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5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05:13
知觉与个体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概而言之就是:正确、全面的知觉,是人们产生正确行为的前提;不完全或错误的知觉,会导致人们错误的行为。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它与客观事物又是紧密相联的。
因此,要研究知觉与个体行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必然要涉及到研究、分析知觉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单从知觉概念上进行逻辑推理,人们会得出客观事物与知觉一是相一致的结论,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同样的客观事物对于不同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知觉,也正是由于人们知觉上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不同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不能完整无误地反映出客观实际,即使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知觉呢?这主要是因为知觉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管理:知觉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1、知觉的选择性
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在知觉时,总是有选择地把一个或几个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说,人们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时,总是要依据其任务,按其以往的经验,有选择地知觉客观事物,知觉对象在众多的事物中被突出出来,而其它事物则称为知觉的背景,显得模糊。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选择性。
影响人们选择观察对象和观察效果的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在客观条件方面:(1)对背景之间差别越大,知觉对象从背景中突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2)对象的运动。在固定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更容易知觉。在主观方面,一个人的需要、兴趣、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都是影响从背景中突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管理:知觉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2、需要、动机的影响
知觉的结果往往依个体的需要、动机的不同而相异,人的需要、动机千差万别,自然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也是不同的。一般地说,能够满足需要,与动机一致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和注意的中心,不能满足需要,与动机不一致的事物,往往不能被人们所觉知。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饥饿程度不同的人们去看几张绘有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图片,图片上都盖有一层薄纱,然后让这些人去回忆图片的内容,结果是,饥饿时间越长的人越倾向于回忆图片上画的食物,而饥饿时间短的人,则倾向于回忆图片上画的其它物品。
管理:知觉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3、感情的影响
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们在对事物进行知觉的过程中,往往会渗入不同程度的感情成分,从而使得每个人的知觉结果存在着差异,这种现象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管理实践中都比较常见。例如,一位处于热恋中的男子,往往会受感情的驱使,认为自己的恋人聪明、美丽、举止文雅,而在其他人看来,她的形象举止可能是不佳的。再如,在一个企业组织内部,某人与企业领导接触较多,感情较好,那么,他对该领导各方面的评价可能趋向较高,而其他人的评价则不一定。可见,人们由于受到不同的感情与情绪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的人或物知觉是不同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其要求之一就是在管理实践中,尽可能地抛弃个人感情成分,使自己的知觉与客观实际尽量一致,以求得对事物的公正解决。
管理:知觉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4、知觉方法的影响
采用何种方法去知觉客观事物,往往影响到知觉的结果。知觉的方法就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就很难保证知觉的正确性,如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往往会导致一个人把对事物的知觉始终停留在第一印象上;以偏概全的思想方法往往会导致一个人在知觉事物时,缺乏全面性;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往往会导致一个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知觉对象,并用自己的心胸去揣测别人,造成不合实际的错误和偏见。
正确认识造成知觉差异的因素对于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正确的知觉,是人们行为正确的前提条件之一。组织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掌握造成知觉差异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知觉和决策,也才能够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05:13
我们通过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判断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一过程叫做个体知觉。
本篇将分析个体知觉的过程: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在对他人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哪些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的准确性如何、什么样的偏见会影响印象的形成。
3.1我们使用什么信息
对他人形成的印象决定了我们对他人的认识和期望。
一、物理线索
通常我们从他人的外表和行为推测其品质。
例如,看到一个人穿着十分保守,可能会据此推论他在其他方面的特性,如在*上持保守主张。再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位同学,帮助一位老人横穿马路,我们可能推论他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人。
二、显著特征
在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显著的线索被应用的最多。
如果一个学生上学第1天做轮椅进教室,教室里的人对他形成的印象将大大的受肢体残障的影响。
在一个十分安静的教室里,突然有人站起来大吵大闹,然后离开离开,这个人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任何在客观的背景中不同寻常的线索,更容易被人们注意。显著的行为,会招来更多的注意。
三、从行为到特质
如果有人问你,你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不可能把你所记得的每一个行为都描述一遍,通常你会使用特质来综合你朋友的某些方面的特征,譬如——他脾气很好,喜欢熬夜,爱好摇滚音乐。把观察到的行为转化为特质描述,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性质是自动发生的。这些特质反过来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为。
从行为推论到特质与从特质推论到其他特质,这两个现象是交替发生的。看到一个人很友善的对待一条狗,我们可能从中推论他很善良,从善良这个特质,我们进一步推论他很友善,热情,乐于助人。从这个简单的行为,我们几乎可以推论整个人格。从一些特质内涵对另一些特质的推论,被称作内隐人格理论。
随着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特质来形容他人。
(1)竞争力与社会性
我们倾向于从相关的能力或智力能力和人际能力来评价他。
(2)核心特质
与许多其他特质关联很高的特质被称为核心特质。
(3)特质评价的持续性
例如,你已经忘了你的朋友帮助老人过节这个具体的事儿,但你仍可回忆起对他的印象,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如果被问起你的朋友是否乐于助人,你不会参照某个具体事件,而是根据过去的特质评价作出回答。做出特质推论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即使这些信息已经被遗忘了,特质推论还会保留很长时间。
四、类别化
诸如性别,种族和社会阶层之类的社会类别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
当我们去欣赏篮球比赛时,我们把到场者看作以下4类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球员、裁判、拉拉队、观众。类别化的分组过程是自动的、迅速的,并不需要很长的考虑时间。我们依据外表的近似性分组。
当我们单独对个体形成印象时,我们倾向于采取拼图的策略,检验个人化信息,并把它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但是当我们把一个人放在一个类别里后,通常我们对此人的印象形成建立在他所在的类别基础上,个人化的信息被同化在类别的总体印象之中。
五、印象形成的连续模型
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是从刻板的,以类别为基础的印象到根据特定行为的信息而形成的更加个人化的印象。
当然没有快速形成印象的动机,或者需要快速形成印象时,我们会更多的应用模式化或者是类别化的印象形成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公交车司机就是一个公交车司机,一个外国游客,也不过是一名外国人罢了,他们不被看作更为有血有肉的个体。
当有动机推动我们去了解一个人时,我们对于别人的印象是所有获取的信息综合而来的。
简要来说,印象形成的连续模型,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使用快速的启发性策略为基础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以别人属于哪种类别和迅速的决定别人的特质为特征。但是当我们需要精确化时,或者具体某个人不符合我们的分类,或者我们有其他更多了解别人的需要时,我们会以一种更加细致的,系统化的综合的方式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六、背景效应
背景会影响到社会判断。这种背景效应有两类:对比和同化。这两种都是歪曲效应。对比是指,做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相违反。同化是指,做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方向相同。
例如,评价照片中人物的吸引程度。如果先看一张非常美丽的人物照片,再看一张非常普通的人物照片,那么对普通照片中的人物评价就会降低很多。如果同时呈现一张高吸引力的人物照片和一张普通的照片,对普通照片的评估要高于没有呈现那张高吸引力的照片来对比时对它的评估。
如果你的朋友,跟你讲了一些关于另外一位共同朋友有关的负面的信息,也许你对那位朋友的印象会有所改变,但也许你会怀疑为什么你的朋友会和你说这些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05:14
人的知觉会对周围的事物感知,然后会接受发生了的事情给出的反馈。有反馈了,当然会进一步影响人的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