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27
共10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18:26
因为他们知识未成体系,零散难运用、动手能力较差,实践经验少、纯粹喜欢动动嘴皮子的理想派、纯属运气不佳,或者“大器晚成”,所以感觉他们好像什么都知道但现实中却一事无成。
职场中,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别人问到什么、聊到什么,他都能够插上一两句嘴,身边人也都觉得他挺“有才”的。但是实际中,他似乎并未取得什么令人信服的成绩,或者说直接点就是“一事无成”。
往往能够照见自己的影子,似乎自己曾经因为读过几本书,又喜欢关心实事,什么都能够与别人聊上几句,但是真正看看现实的成绩单,怎一句惨淡了得。我认为,平时啥都知道现实中却一事无成的原因,大致可以总结出4点,最主要的就是理论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脱节。
1、知识未成体系,零散难运用。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快速获取到信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已经不再是梦想,但是零散的知识并不代表真正的能力,只有知识转换成了你的个人体系,支撑起了你的能力结构,你才能够运用自如,那才是能力。
2、动手能力较差,实践经验少。
确实有一身的“功夫”和理论在胸,但是缺乏实践的机会,或者有机会也没能把握住,最终让理论没有得到很好的施展,才华就渐渐地被埋没了。这个是有动手的想法和机会,但是把握不住。
3、纯粹喜欢动动嘴皮子的理想派。
有些人,动手能力本不弱,但是喜欢东一锤头西一棒子,朝三暮四,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了三两下。但是讨论起来总能够滔滔不绝,纯粹是嘴皮子派。这个是连动手的想法都没有的。
4、纯属运气不佳,或者“大器晚成”。
人生的得意与成功,七分靠打拼,还有三分靠运气,也不排除有的人很倒霉,屡战屡败,纯属运气不佳,或者时机迟迟不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19:44
在心理学有一个说法,我们所有*概分成两种人格:
表现型人格:过分或比较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只是说到,但做不到,他们有时候甚至会自己欺骗自己,以为自己知道了,心里有了一种满足感,进而以为自己可以做到。
进取型人格:更在乎的是自己有没有成长,有没有进步,不在乎或者不是那么在乎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什么样。
题目说的人就是表现型人格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但日常生活中却做不到自己所说的。所以就成了“懂的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懂得了一个道理或者知道了一个事儿却不去实践,和没懂得过这个道理一样,是一回事。我们为什么要去探索,每天为什么要去学习,本质上就是想要自己过得更好,那么,方*和理论就成了我们要知道的东西。所以,想到和做到之间差了什么呢?
一个可以做到的人通常的路径大概是这样:想到--说到--做到。还有想到--说到--学到--做到。
就是这样,没有别的东西了,想到了就去实践嘛,实践失败了重新再来嘛,没有人一次就能成功,一般情况下做事情失败个五六次很正常,你看到有些人很轻松就成功,那是因为他原来失败过很多次。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白要做成事的这么一个过程。还有你想到一件事,但你不会,那就去学嘛,学会了重复上述步骤,实践嘛,直到做到。但有些事如果你一直做不到,说明你真的不适合,及时停止才是聪明之举,至于要实践多长时间来判断适不适合自己,这也得自己决定,有些东西你自己可以感觉的出来。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在说一些不明觉厉的东西,但长时间来看他并没有很厉害,那么人们也自然不会再理会他。所以我建议我们还是要多做事情,少说话,要说就说自己已经做到的事情,人微言轻这个道理应该都懂的,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成就就算你说的再对,也没有人会听。纸上谈兵,就算你说的天花乱坠而不去践行,也对你自己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
还有一些童鞋喜欢说鸡汤,其实鸡汤在我看来是最没用的话,中看不中用,看着好像是那么个意思,但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现在人们也对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话起名为:毒鸡汤。这就好像有人给你一万香气扑鼻的鸡汤,但没给你勺子,让你看着眼馋但喝不到。我们真正要看的要学的是那些给你勺子的真正好文,避免做表现型人格,现在是表现型不要紧,那就从今天开始,每当说话和做事情之前,好好问问自己,我做的这件事是为了什么,说的这句话对我的成长有帮助吗,一点一点向进取型人格过渡,最后,祝看到这个回答的人都能每天”进取“。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1:19
