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本茶道中的美学内涵研究

2022-04-30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4 2015 日本茶道中的美学内涵研究 纪鹏,吕汝泉 摘要: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内涵。茶道作为日本最重要的 历史文化遗产,距今历史已经超过400年,即使在当代仍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影响力久远且深刻。美学、宗教、 文学艺术、建筑设计等,在日本茶道文化中均有所体现。茶室简朴而肃静,不仅追求的意境十分闲静,禅宗修养也十分高 雅,日本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识显著。在茶道的熏陶和影响下,可以促使A.4r1修身养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理性认识人与 自然的相互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关键词:茶;茶道;美学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5)04—0085-02 作者简介:纪鹏(1996一),女,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日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见习研究员,主要从事日 本社会文化研究;吕汝泉(1974一),男,博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语言与 社会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2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关于在外经贸类院校开设《外国文学与文化》 课程的尝试与研究”(396)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茶道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在唐 学发展的两个方面。日本是个岛国,其特殊的地理位 置和地质环境特点,造就了日本的自然之美,再加上 日本鲜明的气候特点,使得日本民众对自然有着特 殊的喜爱和拥护,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2]。他们对自 然的观察十分仔细和深刻,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 文学表达方面,都能看到自然的身影,对自然之美有 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 朝逐渐传人到日本,经过后期El本文化的熏陶,形成 了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这主要归功于为了茶 文化做出不断努力、不断研究,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 改革创新的茶文化爱好者。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 活动,而且还具有高雅的艺术魅力和禅宗思想,无论 是在外在美,还是在内在美方面,其审美方式都十分 独特和富有情趣口]。茶道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涉 及到艺术、宗教、建筑设计、文学等各个方面,与人们 的El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二、茶道的审美表现 所谓茶道的精神内涵,主要由“和、静、清、寂”这 四个要素构成。在整个品茶环节中,均可领会到这四 个要素缺一不可,是审美意识的重要表达形式。 (一)“调和”之“和” 、“茶”“人”“自然”的相交相融 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认识和喜欢自古就有,很 多El本艺术家和哲学家十分推崇天然之美。自然之 美主要是因为其特有的呈现形式可以给人们强烈的 “和”作为茶道的第一要素,可以理解为“调和” 或者“和缓”。“和缓”主要体现在饮食形式方面。在茶 视觉体验,直接的喜悦之感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 收。自然具有多种美的姿态和表达方式,这也是艺术 家重要的创作来源,自然之美对于人们的审美活动 以及艺术家的创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由于受到唐朝禅宗思想的影响,茶文化在这一 礼序中,要求每个人的动作都必须十分庄严、纯正、 柔和。对于“调和”来说,则主要是对内在感情地体现 和表达。“调和”要求人们的内心情感有效的与自然 结合起来,浑然一体,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 界。在设计和安排茶室环境时,应该营造一种温馨和 谐的饮茶环境,将“触感之和、香气之和、光线之和、 音响之和”加以呈现。做茶人所营造的茶室氛围,应 该清香缭绕、光线柔和,对庭院中挺拔的青松予以掩 护,再加上沸腾的水声,这种静态美和动态美相辅相 成,让人感觉十分惬意和舒适。可以试想下这一场 时期陆续传人日本,经过后期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融 入了Et本的民族特色,才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 茶道。随着美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自然美得到了进 一步深化,不再单纯的停留在审美层面,而是与人共 处,浑然一体。有哲学家曾经对其进行过这样理解: “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是相互对应的,是美 一景,在庭内、长廊或者庭轩中,品茶爱好者置身其中, 85— 一边饮茶,一边欣赏唯美的自然景色,这是一种多么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清”具有洁净的意思,尤其是要 美的体验和感受,将人与自然进行有机结合,韵妙十 足b]。这种精神境界也就是日本茶道专家所表达的 “赏天地自然之和气”之美了。 茶道中“调和”的精神性深受中国道家阴阳学说 的影响。《易经》中描述:“一阴一阳谓之道,有天地然 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为万物”。