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 过各种方法 颐养生命、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 年益寿的一 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 重在整体性 和系统性, 目的是预防 疾病,治未 病。中医理 论的著名代 表作品是《 黄帝内经》 。2008 年6月7日 ,中医养生 经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二 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2 023年4 月26日,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发布 《中医养生 保健服务规 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学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中医心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乐天知命,享受生命。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活,奉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有可能健康长寿。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这就教人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
4.从客处事,宽客待人。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
5.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6.天人一体,心身和谐。“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要维护心理健康,一要强调躯体无病痛,二要注意心与身(即形与神)的协调和谐,如此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那么,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学习思索以及临床实践的观察,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乐天知命,享受生命
《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故能不忧。[3]人的生命来之不易,禀受于父母,受气于天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乐天知命,享受生命。美国学者坎布斯(A.M.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积极的自我观念”,[1]能够悦纳自我,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具有自知之明,确定自己的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
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而事实上,刻意追求长寿的人未必真能如愿以偿。观历代帝王无不追求长生不老,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到处寻觅不死之药,然后又有几人“寿比南山”?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活,奉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有可能健康长寿。许多伟人、科学家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为之而生,为之而死,不仅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而且每每能登入寿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并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乐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与自制力有关。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始终对未来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向着既定目标和计划努力进取,即使遇到挫折或屡战屡败,还坚持屡败屡战,不坠青云之志。
《周易•坤》:“坤厚载物。”所谓厚德载物,指道德醇厚,足以载物。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养性,重视以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如孔子主张以德立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智者乐,仁者寿”。《内经》有“德全不危”的明诫。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948年世界卫生协会提出健康的概念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应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品德的良好状态。”[2]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越利他活动所造成的躯体痛苦或心理痛苦,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人的*难以彻底满足,乃是人之共同心理特点,欲壑难填常是苦恼的根源之一。[1]所谓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节欲守神是中国古代养生家的共同识见。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庄子承老子之说强调“虚静恬淡,抱神以静。”《内经》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等主张。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常成为人们的座右铭。这些记载集中体现了古代养生家的智慧和经验。用现代语言来诠解,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驾驭自己的*,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这并非提倡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及时行乐,而是教人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抵制各种*,积极地面对生活,有效地*自己的心理活动。
从容处事,宽容待人
心理健康人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和谐性是使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基础。[2]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和谐表现为从容处事和宽容待人。
所谓从容,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总要应对各种事件,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从容处事,从容应对,这是心理自我*能力支配下情绪、意志行为的集中体现。例如:面对名誉、地位、利益,能够做到“退一步天高地宽,让三分心平气和”;面对灾难、失败、意外,能够处变不惊,应付自如;面对烦恼、痛苦,能象古人那样“古今多少事,多付笑谈中”,等等。说明其应对各种心理创伤有很强的康复能力,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征。
宽容待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宽容待人,不仅可以化解生活上、工作中、家庭里的各种矛盾和人际冲突,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的氛围,有利于提高生活的情趣和工作学习的效率,获得良好的社会功能。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古代先哲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仁爱善良之心,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而且能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和别人分享爱与恨、乐与忧。看到别人的成功,怀有同样的喜悦,为之祝贺;看到别人的不幸,怀有恻隐之心,伸出热情的手,帮助别人。以积极的态度与人相处,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和睦共处,不拘于个人的恩怨,真诚、热情、理性、大度,取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天人一体,心身和谐
“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持形神(心身)的协调,是保证健康的关键,心理健康也离不开上述原则。
中医学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更是一个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环境独立相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种种 变化必然要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内经》云:“天地之大纪,人神通应也。”人要维护心理健康,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保持协调和谐。现代心理学中把“心理和环境的同一性”作为评定心理健康的首要指征,这与中医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经》有“四气调神”之专论,强调顺时调神的养生原则。如春天,人的情志须与万物生机勃勃的气象相适应,“以使志生”;夏天,人的情志应与万物茂盛的气象相适应,“使志无怒”;秋天,人的情志要与万物平定的气象相适应,“使志安宁”;冬天,人的情志该与万物闭藏的气象相适应,“使志若伏若匿”。人的情志(心理)活动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适应,才能维护心理健康。
至于心身关系,肇始于先秦“形神合一”的哲学思想。张介宾有“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的名句。心身关系的本质是“形神合一”,而心身关系即是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故心理健康必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问题也可以影响生理的健康。所以要维护心理健康,一要强调躯体无病痛,二要注意心与身(即形与神)的协调和谐,如此“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总之,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基本学术思想等精华和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①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同一性和协调性;