有的时候就是懂得了太多,就什么都烦了,很难专心去做一件事,就好比你你刚开始学会了善良,学会了包容,那么你只有失去,很难得到,懂得早不如懂得巧。
小时候脾气不好,天天见别人烦,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情,我开始怀疑自己,尽量让自己学会善良,包容,学会善良之后越来越发觉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你善良了,别人就很容易在你身上得到东西,有些事情也变得体谅别人,苦了自己,想得越多,越来越纠结,导致自己现在的话很少,也很难专心一直做同一件事。
说到正点上,一个人懂得多不多和身边环境有很大影响,你身边接触的全是不敢想不敢做的人还责备你的,虽然什么都懂,但终究一个人,除非家底本来就厚,说话有信服力。就想现在所流行的一句话,穷越穷,富越富,懂得一点也无语对挣钱来说是好事,懂得太多了就会变得心累。
也许并不是悲观,现实如此,我们依然要懂得奋斗,决不停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3:10
一个道理,那就是说得多做的少。
任何实际行动都需要理论的支撑,于是乎,理论的重要性好像在现实中已经盖过了实践。一部分显然过分受到了“行动需要理论的指导”这个思维的影响。他们执着于理论,他们可以长篇大论,他们在人群里一遍遍的说着那样这样的道理,这是人前的他们。人后,他们懒于行动,没有去实践,他们认为现实就和道理一样,不需要去做太多,只要清楚明白一件事情的运行的理论就好了。
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王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很清楚明白的,现在我们有些人就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能说会道,并且沾沾自喜,他们的内心活动是这样的,“我就是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会啊。” 对于这种想法,我只能说那你很棒棒噢。如果你存在这种问题,请走进生活,和生活谈谈心,不要一味的和理论待在一起。实践,真的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希望你能够喜欢。
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了实践,你就宛如没有火炉的泥塑,是一堆烂泥。希望你不要成为赵括,不要成为“嘴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1:18
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什么都懂得人却一事无成原因可能有很多,下面我简单列举几个。
1知识面很广但是专项技能不够精,有很多人,说起什么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如果涉及到很专业的东西他又说不清楚。这个是非常常见的,因为他可能涉猎的只是领域跟广泛,我们交流的时候不会特别的专业,多数只是从表面上进行交流,所以他看起来就什么都懂,也明白,但是一到进入到专业领域就跟不上了,有句话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我的专业。
2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有些人他们很厉害,在专业领域也能够钻研的很深,但是让他们说原理搞操作就很难做的好了,这就是个人的表达和知识转化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吃亏。
3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人也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但是动手实践能力不行。这个也很大程度制约了个人的发展。
4以上都不存在那就可能是机遇的问题了。不过这个问题一般可以改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想只要肯努力,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我会在这里不定期分享原创作文素材和作文讲解等内容,欢迎关注或在下方留言交流,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3:43
《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虽然很多地方不尊重历史,但有些演绎也很有意思。比如刘邦病重的时候,戚夫人作,薄夫人顾全大局什么的,完全是为了戏剧冲突很编造出来的,是不尊重历史的。比如韩信乞食时讲自己怎么贩马赚钱的策略,就很有意思。
韩信讲,自己的家乡淮阴马匹供应不足,所以自己要到北方去买马,运到淮阴。从北方到淮阴,路途至少三个月,他在途中就让马开始配种,到淮阴,母马就生了小马,然后他先卖2匹维持生计,之后继续配种。
听上去也是还不错吧,首先,韩信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点,淮阴的马匹供应不足,方圆几百里之内只有一个养马场,供应官马尚且不足。其次,韩信发现解决这个市场空白点的办法,那就是从别地调拨,为了防止路途遥远耽误时间,他还想到了时间管理的好办法,让马在路上就开始配种。第三,到淮阴后如何持续地运作,他也是想到了,先卖2匹维持自己和马匹的草料。
然而又如何呢?他没有本钱啊。再者说了,就算是有本钱,他也没有门路啊,去北方以后,他到哪里去找种马呢?
