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13:36
1、概念不同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王代表天下共主,是天下名义上的领袖,是最高的神权象征。
秦之后,皇帝是天下独主,既是最高的神权象征,也是最高的唯一的统治者。而王只是最高封爵,一般都是异姓不封王的。也就是说国王是皇帝的下属,或者是属国的君主。
2、权利不同
中国的“王”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像汉,晋那样分封的诸侯王,在帝国之内有自己的王国,具有派遣官吏,实行税收的半的权力;
另一种是属国的”王“,比如朝鲜, 安南,暹罗等国的君主,想来诸位是没有听过朝鲜皇帝的说法,因为朝鲜的君主只能称国王,而那位著名的越南傀儡皇帝保大是在越南脱离中国属国地位后才能有这种称呼。
中国历史上,对皇帝这种称呼是非常敏感的,国王可以有许多,但皇帝只能有一个,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属国君主只能称为国王,不能叫皇帝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大朝代中,只有宋代,由于实力太弱,所以会承认辽、金的君主也为皇帝,其他朝代没有这种现象。
扩展资料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制度。皇帝是中国*政权的突出代表,是*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
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
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摄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13:37
皇帝最早是秦始皇开始使用的,在那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之内有很多诸侯国,他们的国君称王。从秦朝开始,国君就用皇帝称呼了。而皇和帝在夏朝以前都是用来称呼部落首领的,像黄帝和炎帝。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13:37
刘备、曹丕、孙权没有三分天下时候,
其实只有一个皇帝叫汉献帝。
而曹操称呼为魏王,
说明他还是属于汉献帝管辖的,
就是那时候的**还是东汉。
后来他们三个称帝了,东汉也就结束了。
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
却可以有多个王,
都是皇帝册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13:38
三国前,皇帝,表面为一国之君,但无权!有魏王,汉中王,吴王!但自从魏王称帝后,汉中王也称帝,为蜀汉皇帝,吴王也称帝为吴国皇帝!严格来说,三国从这时才开始,之后皇亲都都有封王的,都是属于各集团*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13:38
王比皇帝低一等,是要得到皇帝的封才合法,如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此时的皇帝,是表面上的一国之君,实际上约束不了王,对国家没有控制力,反而受王的摆布。后来曹操的儿子废掉了汉献帝,自立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