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的全诗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2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21

原文如下:

滴水观音

满脸清雅澄明

微尘不生

双肩韵律流动

仅一背影

亦能倾国倾城

人间几度疮痍

为何你总是眼鼻观心

莫非

裸足以将大悲大喜踩定

我取坐姿

四墙绽放为莲

忽觉满天俱是慧眼

似闭非闭

既没有

永恒的疑问传去

也没有

永恒的沉默回答

天空的回音壁

只炸鸣着

从何朝宗指间坠下

那一颗畅圆的智水

穿过千年,犹有

余温

《滴水观音》全文解析:

《滴水观音》,是舒婷到福建德化县瓷器工艺厂采风,看到明代艺术大师何朝宗的瓷塑杰作"滴水观音"有感而作。观音,不仅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而且也是历代艺术家崇尚的爱和美的女神,他们以各自奇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观音转变成多彩多姿的艺术女神。

满脸清雅澄明

微尘不生

双肩的韵律流动

仅一背影

亦能倾国倾城

一开篇就写"我看观音" ,以"我"的感觉写艺术大师何朝宗瓷塑观音的脸部之美:"清雅澄明 / 微尘不生" ,八个字,写尽了德化白瓷独特的洁净之美、静态之美,接着写动态美:"双肩的韵律流动 / 仅一背影 / 亦能倾国倾城 "。诗人精微的感觉,使古典文字,焕发出鲜活的古雅之美。

人间几度苍痍

为何你总是眼鼻观心

莫非

裸足已将大悲大喜踩定

瓷塑的"滴水观音",即是艺术精品,又有佛教人物。舒婷把两者交融起来写:从艺术到宗教,又从宗教到艺术,在两个层面的交融和对比中写出新意。"我看观音",写艺术美;接下来的 "我思观音",则转为对宗教内涵的思考。换言之,不能只写感觉,而是要用感觉表达观念,这就是西方现代派诗歌"思想知觉化"的方法:"抽象的观念必须经过强烈的感觉才得到应有的诗的表现"。于是,感觉有了观念的深度,观念也因为有了感觉,获得了诗的生命。这就是《滴水观音》成功的深层原因。

"眼鼻观心"和"祼足",是滴水观音的坐姿。但舒婷不是照相描绘,而是通过独特而奇异的想象,把这两种姿态与诗人的理念连起来。观音"眼鼻观心"的坐姿,一旦与"人间几度苍痍 / 为何你总是眼鼻观心 ",连在一起,其语境就衍生出新意:人世间不断的改朝换代,给国人带来了那么多血腥灾难,原本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什么不救?将观音塑像的"祼足",与"已将大悲大喜踩定 "连在一起,就产生这样的内涵:是不是滴水观音已经大悟大彻,达到无喜无悲的境界,而不再顾及人间俗事?何朝宗瓷塑观音的祼足,不可能将"大悲大喜"这个"虚"的观念"踩定"。这是一种"超验"的想象,这就是"思想知觉化"的奇妙:现实的物象,在超验的想象中,与观念相融合,诞生新的意象。

我取坐姿

四墙绽放为莲

忽觉满天俱是慧眼

似闭非闭

既没有

永恒的疑问传去

也没有

永恒的沉默回答

第二节,在更深的层面,写"我"对佛教的思考。但不是直说,依然采用"思想知觉化",在"超验"想象中展开。"我"也采用佛教的打坐,进入虚幻的世界,只见四墙绽开,幻化成莲花坐。"我" 坐在上面,升入顿悟的境界,看到满天都是似闭非闭的慧眼。"似闭非闭",是暗示,是对佛教"慧眼"的质疑。"我" 觉悟了吗?进入佛陀的极乐世界了吗?"既没有 / 永恒的疑问传去 / 也没有 / 永恒的沉默回答 " 这四句非常之妙,表达了一种委婉的否定。因为"我" 打坐进入幻象世界,不是追问生死的永恒之谜,也不希望得到终极意义的回答---

原来,诗人所关注的不是宗教信仰,而是艺术的永恒。

天空的回音壁

只炸鸣着

从何朝宗指间坠下

那一颗畅圆的智水

穿过千年,犹有

余温

"我"在天空的回音壁,听到的不是宗教对永恒的问答,而是艺术永恒的"滴水"声。这"滴答" 声极大,诗人用"炸鸣",强调这种巨响。通过这种强烈的听觉,强化艺术永恒的力量!

舒婷的想象力真是奇妙,她从"滴水观音" 的"滴水" ,联想到"智水"。"滴水观音"这件艺术精品,是何朝宗那双天才之手捏塑出来的。所以,想象成"从何朝宗指间坠下 / 那一颗畅圆的智水 "。这是一种惊人的艺术幻觉,在舒婷超验的想象中,何朝宗瓷塑精品"滴水观音",变成从他手指间坠下的"一颗畅圆的智水 "。这样,就把现实的艺术品,变成想象的意象,以"智水" 隐喻"滴水观音" 这件传世杰作。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