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40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4 13:48
黄幡绰,出生于丝绸之路名城凉州(今武威),是唐玄宗时乐工,也是梨园弟子,他擅奏拍板,故拍板又称为“绰板。”
他耳音很准,能听出音乐旋律中的内在含义,从而判断演奏者的情绪变化。据《乐府杂录》记载:“拍板本无谱,明皇遣黄幡绰造谱。乃于纸上画两耳以进,上问其故对:‘但有耳道则无失节奏也’。”
一天,唐玄宗召黄幡绰上殿伴驾,恰巧黄幡绰有事不在。唐玄宗大为恼火,令值殿武士立即去把黄幡绰抓来,并准备了皮鞭,要狠狠揍黄幡绰一顿。武士们还没有走出殿门,黄幡绰就回来了。这时,殿堂上传出玄宗打龟兹乐器羯鼓的声音,鼓声咚咚,急促激愤,紧迫中透出一股“杀气”。黄幡绰心中一惊,听出击鼓人正在火头上,急忙让带队武士暂时不要报告。
片刻,鼓声徐缓多了,但仍含有杀气。鼓声中玄宗板着脸问道:“黄幡绰那个狗奴才来了没有?”黄幡绰连连摆手,向殿上的人示意,叫他们不要说。直到玄宗一曲奏完,换奏一首新的鼓曲时,黄幡绰听出鼓音完全平和下来了,他才从容自如地走上前去。
唐玄宗问道:“刚才你到什么地方去了?”黄幡绰如实回答说:“家中有个亲戚来看我,我送他到郊外,不知圣上叫我,故此来迟,望圣上恕罪。”唐玄宗一面打鼓,一面点点头。等鼓曲奏完,他放下鼓槌,对黄幡绰说:“你回来的时候,我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如果在我发怒时回来,你的皮肉就要开花了。念你入宫侍奉多日,偶然一次外出,姑且饶恕你吧!”
宫廷上的人都为他捏一把汗,同时也十分佩服他“听音避祸”的才能。
作为一名宫廷艺人,黄幡绰擅长“参军戏”,入宫30多年,侍奉唐玄宗。他性格幽默,善于口才,曾经用滑稽风趣的语言,谏劝玄宗不要轻信安禄山,应该疼爱自己的儿子(唐肃宗);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要在马上打球摔坏了身子,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和信任。当时人说,唐玄宗一日不见黄幡绰,龙颜为之不悦。
安史之乱,王室出逃到四川,黄幡绰陷于叛军,在长安被迫为安禄山表演。平定叛乱后,黄幡绰被拘,玄宗不以为有罪,将他开释了。他晚年流落江南,死后葬在昆山正仪绰墩。《全唐诗》收有他的诗。山西省有一块石碑,刻唐玄宗所作《霓裳羽衣曲》,原迹由黄幡绰所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2:31
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驾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更休怨杨妃。
唐诗人罗隐的这首《帝幸蜀》,从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军攻克长安,唐僖宗逃蜀之事,表达了对杨贵妃之死的态度。这首诗构思别致,表现手法奇妙。而表达之意非常明白,即讽刺批评了那些把安史乱由妄加在杨贵妃身上的观点。清同治年间诗人赵长龄《马嵬》一诗:“不信曲江信禄山,渔阳鼙鼓震秦关。祸端自是君王启,倾国何须怨玉环。意亦如此。这首诗简洁直浅,观点鲜明。安史乱由,罪责当谁,读者不难辨知。
李益是中唐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曾先后两次途经马嵬驿,怀古抒情,写下了三首诗歌,其中一首《过马嵬》写道:
汉将如云不直言,寇来翻罪绮罗恩。
托君休洗莲花血,留记千年妾泪痕。
其时,安禄山反迹已露,有识之士早已看出。可是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须眉男子直言谏上,改变事态。两京沦陷,君臣西逃时,竟把罪责加在了杨贵妃身上,显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不由诗人不为杨贵妃鸣冤叫屈,“留记千年妾泪痕”,深沉之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扑面而至。诗人在另一首《过马嵬中》又写道:
金甲银笙尽已同,苍茫罗袖隔风尘。
浓香犹自随銮辂,恨魄无由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长安收复,玄宗回京,一切依旧。唯有杨贵妃尸骨留在了马嵬坡。她孤魂无依,遗恨满腔。诗人表达的情感,极易引人共鸣。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咏写的马嵬诗可与李益引为同调。他的诗作鞭辟入里,揭示本质,把酿成“安史之乱”的责任完全归到唐玄宗身上,廓清了许多迷雾。他的《马嵬二首》之一云: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这道诗首句概括了“安史之乱”初起时的情景,第二句从两面落笔,持论确当,先说杨贵妃之死,是玄宗一手导致的;再言他西逃幸蜀,丢了皇位,也是咎由自取。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最后指明责任全在唐玄宗本人。这首诗语意深邃,观点辨证、洞察实质,是有关杨贵妃诗中一首难得的佳作。
古来很多人认为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罪在不赦。不少诗人也持这种“女人祸国”论,在这种观点的诗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杜甫的《北征》诗云:
忆昔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杜甫在诗中回顾了当年的兵变和兵变后历史的发展;对“马嵬兵变” 做了简单评价,维护唐玄宗之意显而易见。在他看来,唐朝鸿运的中衰,责任不在“明皇”李隆基,而在于杨贵妃及其家族。显然,杜甫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以儒家思想来立论的。在此观念中,圣明的天子永远圣明、无由指责,连唐玄宗的狼狈逃蜀也是“与古先别”。
