战路战术,舍赵而围魏都大梁,等庞涓回兵救援时,于半路桂陵设伏兵以攻之。战争结果,魏兵一败涂地,大将庞涓当了俘虏。孙膑的这种战术,被后人总结为“围魏救赵”。桂陵之败,魏惠王并不甘心,于公元前352,调韩*队,一举打败了齐、宋、卫联军,迫齐向魏求和并放回庞涓。
齐、魏两国一胜一败,更加激起了两国争霸的强烈*,也都把对方确定为打击对象。魏先出兵攻赵,迫赵订盟,共同攻齐,又扬言攻秦,秦用商秧之计,诱魏称王,长其骄气。果然公元前344年,魏召集宋、鲁、秦等国会盟逢泽,尊魏为王。齐威王则先在齐国南境泰沂山上修筑千里长城,以解后顾之忧。又亲自出访秦国,拉秦助齐。又派淳于髡出使楚国,结好楚国。两次出访,均获得了极好效果。齐王访秦,秦人惊喜之下,勒石铭记;淳于髡访楚,获得“齐有此忠信之臣”的美誉。
两国各有准备,也都在寻找机会。魏认为,齐国强大,攻打难以取胜,便向齐的盟国中的弱国开刀。于是魏国在公元前341年,联合赵国,出兵攻打齐的盟国韩国,魏、赵联兵一举攻下韩国的梁、赫二城。韩国危急,火速向齐求救。齐威王又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救韩攻魏。结果取得了马陵之战的胜利,一举全歼庞涓所领之军,俘虏了庞涓和太子申。
马陵大捷,齐兵大获全胜,齐魏强弱巳明。魏惠王深感大势已去,因而一撅不振。齐威王感到齐国威势已成,自己取代魏国成霸主巳成定局。于是,他于第二年联合宋国猛攻魏国。秦、赵两国也马上翻脸倒戈,分别从西面和北面攻打魏国。魏国新遭马陵之败,怎挡得住三面之敌,于是采取了惠施之计,通过贿赂齐威王小儿子田婴,为魏国说情,魏国对齐国“愿臣畜而朝”,即尊齐国为盟主,魏国对齐国称臣纳贡。齐威王答应了魏国的请求,魏惠王便在公元前334年,亲自抱着礼品,来到齐国的徐州,与齐威王会盟,并在这次盟会上,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之后,齐威王不仅正式称王,也成了真正的霸主。魏惠王并不服气,伺机报复。在国内,原来贤明的邹忌产生了嫉妒心理,怕田忌夺走自己的相国大印,终使田忌有口难辩,被*逃亡楚国。孙膑也因此隐居山林。原来,一班圣君贤相的齐国朝廷,便又被昏君邪相佞官所把持。当然,接下来的就是朝政日非,国势日下。齐国又呈现出混乱衰败迹象。
齐威王一称王,便引起了各诸侯国的不满与反对。首先是南方大国楚国跳出来反对,出兵伐齐。魏惠王表面上与齐结盟,声称共同抗楚,暗中却勾结楚国,共同攻齐。当齐楚两国开战之时,齐向魏求救,魏却隔岸观火,坐观虎斗。最终齐军大败,被楚军一直迫到徐州。又在徐州被楚军打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徐州失败,使齐威王突然猛醒。公元前326年,赵肃侯逝世,齐威王认为这是一个拉拢赵国的好机会,于是他派了一万人的军队参加赵肃侯的葬仪。此举甚见成效,前次攻赵之怨,顿时冰消,并且赵国一再表示一定与齐永结盟好,齐威王一举拉拢了赵国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非常高兴。可是赵国口头上这样说,但并不坚决,到了第二年,公元前325年,魏惠王与韩成侯会盟,会上魏惠王尊韩成侯为韩惠宣王,并且随后一起去朝见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公然与两国结盟相交。齐威王对此事十分恼怒,他认为赵武灵王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于是便派大将田肦率军伐赵,一举夺得赵国的平邑、新城,俘获了赵将韩举。吓得魏惠王、韩惠宣王赶快与齐威王相会于齐地平阿,并且魏惠王让太子鸣到齐国作人质。据说这一次,魏惠王会见齐威王时,穿着丧国服装,把自己拘禁在鄄,请求归服齐国。由此看来,齐威王的霸主威风还是有的,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当时确实是“最强于诸侯”。
公元前320年,齐威王与世长辞。今临淄区境东南隅齐陵*境内的牛山东麓,有四座巍峨高大的古墓,依山而立,一基四巅,东西并列,绵延相连。其中就埋葬着这位知错能改,雄才大略的一带名君
国故事系列1
贪小失大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后封昌国君)率领五*队攻打齐国。齐闵王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诸侯国的军队。齐闵王急着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苦恼,想让齐军战败。两军刚一交锋,触子就鸣金退却。齐军败逃,诸侯军队乘胜迫击。触子于是坐上一辆兵车跑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率领残余部队驻扎在秦周,因为没有东西可用来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闵王请求一笔金钱。齐闵王愤怒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子阵亡,齐闵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在美唐库(当时齐国国库)你争我夺抢走了齐国很多金钱。
