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迎合者的游戏,你看懂了吗——读《为何家会伤人》

2024-12-18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看《欢乐颂》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不是高智商、独立自主的女强人安迪,而是22楼姑娘们口中的“傻大姐”樊胜美。

生活小心翼翼的樊大姐

当剧情一步一步推进,直到樊胜美的哥哥出事,樊胜美的家庭情况逐渐浮出水面的时候,不少人在为樊胜美感到愤怒抑或同情的同时可能会想,包括我在内,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这么狠心的父母兄弟吗?可能大部分人的生活中,碰不到这样极端的例子,但这种“愚孝”的情况,更进一步说,迎合的游戏,却是真实且广泛地存在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生活中。

在樊胜美的家庭里,樊胜美是迎合者,迎合父母。而她的父母同时也是迎合者,迎合她的哥哥。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樊胜美从小就是通过不断的奉献来和父母建立连接,内心渴求父母能够看到她的付出,有一天能关注到她、关心她、爱她。然而这样的迎合,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相反,她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紧绷。樊胜美最后一次在桥上大声呐喊吐露心中一直埋藏着的渴望时,这个姑娘终于开始要接受“父母并非都是爱他们的孩子”的现实了。痛苦的接受这一点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她终于艰难地跳出了迎合游戏的恶性循环,开始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

很多成长为迎合者的人,都是因为童年与父母不健康的情感连接。年幼的时候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会不断通过奉献来换取父母的关注,这是他们能够亲近父母的唯一方式。我想起我小的时候的一位玩伴,她的爸妈平日赚钱很辛苦,又爱打麻将,一有闲暇就爬上麻将桌,常常扔她一个人在家。然后这个孩子的怎么样呢?在邻里人的眼里,这孩子很乖,主动做家务、自觉做作业,并持续在学校的各项考试取得好成绩,是我们常常从父母嘴里听到的“别人家的好孩子”。

一、什么是迎合的游戏?

迎合的人,往往是被忽略的人。因渴求关注、爱等而不断通过奉献的途径来迎合对方的要求,作为亲近对方的途径,以期获得对方的爱的回报。通常,迎合的人表现出奉献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但其实内心渴望回报,若这个渴望始终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心有不甘“我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你就不能关注我、爱我呢?”,进而重复迎合行为。而被迎合的人,因为对方无私奉献而感觉歉疚,以致生出愤恨,最终导致双方关系越来越糟糕,这种变坏的关系给迎合者造成的恐慌又反过来加剧了他们的迎合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迎合的恶性循环

二、迎合行为产生的原因

习惯以迎合的方式维持关系的行为模式,问题根源一样可追溯到童年时期。一般这个孩子会有一个被忽视的家庭环境,特别是来自于孩子的母亲的忽略。武老师在书中反复提到,在1-3岁婴孩时代,母亲最好不要离开孩子2周,以保证孩子能够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给孩子带来难以修复的心理问题。当然,这里的指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陪伴,在这期间,母亲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使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独立的存在。

而迎合的行为,背后的内涵其实是渴望被爱、被关注。如果家庭成员忽视孩子,孩子就会通过不断的奉献来换取父母的关注,并且其实内心是希望父母能够看到自己的付出,回过头来关注到自己。

三、迎合的武器是内疚

武老师在书中说,迎合者的武器是内疚。“歉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而这种愤怒因为“他这么对我这么好,我怎么可以怪他?”而发泄在旁人身上,或者导致远离迎合者。

当我读到这一段话时,想起了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是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我们的眼里,她的男友对她非常好,我们都觉得她们之间的感情应该是非常融洽的、美好的,说不定她会是我们班级里毕业后第一个结婚的。然而很突然的是,毕业半年后我们就听到了他们分手的消息。

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上班,有次小聚,她聊起了这件事。她说,“也许在你们眼里,我们很相爱,但只有我知道,某个地方一定出了问题。因为我发现,这些年和他在一起,我其实一直处在不舒服的情绪当中。因为他过分的好,我常常在内疚的驱使下做一些他期望的事,也没有勇气离开他,因为我觉得他对我这么好我却选择离开,是不是太对不起他了?然而由负面情绪支撑的关系总归不会长远,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我一想到以后可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中,我最终决定离开。"

现在想想,朋友的男友是真的在意她,只是用错了方法。我相信让她内疚并不是她的男友的刻意为之,然而内疚这把他看不见的武器确实起了作用,促使他以为迎合就能获得好的结果。事实却是,他们越来越远,最后分手。

一味迎合的结局

四、放弃迎合,我们会找到更好的建立联系的方式

想要走出迎合游戏的恶性循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好好考量这段关系,并且接受对方并没有那么爱你、在意你的现实。也许,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会很痛苦、很难受、难以接受,但这就是事实。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就正是关系转变的转折点。就像樊胜美一样,面对事实后,她最终找到了正确处理母女关系的方法,也获得了妈妈在送别自己时不舍的目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