电视剧里韩信面临的问题,就是题主口中的「好像什么都懂但却一事无成之人」所面临的困境。他们并不是不懂装懂,而是他们真的懂,但他们并没有机会让自己懂的知识有一片用武之地。
这人啊,能否成功,有想法是很关键,但想法只是成功的一个变量而已啊,人要成功,还需要机会,还需要资源,还需要资本,如果没有这些,想法就是空中楼阁啊。
就像电视剧中的韩信,乞食时代,还不是被人踩,还不是众人口中那个「好像什么都懂但却一事无成之人」,然而,当他遇到刘邦之后,刘邦给了他机会,给了他资源(位置),给了他本钱(兵),于是,他才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楚汉之争立下不世之功,被尊为汉初三杰之一。
如果没有刘邦,韩信最多也就是项羽帐下的一个执戟郎中,名既不显于当世也不会被记到史书中为后人所称道。成功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对于不世之才韩信都是如此,更何况对于那些只比平常人多懂一点的普通人才呢?
大家随便到问答社区翻一翻,你会发现,很多人写的答案也很不错,但却因为没有在正确是时机进入,因为没有推送,而泯然众人矣,连在问答社区这种比较靠实力的地方,脱颖而出都那么难,何况在人生这么复杂的舞台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6:24
什么都懂,不代表愿意去做。现实中,许多人看起来什么都懂,却对某一个领域不去钻研,所以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又或是懂得多,想得多,却不愿脚踏实地去干,不愿屈身从基本岗位做起,自命不凡,所以一事无成。还有的人,是因为懂的多,也有才华,但是因此变得自视甚高,又或许一直没遇到机遇实现自己的抱负。真正成功的人一定会脚踏实地,善于抓住机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9:22
因为有的人只会纸上谈兵,不付出实际行动。说很容易,但是做不一定做的到。同样,只是一味的说,而不去行动,还是一事无成。想要成功,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坚韧的性格,还有合适的时机等各种因素。所以有的人什么都懂,却一事无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12:37
什么都懂不一定是好事。什么都懂,就必须个个方面都得花时间无了解,不花时间就什么都不懂了。这样时间没有专项,都是些皮毛。
术业有专攻,在一个圆圈里面,你花时间去钻研一些事情,时间长来,你就会越来越初色,到那时你就会突破圆圈到了圆圈外面去,这时候,你就是吐出的一颗闪耀的星星⭐️。
万金油虽好,但不要留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16:08
1. 懂得多,但都是些零散东西未成体系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都能快速得到信息,想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再是什么难事。但这些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信息也只不过是些零散的皮毛知识,并不代表你懂了这些就具备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想要掌握一门能够养家糊口的技术,并非一朝一夕看几篇文章,读几个鸡汤就管用的,要学会把碎片的知识进行整理。将知识转化成你的技能,才能运用自如。
2.不具备相关技术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少。
很多人的确理论知识很厉害,总是侃侃而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一落实到实践中却一筹莫展。比如一个人看上去对理财、炒股说的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可你看了他的银行卡余额却只有500块钱,因为他只是看了几篇文章,纸上谈兵而已。
3.不知道如何筛选真正有效的信息
在获得各类信息的同时,应该确立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明白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哪些信息对自己没用,要学会主次之分。重要的信息要重点记忆,不要一股脑的都接受,这样不光自己累,最终还达不到效果,反而辛苦半天一事无成,因为懂得太广而且都是些皮毛,却没有一样精通的。
4.心理素质不够好,意志力不够
很多人理论知识够硬,实践知识也强,可就是心理素质不够好,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光有只有智商和知识,这样的人通常也不具备足够意志和信念去支撑他完成自己的目标;此外,心理素质如果不行,在面对挫折、困难、失败等等各种考验时,也会因为意志力薄弱没有韧性最终一事无成。
5.太过懒惰与傲慢
很多人因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而感到傲慢看不起别人辛苦的方式,对一些简单的工作更是不屑,自以为的觉得别人没他不行,所以,做事常常拖延,不专心,懒散最终不被重用,而一事无成。
6.运气不好没有遇到伯乐
都说成功的背后,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运气,如果你运气不佳,你懂的再多。没有机会施展没有伯乐赏识,最后,同样是一事无成。
以上就是小编对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什么都懂但现实中一事无成这个问题的几点分析,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有想法,会动嘴的人,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就是执行力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