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

2023-02-25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关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

关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古诗,能初步发现古诗的语言结构特点。

2.理解古诗中“异乡”、“异客、“忆”、“遍插”、“遥知”、“茱萸”、等字词的意思,初步掌握古诗的完整诗意。

3.感受古诗中诗人表达的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熟读、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活动准备

1.让幼儿预先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了解一些节日民俗。 2.相关诗句字卡 3.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老师故事、引出古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容。

提问:九月九日这一天,诗人在干什么呢?他想到了些什么? 二、完整欣赏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初步发现古诗的语言结构特点,理解古诗诗意。

1.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提问:古诗里说了些什么?

2.古诗和刚才的故事讲的是同样的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

三、欣赏古诗,理解故事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提问:

1.在这首古诗里你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2.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师生完整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四、迁移情感,体验诗人的思乡之情。

1.提问: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特别的思念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有名的古诗,如果你一个人离开了家,到了陌生的地方,你会想些什么呢?

2.引导幼儿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用讲故事的形式间接地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我知道图片是最为直接能吸引幼儿的视线的,故事也是幼儿最为喜欢、最容易理解的,把两者有机结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学得特别的快,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孩子对于重阳节都十分的陌生,虽然能够出示茱萸、重阳糕等相关图片,但是这两种物品对于幼儿来说是很少见到的,教师只是一笔带过,老师应该适时的加以引导或者通过知识经验准备来引导幼儿认识。

小百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

2.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 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或课件)、录音磁带。 教材简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写的。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兄弟。

全诗抓住重阳节登高这一习俗,抒发了思念亲人的感情,发自肺腑,情真意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特别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常常被人们引用,以表达思亲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了解诗意,背诵古诗。 建议本课用1课时完成。

*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这里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异客”,指陌生的客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孤独一人在外地。

* “每逢佳节倍思亲。”“逢”,遇到;“倍”,加倍、更加;“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遥”,远;“兄弟”,哥哥弟弟,诗中指在家乡的哥哥弟弟;“登高”,民间风俗,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外出登高。这句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人重阳登高,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防灾避疫;“遍”,全都。这句的意思是:兄弟们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 古诗教学以学生诵读为主。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多读。 可以参考以下节奏朗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课后第1、2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 课后第3题:要弄清字、词的意思,再正确选择。 * 课后的选做题教师应先了解学过的有关诗句,以作提示。 教学设计参考 一、揭示课题

1.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 2.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 解题。

二、学生自读诗歌,初步感知

1. 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诗句通顺连贯。 2. 检查学生自读诗歌情况。

3. 学生借助注释、插图,了解诗的大意。 三、自读自悟,体会意境

1. 再读诗歌,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 全班交流。 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你读过哪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 (杨蔚、李金瑶) 参考资料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少年聪慧,9岁时就以文才出名。他多才多艺,不仅能做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题材、风格多样化,特别是田园山水诗,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嶙髡吡髀兜母星椤?br>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法,导入新课

1、小黑板出示:了解诗人解诗题目明白诗意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2、用自己话说说每一步具体做法及要求。

3、今天,我们就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板: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了解诗人,解诗题目

1、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了解他吗? (学生读课外搜集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2、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山东”指山东省吗?

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在重阳节这天,王维思念家乡的兄弟。)

三、理解字词,明白诗意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正确流利。 (“为”这里应读“wéi”)

2、再读,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并在书上作记号。 3、小黑板出示学生不理解的字词: 异客 逢 倍 遍

4、动动脑子,你如何理解这些字词? 5、你能从字面上说说诗句意思吗? 6、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四、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小小组讨论。

3、交流。

我认为字用得好,从中我体会到了。你能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有没有同学比他读得更好?(注意节奏与感情) .

4、配乐吟诵。 五、课外延伸

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能谈谈看法吗?能有感情地吟出这句诗吗?

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你知道它这时的具体含义吗?

3、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六、作业

1、搜集“思念”主题的诗,歌曲等。 2、小练笔: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七、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