与杜甫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一些诗人。刘禹锡在他的《马嵬行》中有“军中诛戚族,天子舍妖姬”的诗句。”“戚族”“妖姬”专指杨国忠、机贵妃。从用词的褒贬色彩上就明显地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明代诗人石川席在《马嵬怀古》一诗中写道:
玉貌红颜称太真,当时寄发宠恩新。
胡儿向事先忘母,是使妖姬*上宾。
清代诗人李化楠的《杨贵妃墓》,表达的也是这样的观点。诗云:
香肌红颜貌如仙,一曲霓裳绝可怜。
谁使君王西出走当时还赐洗儿钱。
这两首诗着眼于杨贵妃的美貌及其荒淫腐化的生活,认为她是“以色祸国”,把“安史之乱”的祸由推在了杨贵妃身上。
在吟咏杨贵妃的诸多诗歌中,除了泾渭分明,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外,还有一些诗人站在其他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林则徐路过马嵬,作有《题太真墓》(八首),其第一首写道:
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亦甘。
抛得娥眉安将士,人间从此重生男。
林诗以杨贵妃的语气,表达了甘愿牺牲自己保全唐玄宗、乃至整个唐王朝命运的可贵品质,把杨贵妃的死境界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尾句又暗含着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唐玄宗薄情寡义的谴责。感情沉郁,引人深思。
清代极负盛名的诗人王士祯《渔阳续集》中有一首《马嵬怀古》,诗云:
何*生殿里秋,无情清渭日东流。
香魂不及黄幡绰,犹占骊山土一丘。
黄幡绰,盛唐时长安第一优人,梨园乐工。其滑稽多智,深得唐玄宗喜爱,死后葬在骊山。诗作自然流畅,感情深沉。写“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死后草葬荒坡,尚不及一梨园弟子,凄悲、衰叹之情溢于言表。
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唐伯虎)有一首《题太真图》写道:
古来花貌说仙娥,自是仙娥薄命多。
一曲霓裳未终曲,金钿早委马嵬坡。
唐寅的这首诗是对杨贵妃红颜薄命的哀叹。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三云:
万图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宫中和蓄意叛乱、造他们反的安禄山狂欢共饮的情景,极具讽刺意味。是对李、杨醉生梦死、不辨忠奸的讥讽和鞭挞。
清代女诗人陈葆贞在她的《杨太真》诗中表达的是另一种观点:
一死能教国难平,马前值得早捎生。
红颜若向升平老,未必君王不负盟。
此论自成一家,先说杨贵妃死得有价值,再从女性的角度对她即使不死,能否和唐玄宗白头到老提出质疑。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众多吟咏杨贵妃的诗歌作品中,有两首诗不能不特别提及。
第一首是宋代末期隐逸诗人真山民的《杨妃》,诗是这样写的:
三郎掩面马嵬坡,生死恩深无奈何。
瘗土驿傍何足恨,潼关战处骨埋多。
这首诗值得称道之处在于,诗人冲破了李杨故事本身,把同情之泪洒向了抵御叛军、战死疆场的将士们。与所有沉浸于对李杨爱情的颂美、对杨贵妃沉冤的悲惋之类诗相比,真山民此诗无疑立意要高出许多。
另一首是清末袁枚的《马嵬》,其第四首云:
莫唱长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2:31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玉,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
赏析
[赏析]
白居易在自评其《长恨歌》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风情,即男女私情。《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歌。“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恨在何处?一个皇帝竟无法保全心爱的女子,马嵬兵变,生死离别,昔日共聚的时光是多么美妙,分离之后的寂寞悲伤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唐玄宗本人,既是悲剧的承受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全诗通过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讲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准确把握了人物个性,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塑造了唐玄宗、杨贵妃这两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格调婉转缠绵、凄艳动人。全诗可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开头六句,叙写杨玉环被选入宫。接下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既有“赐浴”、“侍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人之常情,也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失度荒唐,还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艺术夸张。