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新能源车,比亚迪跟蔚来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5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0:23

聚焦
FOCUS
?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的进程中,消费者开始追寻拥有更强的续航能力、更高的安全系数、更丰富的智能科技配置、以及驾乘体验更高端的EV车型。
在30万元级别的纯电SUV序列中,有比亚迪旗舰车型唐EV,也有造车新势力蔚来ES6。相对尚在摸索的后者和刚刚国产的特斯拉,比亚迪的优势不仅在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在业内关心的电池安全方面也可圈可点。
正因如此,在新势力纷纷涌现的背景下,比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用户依然在不断增长,达到了77万以上。
最近网络上流行“后浪”一词,在新能源圈子里,这个“规律”却是恰恰相反。从产品布局到技术积淀,再到供应链成熟度,比拼新能源产品,早已进入了内功阶段。
谁的内功更强?差距源头在研发生产
相对造车新势力和其他传统车企,比亚迪的“技术版图”很广阔。
业内皆知它是个技术狂,它是最早使用涡轮技术的自主品牌之一,后来又造出了动力电池,接着像福特T型车架构、大众MQB那样,打造出电动车专属的模块化e平台,今年则顺便“客串”口罩制造商,这样“多才多艺”的厂商在业内可不多。
而这样的DNA运用到新能源领域,大概也能猜到,基本就是“通吃”整套技术,从电池,电控,到电机,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完全掌握新能源研发制造产业链的厂商。
“三电一芯”等核心技术自研自产,自己配套,不仅仅是一种自力更生,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核心部件匹配更默契,总成效率更高,顺便降低了成本。用户付出的更少,却获得了更高端的享受。
相对于老字号的技术布局和功力,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还需要供应商来输氧,如车身仍需其他主机厂代工,电池也非自产,这增加了产品的“磨合期”,抛开造车新势力的炫酷光环,ES6在“干货”上,还真不像略显低调的唐EV那么硬核。
在续航和加速上,ES6与唐EV有一定差距,实际上后者不光是“三电”总成的集成度高、效率高,单兵作战能力也很强,如在电机方面,唐EV搭载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全面优于ES6使用的感应异步电机。
客观的说,尽管造车新势力很下成本,初衷值得肯定,但由于缺乏原创能力,资源和控制权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影响了产品的成熟度,同时增加了品控方面的变数。
安全加分,唐EV优势明显
从导购角度来说,如果要拿到ES6的长续航版本(510公里),价格要飙升到44万左右,这就进一步稀释了它的价值,当然也反衬了唐EV的“质价比”。
虽然目前EV市场为了搭上补贴末班车,都在加码电池组,但实际上电动车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消消火”。
相对而言,唐EV的锂电池组却是首先保证了充放电次数和稳定性,包括使用铝壳(硬壳)封装,在安全达标的前提下,达到了较高的续航水平。
从理念上,比亚迪的电池相对竞争对手比较激进追求能量密度的设计,更注重安全性与稳定性,因而也达成了16年0事故的安全履历。
当然在安全的“维度”上,目前驾驶辅助系统也总是伴随新能源车型频频“出头”。唐EV与蔚来ES6在这方面都跟上了节奏,都宣称搭载了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不同的是搭载方式不一样。
唐EV是全系标配了全速段自适应巡航,行人保护,道路标志识别,预测性碰撞报警系统这一整套智能安全系统,ES6的自适应巡航、远近光自动控制、道路标识识别等等则为全系选装,需要3.9万。相对前者来说,身段放的比较高。对于重视预防安全的车友而言,想要搭载这些配置,增加了一部分购车成本。
热销背后是过硬品质
在终端销量上,比亚迪现在仍是表现最好的自主品牌,另外也是国内屈指可数进军欧美的车企:最近比亚迪刚刚杀进挪威市场,之前它依靠电动大巴打开欧美市场大门,现在则希望在乘用车方面有所突破,抢滩登陆的就是唐EV。
相对国内来说,欧盟和美国的准入门槛很高,欧盟不光考核产品,对产品管理和生产一致性(呈送的样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也有严格要求,产品测试则非常严苛,如比亚迪的K9大巴就经过连续2.4万公里颠簸路况的“魔鬼测试“。
新能源车一向被视为“弯道超车”的希望,可造车没有捷径,由于电池安全、耐久性这些硬指标,不仅考验着厂商的技术积淀,也考验综合实力,而得到国内和国际上的双重认可,对品质更有说服力。
进一步而言,从前是“走出国门”,现在则是“大国崛起”,能够获得欧美地区的通行证,也就增加了“中国制造”这张名片的含金量,在工业输出上添加了更多筹码。
总结
在目前的新能源市场中,品质相对稳健的老字号,不光是砸研发和投入,也是时间积淀出来的。而蔚来这样的“后浪”,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完善。
某种程度上,它在现阶段的对手并不是比亚迪,而是自己,无论在供应链,产品布局,还是核心技术研发和匹配上。
“速成”一词并不适合汽车这个行业,某相声表演艺术家评价自己的行当时说“我们这行没有一夜成名”,那么放眼到新能源车这种高端制造业,就更是这样,“愈久弥香”,“技术积累”才是真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