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满一年取保后是否会被收监?

2023-09-24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取保候审期限到了不一定被收监,根据相关规定,公检法在期间可继续侦查起诉审理,若不需要追究刑责,解除取保后应及时释放;若有罪证,判决后收监;若需继续侦查起诉审理,可变更措施。情形包括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严重违反监管规定、暂予执行情形消失且刑期未满。对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收监,法院将文书送达公安、监狱或执行机关。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期限到了不一定会被收监。依据相关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公检法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并不会中断,如果期限到了发现取保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在解除取保候审后及时予以释放;如果确有犯罪事实和相关证据的,经判决后应予收监;如果仍需继续侦查、起诉和审理的,可以变更强制措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拓展延伸

满一年取保后,监管措施是否会解除?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满一年取保后,监管措施的解除与具体情况相关。通常情况下,如果取保期间被保释人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再次犯罪行为,且没有其他需要继续监管的重大理由,监管措施有可能会被解除。但是,解除监管措施需要经过法院审查和判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综合考虑被保释人的社会风险、再犯风险等因素。因此,满一年取保后监管措施是否会解除,需要具体案件的审理和法院的判断。最终决定权在法院手中,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和决策。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满一年取保后,监管措施的解除与具体情况相关。如果取保期间没有违法犯罪行为且无其他需要继续监管的重大理由,解除监管措施的可能性存在。但是,解除监管须经法院审查和判决,考虑被保释人的社会风险、再犯风险等因素。因此,满一年取保后监管是否解除需根据具体案件和法院裁决。最终决定权在法院,依法判断并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