第二部分写安禄山起兵后玄宗君臣逃奔西蜀,杨贵妃被绞死的经过。“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第三部分,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和未央池的柳就想到杨贵妃的容颜,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潸然泪下。“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写夜间唐玄宗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第四部分写道士帮唐玄宗到仙山寻找杨贵妃。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寻找。终于在虚无缥缈的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花冠不整下堂来”、“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第五部分,写杨贵妃的话,极言生离死别之恨难消。“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杨贵妃托物寄词,又重申前誓,照应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题旨,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2:32
有关杨贵妃的诗有:
1、《过华清宫 》杜牧
2、《长恨歌》白居易
3、《清平乐词》李白
4、《哀江头》杜甫
5、《马嵬坡》郑畋
戏剧:
1、元朝白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2、明朝 《磨尘鉴》殷桃 杨贵妃
3、明朝 吴世美 《惊鸿记》
4、明朝 屠隆 《彩毫记》
5、清朝洪升 《长生殿》
6、《贵妃醉酒》
7、《太真外传》
8、陈鸿 《马嵬坡》
9、《唐明皇与杨贵妃》
10、《(杨贵妃秘史)》
杨贵妃(开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环,号太真,蒲州永乐(山西永济)人,是唐玄宗之宠妃,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杨玉环起先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之后又进宫成为唐玄宗妃子。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2:3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清平调>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但有一个问题,“云想衣裳”的云是什么云?——是乌云?是火云?还是彩云?我想,当是白云。你看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岂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觉吗?所以,当时贵妃是穿着白色的衣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吧。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觉得这首是写牡丹。
“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云雨巫山枉断肠”——乃谓花如有灵,即使当年巫山之云雨亦不堪相比。巫山云雨乃自然现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观,不正好可以相比吗?倘若云雨有神,则名花更当有灵。昔日楚襄王“断肠”于巫山云雨之美,却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胜一筹。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宫”代指唐宫,“飞燕”代指贵妃,唐宫佳丽三千,有谁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贵妃而已。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写君王。倾国之美人与绝世之名花“互相欣赏”着,君王则在一边带笑而看之。牡丹花开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春风岂能无恨?而此时此刻,复何恨之有?
总之,<清平调>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2:33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过华清宫
【内容】: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年代】:元
【作者】:白朴
【作品】: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内容】: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
曾与明皇捧砚来,
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
觑着娇态,
洒松烟点破桃腮。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长恨歌
【内容】: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