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布洛克的小说学堂》|关于如何写小说的实用教程

2024-12-14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布洛克的小说学堂》|关于如何写小说的实用教程

小Z说他不想每天苦哈哈地起床挤地铁上班想做小说家,梦想着永久地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

好吧,对于有着写作梦想的人来说,都很关心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成为够格的小说家,怎样才能写得更好。

那些稍微做公众号积累了些粉丝的,都急吼吼地想着赶紧盈利快速变现,收费不等的各种写作课就应运而生,正好迎合了许多想靠公众号盈利或做自由职业靠写作养活自己的人的需要。尽管有的听完大呼上当,但是一锤子买卖,钱倒是挣到手了。

我想对于这些想开写作课的人来说,这本劳伦斯·布洛克的《布洛克的小说学堂》可操作性强,条理清晰,完全可以拿来做写作教程啊。

这本书很具有简书风格,特别适合当下内容创业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发出声音的自媒体时代,充满了简书常见标题的干货文,比如《我是如何短时间内出了两本书的》,《从月薪3000到30000,一个专栏作家是如何做到的》等很多。

第一编是《说谎的行业:论小说职业》。师承余华的阿丁有一本《职业撒谎者的供述》,据说把小说家称为“职业撒谎者”是始于博尔赫斯?

这部分我最喜欢。关于如何带着目的的阅读,通过阅读分析提高写作技能,反过来写作促进阅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小说类型,将你的阅读偏好作为选择机制,通过寻找你认同的作家,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写作领域。

这个方法我觉得很实用。比如我和小Z都偏好外国文学领域,可在外国文学范围内细分,我俩的阅读偏好除了少有的重合外,也相差迥异。他偏好侦探推理小说之类,而我则喜欢法、俄古典名著多一些。

比如你认同青春文学或情感领域,那你可以侧重于青春文学或情感写作领域。你认同卡佛,那你往短篇小说方面努力等。

“你不要因为市场流行忏悔录、青少年犯罪小说,你就去写这样的类型。反之,你要广泛阅读各种小说杂志,直至你发现某种类型你写起来很享受、也许还很自豪为止。倘若某种类型的作品,你不喜欢读,写起来也没有身为作家的自豪感,那就不可能写得好。” 深以为是!

关于如何迎合编辑的口味,甚至如何处理编辑退稿问题;坚持投稿的重要性,退稿只是写作过程的一个环节,退稿对你而言说明什么,不说明什么。这个章节相信很多在网上发布文章的写手都很有感触,反正我在简书练笔的文除了一篇《真切又隔阂的面纱》书评入选了首页,其余统统被编辑无情拒稿,也没太大感觉,水平还太有限,要百折不挠,这点挫折算什么。看到那些入选首页的到处推荐《岛上书店》、《解忧杂货铺》、《追风筝的人》、《摆渡人》什么的之类文章满天飞,倒是不入也罢,这真的并不能说明什么,有些关注寥寥的人倒是写得很好呢。

小说入门写到短篇小说的缺点,情节和大纲,小说的长度,一天一页,积少成多,克服失败的恐惧,第一部长篇小说用来学习经验,都是很实用的干货。我倒是想起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最喜欢的一个章节是“周日作家”。小说非要出版,才算写作吗?不出版的小说,有什么特别的回报。把写作当作业余爱好,没事写写日志,更新下公众号,也是一种记录和倾诉,比靠写作谋生要快乐得多。不快乐,是因为他想放弃业余的身份,转向职业作家。毕竟,正像研究文学跟阅读文学是两码事,作为爱好和作为谋生职业也是两码事。

“不止是天赋”这一章节,也是时下经常探讨的问题。上次听我喜欢的自由撰稿人李靖(《梦想能证明一切》作者)在奇书平台做的直播中,被问到到天赋问题,她说到“反天赋论”:

“其实我确实更加相信实践和练习比天赋更加重要。小时候更喜欢提到天赋这个词,这是一种主观上的认定。实际上,人们不看你小时候有多少天赋,而是看你长大后,做成了什么事情。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努力去达到你的目标,而不是看你原始的才能到底能支撑你走多久,这个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身边许多写作的每天都保持大量阅读。”

说到认为自己“并没有多少写作上的天赋,在自我否定和给自己增长信心之间不停摇摆。总会看到比较自己写得好的人。并不是因为原始有多少天赋,而是因为我喜欢这件事情,才愿意为之努力的”。

总之一句话:坚持比天赋更重要。

听众群里裴同学说:天赋论让我们畏惧而不敢尝试才丧失所有可能性。这才是天赋论可怕的地方。

第二编是《埋头苦干,努力写作:论小说规律》。既然确立了要写小说的目标,那么具体到战术,如何写?

