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变脸”了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5:5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6:21

全国各地中小学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学年。不过,今年的新学期的教材将变脸,与往年的大不同。来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学校教材将全部采用新版本!

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

一、首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部编本”教材?

所谓"部编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

拿现有的语文教材来说,目前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部编本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

新教材中的语文教材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最多也就一两年。“部编版”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介绍,之所以要编“部编本”,是因为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有哪些变化?

1、打破传统的学拼音再学汉字

以语文科目为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

与以往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不同的是,此次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传统,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

"绘本书籍、电视、广告牌、父母的帮助,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们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很多字了。在一定的语文基础上,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从而使拼音与识字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编排教材是符合规律的。"

2、传统篇目增多

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部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51.7%!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3.重视语文素养

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在内涵上课文彼此关联;同时,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4.重视课外阅读和亲子阅读

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

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能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还非常利于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但这一栏目的效果还要看家长的配合度。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

5.重视作文课程

仅初一两个学期就有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三、面对新版教材,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又应该如何调整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重点,新教材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教材中就新增了“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所以家长应在孩子入学前,就要养成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习惯。

语文的学习方式其实是相通的,家长的重点应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老师看来,阅读能力更强的孩子必然对语文的学习能力也更强。

小学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专注倾听的习惯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教材的变化,家长如果想提前引领孩子学习,应侧重于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结合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进行亲子互动,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字,同时也借此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这样的做法和新教材语文学习的思路保持一致。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向前看,新的教材,新的学生,新的学期,一起来迎接新的教材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