齐闵王贪小利而亡国的事例,着实让人惋惜、悲愤。如果齐闵王不刚愎自用、苛待下属、贪图小利,而是积极鼓励,舍得金钱犒赏三军,那么很有可能齐国不会亡国,甚至会反败为胜。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一事当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好处,失去将来大的利益和自己的将来,要从大局考虑,为长远着想。
二者必居其一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孟子:“过去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上好的黄金100镒(镒:yi古重量单位,以20两或24两为一镒。)你不接受,后来到了宋国,宋王送您黄金70镒却接受了,到了薛国,薛君送您50镒也接受了。如果以前不接受齐王的馈赠是对的,那么后来接受馈赠就是错的;如果后来的接受馈赠是对的,那么开始的不接受馈赠就错了。这两种情况老师您肯定是其中的一种。
孟子说:“接受和不接受都是对的,都是符合礼仪的。在宋国时,我要出门远行,对出行者必定要有所馈赠,宋君说是赠送盘缠,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呢?在薛国时,我有戒备之心,薛君知道我有所戒备,特地送上购买武器的费用,我为什么不接受呢?但在齐国,就没有一个缘由,没有缘由的送钱给我,就是贿买,哪有君子可以用钱贿买的呢?”
孟子在这里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即该要的钱就要,不用客气,而不该要的钱送上门来也不能要。这也就是《增广贤文》中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后来人们用“必居一于此”演化而成为“二者必居其一”,指两者之中,必选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意思是两者之中必定占一种。
姜太公不迷信而建伟业
我们齐国的伟大先祖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纣兴周,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大周朝;他因首功被封于齐地而又缔造了雄踞东方的大齐国,是存世八百多年的最强大的诸侯国。
姜太公在三千年来,事中国人民最熟悉、最津津乐道的伟大人物,而且被神话了。所以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格外多。这里只讲他不迷信占卜和自然现象,而成就了灭纣兴周的一个真实故事。
在远古时代国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和用兵,这在已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商朝崇信鬼神,凡有大事运作,都由巫师占卜而定,当时天下都兴这个,是不容许有任何怀疑的。可史有记载的周武王伐纣,出兵开始就遇到了很多不吉利的怪现象。
首先是孤竹国的两个叫伯夷和叔齐的顽固遗老,拦住马头,挡住道路,他们认为武王伐纣,是以臣伐君,是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被姜太公命人把他们拖开了。这两个“戴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家伙,也算有种,耻吃周朝家的饭,进行绝食。在首阳山上结束了其多余的一生。
紧接着是迎着太岁出兵,不吉利;用龟甲、蓍草占卜,不吉利;天公发怒,风雨暴至,使盾折、旗裂、车毁、船沉,连武王的坐骑也被巨雷劈死了,大不吉!从文武*到从征的诸侯,连周公在内,都疑惧不前,武王也动摇了。但此次出兵是天大的大事,此前孟津观兵是就是为这次发兵作总动员的预演;此次出兵正是作了准备,又借殷纣王派大军远征,朝歌空虚和乘其内讧之机,武王作为盟主领头,发动了各路诸侯及少数民族酋长的联合,周军作为主力伐纣的前驱,在此千载难逢之天时,功败垂成之良机,岂能由于退却!机会错过,时不再来的后果事可想而知的。
在此时,姜太公的伟大、杰出、不迷信,就超越时代而出类拔萃的表现了出来。他坚决果敢、力排众议,站在了唯物、辨证、无神论的角度,认为盾折、旗裂、车毁、船沉、马死,是新陈代谢,除旧而更新;风狂、雨骤、电闪、雷鸣,是为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英武之师助兴壮威的。所以说,这些自然现象,不是凶兆而是喜讯。姜太公说:“龟壳乃枯骨,蓍草是败叶,又有何灵验?岂能以此定喜凶?”姜太公说的这番话,在当时犹如平地起炸雷,而石破天惊。逆天而动又诋毁鬼神,那还了得?可由于姜太公是周祖太公之望,是文、武王之师,且是武王的老丈人,可以说不但位高权大,而且是德高望重,虽年迈百岁却精神抖擞而雄姿英发,言语激昂而行动果断。经他振臂一呼,包括武王在内的文武*、将军勇士、大小三军,精神为之一振,而勇往直前。牧野一战一举灭掉了商纣,天下更始,创建了华夏历史上八百年、最长久的大周朝。