②强调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和谐;
③重视道德修养品性的状态和水平;
④心理健康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道德风范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其内涵宏富,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中医学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中医心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乐天知命,享受生命。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活,奉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有可能健康长寿。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这就教人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
4.从客处事,宽客待人。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
5.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6.天人一体,心身和谐。“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要维护心理健康,一要强调躯体无病痛,二要注意心与身(即形与神)的协调和谐,如此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那么,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学习思索以及临床实践的观察,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乐天知命,享受生命
《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故能不忧。[3]人的生命来之不易,禀受于父母,受气于天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乐天知命,享受生命。美国学者坎布斯(A.M.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积极的自我观念”,[1]能够悦纳自我,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具有自知之明,确定自己的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
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而事实上,刻意追求长寿的人未必真能如愿以偿。观历代帝王无不追求长生不老,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到处寻觅不死之药,然后又有几人“寿比南山”?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活,奉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有可能健康长寿。许多伟人、科学家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为之而生,为之而死,不仅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而且每每能登入寿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并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乐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与自制力有关。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始终对未来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向着既定目标和计划努力进取,即使遇到挫折或屡战屡败,还坚持屡败屡战,不坠青云之志。
《周易•坤》:“坤厚载物。”所谓厚德载物,指道德醇厚,足以载物。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养性,重视以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如孔子主张以德立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智者乐,仁者寿”。《内经》有“德全不危”的明诫。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948年世界卫生协会提出健康的概念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应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品德的良好状态。”[2]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越利他活动所造成的躯体痛苦或心理痛苦,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人的*难以彻底满足,乃是人之共同心理特点,欲壑难填常是苦恼的根源之一。[1]所谓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节欲守神是中国古代养生家的共同识见。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庄子承老子之说强调“虚静恬淡,抱神以静。”《内经》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等主张。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常成为人们的座右铭。这些记载集中体现了古代养生家的智慧和经验。用现代语言来诠解,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驾驭自己的*,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这并非提倡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及时行乐,而是教人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抵制各种*,积极地面对生活,有效地*自己的心理活动。
从容处事,宽容待人
心理健康人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和谐性是使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基础。[2]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和谐表现为从容处事和宽容待人。
所谓从容,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总要应对各种事件,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从容处事,从容应对,这是心理自我*能力支配下情绪、意志行为的集中体现。例如:面对名誉、地位、利益,能够做到“退一步天高地宽,让三分心平气和”;面对灾难、失败、意外,能够处变不惊,应付自如;面对烦恼、痛苦,能象古人那样“古今多少事,多付笑谈中”,等等。说明其应对各种心理创伤有很强的康复能力,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征。
宽容待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宽容待人,不仅可以化解生活上、工作中、家庭里的各种矛盾和人际冲突,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的氛围,有利于提高生活的情趣和工作学习的效率,获得良好的社会功能。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古代先哲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仁爱善良之心,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而且能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和别人分享爱与恨、乐与忧。看到别人的成功,怀有同样的喜悦,为之祝贺;看到别人的不幸,怀有恻隐之心,伸出热情的手,帮助别人。以积极的态度与人相处,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和睦共处,不拘于个人的恩怨,真诚、热情、理性、大度,取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天人一体,心身和谐
“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持形神(心身)的协调,是保证健康的关键,心理健康也离不开上述原则。
中医学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更是一个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环境独立相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种种 变化必然要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内经》云:“天地之大纪,人神通应也。”人要维护心理健康,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保持协调和谐。现代心理学中把“心理和环境的同一性”作为评定心理健康的首要指征,这与中医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经》有“四气调神”之专论,强调顺时调神的养生原则。如春天,人的情志须与万物生机勃勃的气象相适应,“以使志生”;夏天,人的情志应与万物茂盛的气象相适应,“使志无怒”;秋天,人的情志要与万物平定的气象相适应,“使志安宁”;冬天,人的情志该与万物闭藏的气象相适应,“使志若伏若匿”。人的情志(心理)活动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适应,才能维护心理健康。
至于心身关系,肇始于先秦“形神合一”的哲学思想。张介宾有“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的名句。心身关系的本质是“形神合一”,而心身关系即是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故心理健康必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问题也可以影响生理的健康。所以要维护心理健康,一要强调躯体无病痛,二要注意心与身(即形与神)的协调和谐,如此“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总之,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基本学术思想等精华和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①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同一性和协调性;
②强调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和谐;
③重视道德修养品性的状态和水平;
④心理健康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道德风范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其内涵宏富,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