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我校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各类活动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力争本学年教育教学质量有大的突破。但这段时间的见习工作,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信心,为此,详细规划了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班级状况分析
5班是高一年级的重点班,共有学生59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8人。
思想道德状况: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用心健康,学生团结向上,大部分同学已具备了较佳的思想品德,能做到尊敬老师,对待老师讲礼貌,遇到问题愿意跟老师沟通,虚心地向老师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爱,相处融洽,但由于学生入校时间不长,同学之间不够熟悉,从而凝聚力不强。这是以后班主任工作要注意处理协调好的问题。
学习状况:我们班是重点班,学生比较自觉,作业能认真完成,有必须的互相竞争意识,据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反映,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的胆子较大,敢于发言、质疑。在用心健康班风下,学生勤奋好学,并且愿意互相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刚进入高中,在学习竞争下,感觉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得当,一旦受到考试成绩的打击,很容易变成自馁。因此,我班本学期学习工作的重点就应是引导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逐渐适应高中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致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斗志。
班级纪律状况:班级纪律整体较好,学生时间观念强,一般都比学校要求的时间早到几分钟,只有少数迟到现象。能够保证课堂安静有序,按质按量地完成课室和公共卫生的打扫。
班干部工作状况:大部分班干部的用心性很高,工作主动,工作潜力较强,有职责心,能够团结同学,在做好自己分内事的同时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有问题能及时向班主任反映,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共同搞好班群众。
个性状况: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活泼的,但也有少数学生比较沉默,在座位安排上已经交错个性活泼与不活泼的学生,使学生不至于性格走向极端。
其他状况: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虽然是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但并没有受到“追赶潮”等不良习气的影响。
二、工作目标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泰日学校校规校级,继续引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儿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有进取心、潜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构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构成团结、活泼、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工作,处理好突发事件,确保班级每日都井然有序。
2、注重人文素养,落实每月一次的黑板报宣传工作,布置好班级环境。
3、贯彻落实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4、建立起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制度规范,培养学生的群众观念。
5、用心在班内推进“两纲”教育。
6、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7、切实抓好班级小干部队伍建设。
8、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9、组织学生用心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10、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三、具体措施
1、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抓好班级一日常规工作,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做操;确保每日的保洁工作,每周的卫生清洁工作到位;落实值日组长制度,职责到人;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习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组织好上学、放学。
2、落实好德育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透过说教、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等多种方法,注重潜移默化,注重全方位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工作,建立起贴合班级特色的班级制度规范;透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众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作为毕业班的职责教育目标,提出要成为一名合格毕业生的要求。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认真布置好班级环境,创设温馨教室;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学习文化。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构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小组,建立互帮互学的学习机制。
4、加强班级小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小干部实际状况,建设小干部队伍,使中队委员、小队干部及各科课代表相互协作,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班级管理工作。
5、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养成礼貌的卫生习惯,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组织学生用心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促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用心开展心理教育,透过观察、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潜力和适应社会的潜力。关心学生,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上问题,成为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透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