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简介(按时间顺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3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1:37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初五日李鸿章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今瑶海区)磨店乡。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秀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入京会试,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翰林院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咸丰三年(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

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西乡团练头目得知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安徽人李鸿章在幕中主持机要时,就公推曾任李文安幕僚的张树声向李鸿章、曾国藩上了一道禀帖,洞陈安徽形势,并表示了愿意投效的决心。

曾阅后大为赏识,亲笔批示“江北,真祖生也”。由于庐州团练的这些基础和李鸿章在当地的各种关系,淮军的组建、招募比较顺利。

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十八日,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李鸿章乘机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常的战役。

1863年~18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剿捻统帅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清廷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率部剿灭捻军。

捻军覆灭后,清廷开复李鸿章迭次降革处分,并赏加太子太保衔,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

六月二十三日(公历7月25日),日本军舰在丰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甲午战争爆发。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水师覆灭。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  ——“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

扩展资料:

李鸿章生平大事介绍:

1、组建淮军

“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汉人军队,是中*队近代化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 

因为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总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湘军驻安庆,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

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主动请命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2、*捻军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

捻军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

1865年,清朝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3、创建水师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

在14年-1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5年4月17日,清*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1:38

李鸿章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今瑶海区)磨店乡。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秀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入京会试,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七年(1857年),安徽巡抚福济奏报李鸿章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次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带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处。

咸丰九年(1859年)十二月赴江西建昌,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文书。咸丰十年(1860年)秋,曾、李师生之间因曾国藩决定移军祁门和*李元度二事发生严重分歧。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西乡团练头目得知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安徽人李鸿章在幕中主持机要时,就公推曾任李文安幕僚的张树声向李鸿章、曾国藩上了一道禀帖,表示了愿意投效的决心。

1862年(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李鸿章率13营淮军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1863年~18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

1867年(同治6年)授李鸿章为湖广总督,仍在军营督办剿捻事宜。他在军事上坚持上任曾国藩“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顺利*剩余捻军。

1871年(同治10年)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1865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15年,李鸿章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16年为使李鸿章放弃清*自造铁路的方针,沙皇批准,以300万卢布贿赂李鸿章。但李鸿章最终实得值可能只有50万,这引发了他对*人的报复,在最后时刻拒绝签约。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而后病逝北京,享年79岁。

扩展资料: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本名李章铜,字渐甫,号少荃,合肥汉族人,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李合肥。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他一手创办了淮军和北洋水师,一生都致力于挽救衰败的大清帝国。

他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一生,少而聪慧,勉励读书,后随曾国潘学习,继承曾国潘办实事的作风。为官后,强悍*太平天国,领导洋务运动,开办实业,建设海军,增强海军实力,后几次大战战败。

以个人之力,周旋于列强之间。他一生做了许多实事,也代清朝签订了几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是“卖*”,有人说他是破落帝国的无奈重臣,功过是非,已如历史云烟,飘荡消散。但他被当时人推崇,自有因由。

他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追赠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定期祭祀。

在16年,李鸿章游历英国,抽出时间到戈登的墓前进行祭拜。戈登的妹妹十分感激李鸿章对自己哥哥的尊敬,从而将自己所拥有的在赛狗大赛上获得名次的名犬送给李鸿章。

李鸿章在回国数天之后,写信给戈登的妹妹。在信中,李鸿章这样说道:十分感谢您将自己的爱犬送给我。但是由于我的年纪太大,牙口不好,不能多吃。

但是,您那么的有诚意,我还是吃了两口,果然十分的美味。戈登的妹妹看完信后,苦笑不得。除了会到英国游历,李鸿章还经常出使外国,到达外国的使馆进行晚宴。

有一次在法国的晚宴上,服务员给李鸿章送上了一份冰激凌。李鸿章看见冒热气,就以为热的,然后用嘴去吹,外国人看到之后,就不停的嘲笑李鸿章。

李鸿章表面不在意,跟他们说第二天要请他们吃中餐。第二天,李鸿章命人端上来一锅汤。外国人看着汤上面并没有冒着热气,就以为是凉汤,大口地喝起来,结果都被烫到了。

原因就是汤的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油,下面就是滚烫的汤。李鸿章故意这么安排,就是为了报复外国使臣昨天对他的嘲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1:38

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大抵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关于李鸿章的传记。书中,梁先生对其功过是非的论断,客观公正,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放到今天来看,这些评价也非常中肯全面,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1:39

李鸿章简介
1823年(道光3年)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磨店乡。父亲李文安,母亲李氏,兄弟姐妹八人,李鸿章排行老二,谱名章铜。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1840年,中秀才入学。
  
  1847年(道光27年)中进士,列二甲第13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1850年(道光30年)翰林院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1853年(咸丰三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他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
  
  1860年(咸丰十年),李鸿章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1862年(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李鸿章率13营淮军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
  
  1863年~18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接着李鸿章又*了捻军,因功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且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1867年(同治6年)授李鸿章为湖广总督,仍在军营督办剿捻事宜。他在军事上坚持上任曾国藩“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顺利*剩余捻军。
  
  1869年(同治8年)二月兼署湖北巡抚,12月被任命赴贵州督办苗乱军务。1870年(同治9年)七月接替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后因成功调解天津教案,八月调任直隶总督,后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1871年(同治10年)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65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鉴于原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
  
  15年,李鸿章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及附属岛屿,割让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但辽东半岛触动列强利益,引起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同意归还辽东半岛,但清廷须缴付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作为补偿。其后,沙俄以“还辽有功”为名,向清*租借旅顺和大连两港。
  
  16年为使李鸿章放弃清*自造铁路的方针,沙皇批准,以300万卢布贿赂李鸿章。但李鸿章最终实得值可能只有50万,这引发了他对*人的报复,在最后时刻拒绝签约。
  
  根据收集的资料,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多个条约,由李鸿章作为清*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中法新约》;15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1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中日《辽南条约》;1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月《中俄密约》;18年6月中英《展拓界址条约》;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1901年(光绪27年)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定期祭祀。清代汉族*京师建祠仅此一人。他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享年79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