姜太公一言兴邦,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公元前1045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23:57
齐国是周朝的 诸侯国之一,先为 姜姓,后为 妫姓,首封之君是 姜太公。 齐桓公是 春秋五霸之一。齐国出现于西周初年,当时 周武王为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而封吕尚(姜太公)于营丘建立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称 吕氏齐国,史称 吕齐。
公元前391年, 田成子四世孙 田和迁逐 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 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被 周安王册命为齐侯。田氏仍以“ 齐”作为国号,故又称 田氏齐国,史称 田齐。齐国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国所灭。
起屹
武王伐纣,建立 周朝。武王封师尚父于齐。按照《春秋》的笔法,齐国是侯爵。师尚父即 吕尚(即 姜子牙),又称太公望,辅佐 周文王、 周武王,周朝开国功臣之一。其女 邑姜为 周武王夫人,生 周成王。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是在经济上,齐国成了大国。
武王崩,成王就位, 周公旦摄政。管蔡作乱,淮夷叛周; 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 无棣,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获得征伐的权力,所以,在*上,齐国也成了大国。
春秋初期,齐国通过不断兼并周边小国,国力进一步强盛。在经过襄公乱政后,齐桓公小白上台。他任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国力进一步加强,成为当第一强国。齐桓公以“ 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 中原诸夏,讨伐 戎、 狄、 徐、 楚,安定周室,从而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桓公之后,齐国因内乱失去霸主地位。春秋末年,齐衰落, 卿大夫相互兼并。景公时期,陈氏势力大为膨胀,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景公去世后,陈氏联合鲍氏杀晏孺子,
立公子阳生为 齐悼公。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 阚止,专齐政。战国时期,陈和为齐相,前386年,迁齐康公于海上,因魏文侯贿于周王被立为诸侯。这样吕齐灭亡。
自齐太公吕尚立国至齐康公吕贷失国,凡二十世,三十二位国君,吕氏享国六百六十余年。国亡,族之子孙散居齐、赵、燕、卫各地。太公吕尚其后世嫡系子孙皆为吕氏。
扩展资料
齐国的文化
齐文化主要继承姬周文化。战国时各地诸侯相争,使原本 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但齐文化还是保留了较多的 周文化因子。
战国时各地文字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齐国文字则属于东方齐系。由于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分文字有所差异。因此齐国文书与其他诸侯国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北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2:22
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1管仲(本人不是齐国人,在齐国做官,卫国人)
管仲( ?-公元前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著名的*家,颍上县人。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2晏婴,又称晏子,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家和外交家
3越石父不领赎身情
越石父:春秋时齐国人。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
4
司马穰苴 春秋时齐国大夫,军事家。田氏,名穰苴。官司马,深通兵法,曾击退晋燕军队。战国时齐威王整理古司马兵法,将他的兵法附其中,称《司马穰苴兵法》。
5孙子,姓孙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
