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2:25
宋朝之所以长命,得益于赵匡胤的深谋远虑 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 ”300年”是一个朝代的大限!当然,秦始皇一统中华之前的夏、商、周,因为不是*集权国家,忽略不计。 西汉、东汉虽然加起来有405年的历史,但中间被王莽一刀砍断,况且东汉与西汉在血缘上也不是一脉相承,不能算是一个朝代。至于唐朝、明、清的寿命也都止步在了300年之前。 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宋朝。 宋朝一直给人以懦弱的形象,却在辽、金、西夏等强敌虎视眈眈之下存活了319年,而且还活得精气十足,综合国力竟然堪称世界级的扛把子。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有人会说,北宋、南宋不也是两个朝代吗?为什么这俩朝代能合起来计算呢?我想告诉你的是,北宋虽然灭亡,但南宋与之是直接的传承关系,因为南宋开国皇帝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也是宋钦宗赵桓之弟。 *基础更稳固,没有内乱 在宋代,文官总要胜武官一筹 权臣篡位、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这是一个王朝 *** 掉的三种手段,但这三种情况在宋朝却没有发生,这得益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深谋远虑。 赵匡胤执政之后,他用杯酒释兵权消除了潜在兵变隐患,同时推行文官治国的方针,文官在武将之上!将军没有固定的军队,军队也没有固定的将领!一切都是文官所统领。这降低了武将谋乱的危险。 宋代对宦官实行严格管控,宫中的宦官不能超过50人,对宦官也有着一系列约束手段。 另外,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宋朝不让外戚任监司、郡守一类的要职,也不能成为统兵的将帅,更不能出任两府要职。 通过这些手段,宋代的*集权得到了空前强化,这是历朝历代做不到的。 此外,赵匡胤还有一个最为明智之举——把科举制度落到实处,选拔人才要凭真本事。于是大批寒门学子走上了仕途,这一*为国家输送了新鲜血液,保持了宋王朝的年轻姿态。 《宋史》中记载北宋的*46.1%出自寒门,到了南宋这个比例上升到了57.9%。欧阳修、范仲淹、吕蒙正、宋祁、蔡襄、苏洵、苏轼、苏辙等都是寒门出身。出身社会底层的*更了解人民的疾苦,在施政方面更得人心,这也打破了贵族统治的专横局面,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 宋代也因此成为后世文人最羡慕的朝代,文人可以实现其抱负,更可以在朝堂之上畅所欲言。不必担心犯上被杀头,因为宋朝对文人宽容到没有死刑,最多就是流放边疆。不少文*胆提出变法的理论,比如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他们都曾提出过各式变法的思路,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一个个变法的细节不断精进着大宋帝国的发展。 外交上求和,从来不硬碰硬 对外示弱,是宋的谋略 对外战争拼的是消耗,即使战争获胜,国家也深受内伤。比如好战的西夏,与宋斗、与辽斗、与金斗、与蒙古斗,最终因为国力被掏空,落得个亡国灭种的境地。 「 ”守内虚外”是宋朝的一贯对外*,意思就是对外求和,对内求稳!国内稳定、没有叛乱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硬道理,面对外族入侵,送些钱财也就息事宁人了。宋朝这种「 ”闷声吃肉”的态度也是保证其朝代长远的一个重要手段。 北宋时,每年宋朝送给辽国50万两匹银绢,「 ”赏赐”给西夏25.5万两匹银绢,两项合计75.5万两匹银绢。这笔钱数目对于强大宋朝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 到了南宋,赵构派秦桧与金议和,金朝把陕西,河南地赐给宋朝,宋向金称臣,每年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而当时的南宋一年的财政收入达到450万两!在宋朝的统治者眼里,这点纳贡小钱却能换来国家的稳定,非常划算。 宋朝的经济强悍到难以想象 对外贸易的繁荣,宋赚回了大量白银 因为国家内部相对稳定,宋朝的经济变得十分发达,宋朝的GDP几乎占到了当时世界总量的80%,简直就是扛把子级别的国家。 宋朝经济发达的重要特点就是商品经济异常繁荣。宋朝的皇帝对地主阶级土地兼并管控不严,这使得社会出现了很多失地农民,他们大量涌入城市成为手工业者。 宋朝手工业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航海业等手工业更是为商品经济开创了一个时代。加之京杭大运河的作用,使得南北交通便利,促进了南北方的商业交流。 另外,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将大宋朝的商品源源不断卖到了海外,换回了大量白银。以上因素使得宋朝税收大幅增加,那时候朝廷每年的收入相当于后来明朝的十倍,清朝的三倍。 经济的发达,宋朝的人口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北宋末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2亿人,这也是当时的世界之最。 宋代的娱乐业空前发达 宋朝是少有的不宵禁的朝代,因为有钱,所以很多人乐于在夜间消费。当时的宋朝百姓也是富得流油,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安乐状态。宋朝人到底多有钱?据统计,宋朝人均收入保持在450美元左右,顶峰时期能达到600美元。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综述:宋朝之所以能够存世最长,总体来说得益于国内稳定、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则不逞强称霸!其实这也是任何朝代的长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