写作的时间管理,自律,为自己设定目标,专注当下,也是李靖在那天直播中说到的。创意拖延法,暂停(写不出来的时候就不写,随便做别的事情,别死磕),只管去写,允许自己写差点,学会忽略自己的批评直觉(写完觉得我怎么写这么烂),熬过糟糕的阶段。如何快速写如何修改,以及请人试读,利用读者的反馈(网络时代方便多了),如何保持输入和产出关系,以便创意源源不绝、永不枯竭。以及如何创意性剽窃(难道说的是如今流行的洗稿?)何时合法,何时不合法。直接抄袭或洗稿肯定是不合法的,洗稿有风险,洁身自好。但由同一个主题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故事,所以借用下别人的主题大概是可以的?而借用别人创意同时也存在风险,一个最现实问题是创意从哪里来,可以从事实片段的组合、同行和出版社那里获取创意,在挫折中不断磨练创造力。

第三编是《啊,多复杂的网:论小说结构》和第四编《推敲文字:论小说技艺》,问题就更细化了,包括如何选书名,讲到《飘》原名是《明天是新的一天》,根据编辑建议才改为如今的书名;如何选角色,如何取名,如何通过视觉化增强场景的逼真度,通过情节的强力推进来驱动角色的行动,开场白,如何叙事,人称,如何结尾,都有条有理,内容详尽。

三编把写作这件事从战略到具体战术都分析了个透,可是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太大好感,并不感到含金量很高,觉得只是适合不断随手拿起来翻翻,很像大学写作课的教材,一步步教你如何写作,虽然很多建议很实用易操作,但我向来信奉不按常理出牌,学会规则进而抛弃规则不受其束缚,就像学英语要忘记语法一样。无招胜有招才是武林高手的最高哲学,而西方文化里的科学和理性精神,貌似抽丝剥茧地理出个头绪来,总归是多了些匠气,只能培养出中等人才,而一流人才靠这个可是出不来的。

不过作为一本写小说方面的入门书,尤其感觉很适合热爱阅读写作的青年学生,比如“写作虽是你的既定目标,但毕业后最好能养活自己”之类亲切接地气不装不端的话语,有兴趣的还是可以看下,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望写不出来的时候,也可以拿这本书鼓鼓劲,算一个忠实贴心的良师益友。

最后分享一段喜欢的:

“而我则觉得,写作比其他任何工作都要安稳得多。我那些朋友尽管有工作,但难免会有被解雇的可能。但谁能解雇我呢?即便是担任教职的教授,也可能会碰上学校倒闭的情况,万一真如此,他该去哪里呢?而我,作为自由撰稿人,能给各种出版社写作,能适应图书市场的各种变化,不用担心任何强制退休的条款,或者别的令人厌恶的东西。

当然,我指望不上退休金,我得自己交医疗保险,也想受不了各种福利、病假或带薪假期。我也不能上午去单位露个面,啥也不干,白拿薪水。我若不写东西,就赚不了任何钱。我基本上能接受这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另外“不止天赋”那节里还举了许多写作者的例子,都相当有趣耐人寻味,比如那个虽有天赋也成功过足以当一个自由撰稿人却最终还是觉得当作家意义不大的情色以及哥特小说写手;那个一开始写作就立马高兴地辞了职但第一本第二本写得都很烂却卖掉了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书的说什么也不愿重操旧业的写作者;还有一个没法忍耐创作时的冷清喜欢热闹氛围喜欢跟别人互动,住旅馆和在办公楼租个位置以便有间办公室可去,最终放弃自由撰稿职业找了份工作拿着固定薪水,只晚上或周末创作的写作者,个个性格各异都挺有趣。

“这是作家最后一个必备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怪异,都有点与众不同。

不同万岁!”

如果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