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物之美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古物之美

      今天观看了南瓜视业专访作家祝勇及关于故宫的几段视频,一下子惊住了,原来我们的“古物”竟如此令人震撼。

      “当时故宫还没有一个文学的表达,我是特别地痴迷故宫,就写了这么一个《旧宫殿》。”2001年,祝勇用跨文体小说《旧宫殿》开启与故宫的缘分,填补了当时国内故宫文学的空白。如今他每日与故宫朝夕相伴,突破历史时空的界限,从关照“人”的角度,继续聚焦书写故宫:“这里面讲到大量的器物,它是跟人的生命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每一件物的背后都有人,写作最高的状态就是能够透过有形的东西来看到背后那个已经消失的无形的人与人的精神。”他在《故宫的古物之美》一书中,聚焦18件故宫古物,讲述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以鲜活灵动的珍宝故事,勾勒了出一部故宫极简艺术史,再现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

    祝勇把故宫馆藏叫“古物”而不叫“文物”是为了强调它们的时间属性。每一件物上,都收敛着历朝的风雨,凝聚着时间的力量。

      1914年在紫禁城里面就成立一个古物陈列所。古物陈列所主要是用来陈列沈阳故宫和热河避暑山庄等等这些地方清帝的文物,向公众开放,比故宫博物院(1925年开放)早了11年。这个古物陈列所一直到1948年并入故宫博物院,所以“古物”这个词有它的源头。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后,它的业务部门主要分为三个部门,就是古图文,古就是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图书、文献非常清晰,那图书和文献剩下的文物就是古物,当时也是叫古物。

      一向感觉沉重、狰狞、怪异的青铜器原来是灿烂的金黄色。青铜器是铜锡合金,刚铸造出来的颜色不是青苔色,而是金光闪闪的颜色。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这个“金”主要指的是青铜器。所以可以想象,无论是这种被用于祭祀场面,千人万人的祭祀场面的大型的鼎,还是这种用于日常生活的精致酒器,其实是金光闪闪的。青铜器的器型也有很多变化。视频中一个盘子,也是一个酒器,里面是水纹和鱼纹。如果盘子里面装满了水,被阳光照射后,水波晃动,有小鱼在里面游泳⋯⋯好像两三千年的历史时空被瞬间抽空秒杀了。

      青铜器就是当时的高科技,铸造工艺特别神奇,其中有一种是分铸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合成,分件组装,而且它的结合点非常地精密,在铸造完成后根本看不出来。其实这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需要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和精湛工艺技术支撑,所以鼎是国家的象征,这并非虚言。

      还有一幅《虢国夫人游春图》,讲杨玉环的姐妹们一起骑马游春踏春的场面,旁边的女性能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非常高调地去展露自己。虢国夫人,一般认为是杨玉环的三姐。在杨玉环马嵬坡自尽之后,杨三姐带着她的儿子逃跑,但是跑不掉,最后在林子里杀掉了自己的儿子,举剑自刎,由于下手不够狠,没有把自己杀死,在自己的脖子上留下了深深的一道刀痕。后来被俘获后,脖子上的伤疤长死,窒息而亡。

      《虢国夫人游春图》画卷,从某种意义也暗示着唐朝这样一个丰饶的女性时代走向了终结。随着宋明理学的出现,到宋代以后,“三从四德”对女性的清规戒律又浮出水面,而且越来越强。所以说唐代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是非常独特的,透过这些古物,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容颜。

      宋徽宗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他的绘画和书法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造诣。书法他创造了瘦金体,绘画他有《瑞鹤图》。《瑞鹤图》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他画宫殿只画一个屋顶,把画幅上更大的空间留给了天空,天空飞翔着二十只仙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整体,今天看构思仍非常有现代感。宋徽宗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改写中国艺术史的人。

      祝勇这个不断书写故宫的作家,著有《旧宫殿》《血朝廷》《纸上的故宫》《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故宫的古物之美》等多部作品,该是一个怎样浩瀚的文字故宫,很想读读。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