他祖父田书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并把乐安(即今山东惠民县)封为采邑之地,于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来。
公元前515年因避齐乱奔吴,至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经其好友伍子胥推荐将其所著《孙子兵法》二三篇献给吴王,并在吴宫教战,实践了兵法之妙,被拜为将军,辅佐吴王,经军治国,联合唐、蔡二国于公元前506年,孙武与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万,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消灭楚军20余万,首创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史称:“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伏越人,名显诸侯。”而后因吴王夫差荒淫无度,辞官隐居而殁。
6王子城父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将,在齐桓公时期,王子城父是齐国的五杰之一,任大司马,掌管行军作战之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5:03
尊王攘夷。齐大非偶,视死如归,弹官相庆。灭此朝食,予取予求,老马识途,断章取义,比肩接踵,千虑一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8:01
齐威王初继位的几年,由于政事荒乱,因而四邻诸国不断举兵侵犯。当他对内进行了治理之后,便着手对付外患。他深知,要想对付来犯之敌,就必须有军事人才。于是他便寻觅起军事人才来。正当此时,战功赫赫的将军田忌向他推荐了奇才孙膑。于是威王便让田忌做大将军,让孙膑做了军师。
齐威王用淳于髡罢长夜之饮而致力于国事;一赏一烹,整顿了吏治;听邹忌之谋广纳群言;听孙膑之言而国盛兵强。一时间,齐国人才济济,百业兴旺,人民富足,军事强大。面对如此局面,齐威王分析再三,认为要争霸,须从魏开始。因为魏当时是中原霸主,又对齐一再攻城掠地。齐威王认为,一报魏仇,由此称霸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威三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我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 “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黄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魏惠王惭羞难容,自认失败。
魏惠王虽然在比宝中初步领略了齐威王的气势,但并不把齐放在眼里。于是在公元前354年,当赵国攻打卫国时,魏惠王便派庞涓率兵一举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连忙向齐求救。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便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赵。孙膑施展所学,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战路战术,舍赵而围魏都大梁,等庞涓回兵救援时,于半路桂陵设伏兵以攻之。战争结果,魏兵一败涂地,大将庞涓当了俘虏。孙膑的这种战术,被后人总结为“围魏救赵”。桂陵之败,魏惠王并不甘心,于公元前352,调韩*队,一举打败了齐、宋、卫联军,迫齐向魏求和并放回庞涓。
齐、魏两国一胜一败,更加激起了两国争霸的强烈*,也都把对方确定为打击对象。魏先出兵攻赵,迫赵订盟,共同攻齐,又扬言攻秦,秦用商秧之计,诱魏称王,长其骄气。果然公元前344年,魏召集宋、鲁、秦等国会盟逢泽,尊魏为王。齐威王则先在齐国南境泰沂山上修筑千里长城,以解后顾之忧。又亲自出访秦国,拉秦助齐。又派淳于髡出使楚国,结好楚国。两次出访,均获得了极好效果。齐王访秦,秦人惊喜之下,勒石铭记;淳于髡访楚,获得“齐有此忠信之臣”的美誉。
两国各有准备,也都在寻找机会。魏认为,齐国强大,攻打难以取胜,便向齐的盟国中的弱国开刀。于是魏国在公元前341年,联合赵国,出兵攻打齐的盟国韩国,魏、赵联兵一举攻下韩国的梁、赫二城。韩国危急,火速向齐求救。齐威王又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救韩攻魏。结果取得了马陵之战的胜利,一举全歼庞涓所领之军,俘虏了庞涓和太子申。
