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肠道蛔虫吃什么好 肠道蛔虫的自测方法

2023-07-18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一、肠道蛔虫应该怎么样自测

许多朋友们都有肠道蛔虫,出现激烈的疼痛,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的极大伤害,那么肠道蛔虫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1、腹痛: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位于剑突下的中上腹,呈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患者辗转反侧、坐卧不安、大汗淋漓,病人常采取弯腰屈膝体位,以手按腹,两手呈欲将衣衫撕破之势,呻吟不止。一般疼痛持续数分钟或10余分钟后缓解,这是虫体退出或整个虫体进入胆管或暂时安静不扭动之故。

发作过后缓解期病人可毫无症状如同常人或轻度右上腹隐痛。这种发作时剧痛难忍和间歇期如同常人的明显差别,是本病的特点之一。腹部绞痛的同时,常伴恶心、呕吐、或干呕,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约1/3病人吐出蛔虫,后者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部分病例整个虫体进入胆管亦可无痛。

2、无或仅轻度黄疸:是本病的另一特点。因为虫体圆滑活动,不易完全堵塞胆道。若后期继发感染及炎症引起胆管梗阻可伴有明显黄疸,这见于20%病例。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肠道蛔虫的症状了吧,如您或者您的朋友有相似的症状,那么请立即就医,避免更大的危害加深。

二、肠道蛔虫患者应该吃什么好

一、保健:饮食注意

1、宜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如主食米饭、面条、面饼。

2、可食用含糖分高的糕点、糖果等食物。

3、多吃些鸡蛋,动物瘦肉、乳品、黄豆及其制品;

4、多吃些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二、家庭护理

1、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发作和并发胆道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2、精神护理,病人首次发作有恐惧心理,家人应积极关心和体贴病人,并解释病情,使其解除顾虑。

3、周围环境应安静,以使病人得到更好地休息,以恢复由于发作时大量消耗的体力。

4、当病人发生呕吐时,家人应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内的呕吐物,并漱口,以防口腔感染。

5、病人疼痛加重时,可配合药物局部应用热水袋进行热敷,以减轻疼痛。

三、注意事项

1、在发作时,病人因疼痛使用止痛剂如***药物时,一日应不超过2-3次,以防久用成瘾。

2、并发胆道感染应用抗菌素四环素过程中,注意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尤其小儿患者,因四环素能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发黄,骨生长缓慢等。

3、在应用中药苦楝皮糖浆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中毒,其次对于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及体质较弱者忌用。

4、经(内科)保守治疗7天以上无缓解,甚至反而加重者,或反复发作,出现皮肤粘膜发黄及能触及肿大的胆囊,可考虑送医院行外科手术(胆管探查术)。

三、肠道蛔虫感染怎样治疗

肠道蛔虫感染后,患者会觉得很痛苦,很难受。身体相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的症状,治疗才是解决疾病的方法吗,在面对肠道蛔虫感染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驱虫治疗

1、咪唑类化合物 为广谱驱虫剂,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左旋咪唑 、噻苯咪唑。

2、噻嘧啶(Pyrantel) (商品名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使蛔虫肌肉剧烈收缩,引起痉挛性麻痹。

3、驱蛔灵(枸橼酸哌嗪) 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药已渐少用。

4、苦栋皮 有效成分为川栋素,成品为川栋素片,成人200-250mg,空腹顿服,此药目前较少用。

5、其他 有报道氧气驱虫及针灸驱虫,有时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二、并发症治疗

1、胆道蛔虫病:阿托品氯丙嗪或***解痉镇痛;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治疗;及时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

2、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先用内科治疗包括镇静、解痉、止痛及胃肠减压,待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氧气疗法也可使蛔虫松解,出现完全性梗阻时,应手术治疗。

肠道蛔虫感染治疗好后,患者就可以重获幸福了。不用再忍受肠道蛔虫带来的折磨,因此,定时地检查身体十分重要的,你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病情,主动权就在你手中了,而不用等到在受到病痛的入侵之后,才被动地拿起***去消灭它。

四、预防肠道蛔虫我们应如何做

肠道蛔虫多发生在儿童身上,其在出现之后,不仅会使儿童遭受很多病痛的折磨,还会严重的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专家表示,对于肠道蛔虫,我们最好提前做好预防,以检查儿童所承受的伤害。那么,预防肠道蛔虫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个人卫生:幼儿园教师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食前便后要认真洗手,勤剪指甲及时纠正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以杜绝虫卵入口的机会。

2. 饮食卫生: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工作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用1:1000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保证儿童不喝生水,吃生吃瓜果时要洗净去皮。

3. 环境卫生: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厕所要幼儿专用,便后及时冲刷,保持清洁无臭味,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其实,肠道蛔虫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的病毒感染之类的因素引发, 而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卫生习惯没有做好,因此,要想远离此病,我们就应该从此刻起,做好自己的一切卫生。另外,提醒你,预防病症只是降低了它的发生率,并不等于其就不会出现。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