同时还有:“天 气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从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对于天地和自然,中国哲学 家重视阴阳学说,强调各个对立面的整体性,对立统 一求茶室环境必须一尘不染。“清”与佛教中的“清境” 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佛学角度来看,“在天有清气浊 气,在地有清水浊水,在人得清则灵,近浊则秽。有清 气往来者,方为佳。”由此可见,日本茶道中的“清”在 很大程度上受到佛学思维的影响,同时,“清”还具有 自身独特的魅力 ]。 作为茶道中的审美意识,“清”原本具有“光鲜” “新华”的意思,不仅十分纯净,还与星辰日月朝晖相 映,在茶室之中便可对其之美进行亲身感受和领悟。 当中蕴含着统一与和谐。在茶道文化中,这种精神 这种新鲜自然的纯净之美可以极大的减轻人们的压 力,舒缓人们的精神,获得美的体验和自由的舒适之 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诠释H]。入席为阴,退席为阳, 在茶礼序中,要求品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其他物品 均应该和四季的特点保持一致,随着四季的变化而 变化。“调和”在茶道文化中所表现的自然美以及与 感。茶道中的“清”之所以能够一直流传至今,与日本 特有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日本是个依山傍水的岛 国,在这种自然环境熏陶下的日本民众崇尚自然山 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思想。 日本圣德太子在位期间,曾经对《宪法》进行了 改革和修订,其中第一条便是“以和为贵,上和下 睦”,由此可见圣德太子对国民温和谦恭品德的培养 和重视。在圣德太子的统治下,国民大多能够对国家 水之美。但是,由于受到禅宗思想的不断渗透,茶道 的发展逐渐偏向了更为清冷枯淡的方向。千利休对 “清”进行过如下理解:“庭前松针虽未拂,根根晶莹 不染尘,月照檐头似有影,襟怀坦净心无垢。”不难看 出茶道更加清冷的格调。因此,很多茶室所处的位置 各项制度予以顺从和理解,整个国民精神处于和谐 状态。H本在长达几百年的封建统治中,群体统一性 是其主要的政治主张之一,“调和”精神性能够与之 保持一致。在品茶的整个环节中,处处可以看到求人 心之和的这种理念。在整个审美过程中也均是把其 当做前提和基础。“茶道以天地间之和为本,可形成 一般都比较幽静寂寥。这种清冷的审美意识主要受 到禅宗意识的影响,对日本传统文化进行了诠释和 表达。这种清冷的艺术格调表明了主体的超凡脱俗 性,从而促成了茶道“寂”的形成和发展隅]。 (四)“寂寥”之“寂” “寂”是茶道中的第四大要素,这也是茶道的根 治世安邦之风俗”,茶室中质朴而自然的风格,不同 领域的品茶爱好者相聚在茶室内,边品茶边畅谈边 本之所在。千利休说“寂乃茶道之精髓”,由此可见 “寂”在茶道中的重要地位。“寂”是“静寂”、“幽玄”的 欣赏美景,人之本性得以流露,道德也与自然更加和 谐完善,从而维护着人际关系的友善和社会的和谐 统一l5]。茶道“调和”精神性的不断传播,极大地减轻 了政府的负担,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敬畏”之“敬” 意思。“寂”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一直追溯到镰 仓时代,禅宗思想盛行一时,特别是皇室贵族对禅宗 的推崇更加加剧了这一风气,人们特别是文学艺术爱 好者更是对禅宗思想疯狂的迷恋,“寂”成为当时主流 的审美风尚。后期随着茶道的不断发展,参禅入茶思 “敬”是茶道的第二大要素,这主要是受到禅宗 意识的影响。禅宗意识突出表现为人人平等,人与人 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敬”除了体现人们相互敬重之 想逐渐传播开来,“寂”一词之于茶道,重其用之为戒, 一切皆作如是观,坚守寂之意,则与坚持佛戒无异[9]。 一 . 外,还包括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别样的审美情趣。日 本著名的得道高僧以及茶道爱好者千利休曾经这样 一 ~ 茶道作为一种饮茶活动,可以让人们称之为 说过:“须知茶道仅为烧水、沏茶、饮服之。”尽管这句 话如此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敬”文化博大精深 。 在做茶时,除了注水、沏茶等之外,还需要融合自己 的情感,使人的心灵和备茶能够相辅相成,合二为 一“道”,主要是因为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在饮茶的整个 环节中,无论是其物质形态,还是品茶时的精神享 受,都能从其中感受到日本民族的伦理性和精神性。 茶道不仅仅是一项饮食活动,而且还是日本民族文 。在不断的品茶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 (三)“清纯”之“清” 化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内涵,与人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和情感交流的重要 述^^。 丰富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的内涵。 茶道中的“清”是种日本式心理的体现和诠释。 一(下转第113页) 86— 三、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对策 (一)大学生要严于律己 (4)调动学生参与网络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加 强网上信息的正面引导。选聘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 强的学生干部担任论坛、贴吧、校园BBS版主,把握 信息导向,引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调动学 生参与网络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网 络行为的规律和特点,在学生的个人空间、聊天室、 微博等互动网络系统中,努力开拓网络道德教育的 新阵地。 (5)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发挥反面教材 (1)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要加 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道德认知,明确哪些行为可 以在网上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在网上做。同时,要通 过多种方式学习法律知识,而不局限于课堂上的法 律基础课学习,要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对网络文 化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做知法守法的当代大学生。 (2)合理使用网络,服务学习和就业。在大一、大 二阶段,适当延迟配置电脑的时间,最好是学习最需 的警示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据 大学生的实际,以寝室、班级、学院为单位,在不影响 学习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 的精神需求。通过精选与大学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 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三)社会要齐抓共管 要的时候配置。多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集体活动,扩 大交友圈子,广交益友。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交活 动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控制好上网的时间,养成合 理上网的好习惯,克服网瘾。 在大三、大四阶段,是考研究生和寻找工作的黄 金时间,要积极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发掘优质学习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普遍低下,是一个群 体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全社会都 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并为他们科学上网提供一 资源,圆满完成学业。同时,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求 职动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走出校门与社会接 轨,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二)高校要加强教育引导 (1)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使用与管理制度。要强化 校规校纪,建立校园网络使用制度,加强文明上网的 系列服务,如开发大学生专用浏览网页,打造大学生 的网上“绿色通道”,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加强网络信息的审查核实,强化对重点网站的监督 宣传教育,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记录认证相结合,采 取冻结上网账号或变通学校网络开放时间等手段, 对大学生的不良上网行为进行相应约束,引导大学 生合理上网,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2)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营造全员育人氛围。一 要完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法律基础知识和 和管理,坚决取缔不法网站,减少不良信息的网上传 播,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兵,刘铁栋.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创新思想道德教育 [J].经济师,2006(1). [2】陈秀梅.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叨.科技资讯,2012(10). [3】谢睿萍.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思想政治教 育研究,2012(14). 网络道德教育。二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导 师的育人作用。三要动员全校教职员工,形成全员育 人氛围,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 【4]彭雨良,李思雨.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与对策 [J].重庆与世界,2012(10). 【5]儒林.网络信息传播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3)成立网络舆情小组,做好不良网站的过滤工 作。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收集 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 [6】赵麂.用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J].湘潮(下半 月),2008(7). 工作,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作用,搞好网络信息监 控,对不法网站或网页上的不良信息进行有效过滤 和屏蔽,起到网络防火墙的作用。 (编辑:文汝) 【上接第86页) 参考文献: [6]尹平.关于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研究[J].现代妇女,2014(3). 【7】陈姗姗,卢永松.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J].湖北科技学院学 报.2014(2). [1】吕汝泉.茶道四谛与禅宗的相互融合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 学报,2014(2). [2]佟君.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5). [3】牟海涛.“和、敬、清、寂”:日本茶道精神解析[J1.牡丹江教育 学院学报,2014(6). 【8】李红.和敬清寂茶禅一味:论日苓茶道【J】.河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3(2). [9】吕汝泉.略论中国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J].湖北经济 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 [4]薛菁.禅意的静美:“珠光青瓷”[J】.创意与设计,2014(4). [5]栗智.日本茶道的禅宗与“四谛”[J].大众文艺,2009(12). 一(编辑:张齐) 1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