马陵大捷,齐兵大获全胜,齐魏强弱巳明。魏惠王深感大势已去,因而一撅不振。齐威王感到齐国威势已成,自己取代魏国成霸主巳成定局。于是,他于第二年联合宋国猛攻魏国。秦、赵两国也马上翻脸倒戈,分别从西面和北面攻打魏国。魏国新遭马陵之败,怎挡得住三面之敌,于是采取了惠施之计,通过贿赂齐威王小儿子田婴,为魏国说情,魏国对齐国“愿臣畜而朝”,即尊齐国为盟主,魏国对齐国称臣纳贡。齐威王答应了魏国的请求,魏惠王便在公元前334年,亲自抱着礼品,来到齐国的徐州,与齐威王会盟,并在这次盟会上,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之后,齐威王不仅正式称王,也成了真正的霸主。魏惠王并不服气,伺机报复。在国内,原来贤明的邹忌产生了嫉妒心理,怕田忌夺走自己的相国大印,终使田忌有口难辩,被*逃亡楚国。孙膑也因此隐居山林。原来,一班圣君贤相的齐国朝廷,便又被昏君邪相佞官所把持。当然,接下来的就是朝政日非,国势日下。齐国又呈现出混乱衰败迹象。
齐威王一称王,便引起了各诸侯国的不满与反对。首先是南方大国楚国跳出来反对,出兵伐齐。魏惠王表面上与齐结盟,声称共同抗楚,暗中却勾结楚国,共同攻齐。当齐楚两国开战之时,齐向魏求救,魏却隔岸观火,坐观虎斗。最终齐军大败,被楚军一直迫到徐州。又在徐州被楚军打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徐州失败,使齐威王突然猛醒。公元前326年,赵肃侯逝世,齐威王认为这是一个拉拢赵国的好机会,于是他派了一万人的军队参加赵肃侯的葬仪。此举甚见成效,前次攻赵之怨,顿时冰消,并且赵国一再表示一定与齐永结盟好,齐威王一举拉拢了赵国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非常高兴。可是赵国口头上这样说,但并不坚决,到了第二年,公元前325年,魏惠王与韩成侯会盟,会上魏惠王尊韩成侯为韩惠宣王,并且随后一起去朝见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公然与两国结盟相交。齐威王对此事十分恼怒,他认为赵武灵王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于是便派大将田肦率军伐赵,一举夺得赵国的平邑、新城,俘获了赵将韩举。吓得魏惠王、韩惠宣王赶快与齐威王相会于齐地平阿,并且魏惠王让太子鸣到齐国作人质。据说这一次,魏惠王会见齐威王时,穿着丧国服装,把自己拘禁在鄄,请求归服齐国。由此看来,齐威王的霸主威风还是有的,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当时确实是“最强于诸侯”。
公元前320年,齐威王与世长辞。今临淄区境东南隅齐陵*境内的牛山东麓,有四座巍峨高大的古墓,依山而立,一基四巅,东西并列,绵延相连。其中就埋葬着这位知错能改,雄才大略的一带名君
国故事系列1
贪小失大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后封昌国君)率领五*队攻打齐国。齐闵王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诸侯国的军队。齐闵王急着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苦恼,想让齐军战败。两军刚一交锋,触子就鸣金退却。齐军败逃,诸侯军队乘胜迫击。触子于是坐上一辆兵车跑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率领残余部队驻扎在秦周,因为没有东西可用来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闵王请求一笔金钱。齐闵王愤怒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子阵亡,齐闵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在美唐库(当时齐国国库)你争我夺抢走了齐国很多金钱。
齐闵王贪小利而亡国的事例,着实让人惋惜、悲愤。如果齐闵王不刚愎自用、苛待下属、贪图小利,而是积极鼓励,舍得金钱犒赏三军,那么很有可能齐国不会亡国,甚至会反败为胜。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一事当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好处,失去将来大的利益和自己的将来,要从大局考虑,为长远着想。
二者必居其一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孟子:“过去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上好的黄金100镒(镒:yi古重量单位,以20两或24两为一镒。)你不接受,后来到了宋国,宋王送您黄金70镒却接受了,到了薛国,薛君送您50镒也接受了。如果以前不接受齐王的馈赠是对的,那么后来接受馈赠就是错的;如果后来的接受馈赠是对的,那么开始的不接受馈赠就错了。这两种情况老师您肯定是其中的一种。
孟子说:“接受和不接受都是对的,都是符合礼仪的。在宋国时,我要出门远行,对出行者必定要有所馈赠,宋君说是赠送盘缠,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呢?在薛国时,我有戒备之心,薛君知道我有所戒备,特地送上购买武器的费用,我为什么不接受呢?但在齐国,就没有一个缘由,没有缘由的送钱给我,就是贿买,哪有君子可以用钱贿买的呢?”
