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21-07-21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金希管

来源:《新教师》2014年第12期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工作的着重点。福建省寿宁县大同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建校仅有8年时间。教师也十分年轻,且绝大多数是从乡下考进来的。年轻教师平常缺乏引领,既没有展示的平台,也缺少锻炼的机会,因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显得不足。但新的学校、新的教师,犹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大同小学的教师们有事业心、进取心,且单纯有灵性,像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天天向上是他们的渴望。所以,丰富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使他们逐步成长,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是个严峻的话题,也是大同小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让教师快速成长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或者“走出去,请进来”,多听一些高层次的专题讲座。这些做法不无道理,但效果在大同小学并不如意。有的教师,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说起理论口若悬河,课堂教学又一塌糊涂;“走出去,请进来”时间不允许,学校经费吃不消;高层次的专题讲座,有如空中楼阁,看得见摸不着,不切本校教师实际。我以为,校本教研,才是本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所谓校本教研,并不是读几本校本专著,编几册校本教材,办几场专题讲座,开几场交流会,而是充分开发本校教师的潜能,借助本地丰富资源,把课堂教学与理论提升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

校本教研,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定时定点开展研讨活动。如我校每周三下午为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周四下午为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均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语文学科,“写字教学”要解决效率问题,“随文识字”要注重科学性,“阅读教学”要寻找语言文字的生长点。每次研讨活动,先由一两位教师开公开课,或者同课异构,或者师徒登台献艺,或者说课、片段教学。然后参与活动的教师针对课例、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接着由中心发言人客观地做出评价。最后由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总结评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进行点评。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如下好处:

首先,参与面广。每次参加教研活动的有教研员,有学校领导班子,最主要的是有本校学科全体教师。虽然每次活动只有一两位教师登台教学,但参与备课和议课的是学科全体教师。每次活动之前,明确研讨主题,教师们都熟悉所要教学的课题,并由教研组长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如备课过程要根据学段要求、文体特点、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方案,预设教学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学期每个教师都有机会登台亮相,都有机会进行主题发言,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变“一言堂”为“群言堂”,集思广益,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其次,锻炼教师。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土壤,是教师锻炼的熔炉。首先得到实践锻炼的是执教的教师。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教师要学会教书育人,也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每一节公开课,执教者都慎重对待:确定课题、筛选主题、深入解读文本、认真阅读备课用书、查找相关资料、确定教学目标、精选导学案例、精心设计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小范围内的交流讨论、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实施公开教学、反思教学成败等。每个步骤都付出执教者辛勤的劳动,都是他们心血和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他们实践锻炼的收获。成功了,总结成功的经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失败了,反思失败的原因,汲取失败的教训,为成功积极准备,同样是一种收获。

对参与活动的教师来说,同样是一种锻炼。参与研讨的教师,都得在活动前下工夫做一番准备工作。教研活动上什么课,总得先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明确教材编排的思想、结构、意图,教材的重点、难点、生成点、扩展点、空白点都有哪些。弄清楚这些,听课就有正确的方向。还有更细致的准备工作要做,如果上这一节课,该怎么确定教学目标,该捕捉哪几个教学点,该如何建构教学思路,该开发哪些资源,该怎么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该采用哪些教学方式等。有了这些准备,听课的时候才有比较有鉴别,研讨的时候才能拿出自己的意见。这些准备工作其实也是备课,也和上课教师一样,同样经历阅读、分析、思考、筛选等过程,同样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议课的环节,对于这个研讨课,哪些是好的,为什么好;哪些是特别精彩的,为什么那么精彩;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现在得到了启示;哪些是不足的,为什么说是不足;哪些是值得改进的,应该怎么改进。这些思考和意见,因为是自己深思熟虑的,所以从这里自己也得到提升。每位参与者都能拿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就是名副其实的校本教研。

再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常情况下,教师读一本专著,学一篇文章,听一场讲座,当时有许多感想,觉得人家写的确实有高度,人家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怎样与教学实践结合,却又很茫然。同样,教师们每上一节课,有时感到非常满意,有时又觉得很不理想。为什么满意,为什么理想,却又说不出一个道道。这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与理论脱钩。而这样的校本教研却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公开教学、片段教学、说课研讨是实践;反思、议课、评课、中心发言、专家指导,是理论总结。通过实践,提高理论认识,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反过来指导实践,符合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教育界向来有理论指导实践的说法,但理论是人们认识的反映,认识来自实践。来自实践认识的理论,只要实践有广度,认识有深度准度,就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就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校本教研过程形成的认识,或者印证现有的理论,或者形成自己的认识,同样能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需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通过研究,达成共识;通过研究,共同提高;通过研究,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事实证明,坚持这样的校本教研效果明显。教师们的课堂教学,从花哨走向朴实,从无效走向有效,从茫然走向清晰,从求实走向创新。教学思想端正了,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方式转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师们的议课,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着边际地说到精要地说,从只说实践层面到用理论印证。教师的中心发言,从战战兢兢到从容应对,从三言两语到洋洋洒洒,从零零乱乱到条分缕析。几乎每一个反思、每一次中心发言、每一个活动总结,都是一篇小论文。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来大同一年锻炼的收获比过去乡下四五年所学的还多。更重要的是全体教师和谐相处,亲如兄弟姐妹,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寿宁县大同小学责任编辑:朱蕴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