孟子在这里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即该要的钱就要,不用客气,而不该要的钱送上门来也不能要。这也就是《增广贤文》中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后来人们用“必居一于此”演化而成为“二者必居其一”,指两者之中,必选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意思是两者之中必定占一种。
姜太公不迷信而建伟业
我们齐国的伟大先祖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纣兴周,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大周朝;他因首功被封于齐地而又缔造了雄踞东方的大齐国,是存世八百多年的最强大的诸侯国。
姜太公在三千年来,事中国人民最熟悉、最津津乐道的伟大人物,而且被神话了。所以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格外多。这里只讲他不迷信占卜和自然现象,而成就了灭纣兴周的一个真实故事。
在远古时代国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和用兵,这在已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商朝崇信鬼神,凡有大事运作,都由巫师占卜而定,当时天下都兴这个,是不容许有任何怀疑的。可史有记载的周武王伐纣,出兵开始就遇到了很多不吉利的怪现象。
首先是孤竹国的两个叫伯夷和叔齐的顽固遗老,拦住马头,挡住道路,他们认为武王伐纣,是以臣伐君,是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被姜太公命人把他们拖开了。这两个“戴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家伙,也算有种,耻吃周朝家的饭,进行绝食。在首阳山上结束了其多余的一生。
紧接着是迎着太岁出兵,不吉利;用龟甲、蓍草占卜,不吉利;天公发怒,风雨暴至,使盾折、旗裂、车毁、船沉,连武王的坐骑也被巨雷劈死了,大不吉!从文武*到从征的诸侯,连周公在内,都疑惧不前,武王也动摇了。但此次出兵是天大的大事,此前孟津观兵是就是为这次发兵作总动员的预演;此次出兵正是作了准备,又借殷纣王派大军远征,朝歌空虚和乘其内讧之机,武王作为盟主领头,发动了各路诸侯及少数民族酋长的联合,周军作为主力伐纣的前驱,在此千载难逢之天时,功败垂成之良机,岂能由于退却!机会错过,时不再来的后果事可想而知的。
在此时,姜太公的伟大、杰出、不迷信,就超越时代而出类拔萃的表现了出来。他坚决果敢、力排众议,站在了唯物、辨证、无神论的角度,认为盾折、旗裂、车毁、船沉、马死,是新陈代谢,除旧而更新;风狂、雨骤、电闪、雷鸣,是为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英武之师助兴壮威的。所以说,这些自然现象,不是凶兆而是喜讯。姜太公说:“龟壳乃枯骨,蓍草是败叶,又有何灵验?岂能以此定喜凶?”姜太公说的这番话,在当时犹如平地起炸雷,而石破天惊。逆天而动又诋毁鬼神,那还了得?可由于姜太公是周祖太公之望,是文、武王之师,且是武王的老丈人,可以说不但位高权大,而且是德高望重,虽年迈百岁却精神抖擞而雄姿英发,言语激昂而行动果断。经他振臂一呼,包括武王在内的文武*、将军勇士、大小三军,精神为之一振,而勇往直前。牧野一战一举灭掉了商纣,天下更始,创建了华夏历史上八百年、最长久的大周朝。
姜太公一言兴邦,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公元前10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