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车底盘项目焊缝磁粉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前言:
本指导书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熔焊焊缝及其附近母材表面和近表面质量的磁粉检验。由于焊件和焊缝接头的形状、材质、状态、所能产生的缺陷、质量要求等有所不同,因此,一个或成批产品焊缝在实施磁粉检测时,应选用经试验证明确有成效的方法,对所用的磁化技术与规范、设备器材、施加磁粉或磁悬液时间、验收质量等级等加以具体的规定。
本指导书参照了JB/T6061 JB/T4730-2005 GB3721 GB9445 JB/T6063 JB/T6065 标准制定。
1 检验方法及要求
1.1 检验前,焊缝及其两侧各不小于25mm范围的母材表面应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油污、焊接飞溅物、铁锈和氧化皮、漆层等。
1.2 被检部位按下列步骤顺序进行:
1.2.1 用磁粉探伤设备进行必要的磁化。
1.2.2 在被磁化的区域内用干法施加干燥过的磁粉,或者用湿法施加磁悬液。
1.2.3 对施加过磁粉或磁悬液的部位进行磁痕观察、分析、评定。
1.3 采用连续法进行检验。由于工件较大请使用适合局部磁化的磁轭法。每次磁化
的长度范围最小为50mm,最大为200mm。
1.4 焊缝上的每个检验部位应至少在相互垂直或近于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得到磁化。可选用:纵向磁化加横向磁化、交叉磁化、旋转磁场或摆动磁场等方法进行磁化。
1.5 建议采用湿法施加磁粉。
1.6 用湿法施加磁粉时,施加到被检表面的磁悬液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并利用载液的流动性带动磁粉流动。在有漏磁场的地方形成磁痕,没有漏磁场的地方全部离走。
1.7 当遇到下列的任意一种情况或几种情况时,应采用干法:
1.7.1 要求检验埋藏深度较大的缺陷时;
1.7.2 焊缝表面的平整度极差,如果使用湿法,磁悬液很难顺利流动时;
1.7.3 焊缝表面明显低于母材表面,如果使用湿法,容易使磁悬液发生淤积时;
1.7.4 焊缝温度明显高于室温,如果使用湿法,容易使磁悬液干涸时。
1.7.5 上述情况使用干法检验时必须加温,使其温度超过室温。
1.8 容易产生冷裂纹的焊缝检验时,其有效的检验结果必须在焊缝的焊接温度冷却至室温之后再放置24h以上的检验中取得。其他场合下的结果可作参考。
1.9 焊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工作结束后进行。
2 检验人员
2.1 检验人员应按GB9445的规定取证,经相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持证操作。签发检验报告者必须持有磁粉检验II级以上资格证书。
2.2 检验人员应了解产品焊接中常出现的缺陷类型、部位、方向,并掌握可使重要缺陷不漏检的试验方法。
2.3 检验人员的矫正视力应不低于1.0,并且没有色盲。
3检验设备
3.1 检验设备应符合GB3721的规定。必须使用在有效的鉴定期内的仪器设备。
3.2 交流电磁轭在其最大磁轭间距上的提升力应大于44N,直流电磁轭在其最大磁轭间距上的提升力应大于177N。
3.3 用于施加干磁粉的喷粉器应能均匀地喷洒出雾状的干磁粉,并产生足够的压缩气流,以吹掉被检表面上没有形成磁痕的磁粉。
4 检验用磁粉
4.1 检验用磁粉其性能应符合JB/T6063的规定。
4.2 选用非荧光磁粉。应尽可能使磁粉的颜色与被检物表面之间产生明显的对比度,必要时可以喷刷一层反差增强剂,帮助提高对比度,但喷刷厚度应尽量小,以免降低探伤
灵敏度。
5 载液的分类以及磁悬液的配制和选用
5.1 用于配制磁悬液的液体成为载液,可分为油剂和水基。常用的油剂载液为无味煤油。 水剂必须含有添加剂,以改善水剂的载液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润湿、消泡、防腐作用。
5.2 磁悬液的浓度一般为: 非荧光磁粉 10—25g/L
5.3 检验表面被油类物质污染过的焊缝时,宜用油剂磁悬液。对表面比较潮湿的焊缝以及 有防火要求的焊缝检验时宜用水剂磁悬液。
6 人工试片
6.1 选用符合JB/T6065中规定的A型 B型 D型试片。
6.2 灵敏度试片用于检查探伤设备、磁粉或磁悬液的综合使用性能及检验中的操作方法 是否恰当,反映焊缝表面磁场强弱和方向,检定被检区域内磁场分布规律和检验灵敏度的作用。因此磁化时应使其显示清晰。
6.3 为了是检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再现性,在焊缝磁粉检验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15% 、30%、或60%的试片,并按有关规定正确使用。
7 磁化电流
7.1 使用直流电或交流电磁化。为了检验埋藏深度较大的缺陷应使用直流电。当焊缝位于形状复杂、尺寸变化大的焊接件上时,应用交流电。在干法检验或是检验后需退磁的焊缝检验中应用交流电磁化。
8 操作事项
8.1 普通磁轭法检验时必须把磁轭稳妥的放置在被检部位之后才能接通电源磁化,磁化时间为1-3秒。同一个部位至少磁化2次。相邻的两个检验区之间,应当有10—20mm的覆盖宽度。
8.2 旋转磁轭检验时,它的四个磁极都必须与被检部位保持良好的接触。移动速度应不大于2m/min。
9 磁痕观察、分析和记录
9.1 非荧光磁粉的磁痕应在白光照射下进行观察,白光强度不小于1000lx。
9.2 可借助2—10倍的放大镜进行磁痕观察。
9.3 在观察过程中认真区分缺陷磁痕和非缺陷磁痕的差别,并对缺陷性质作出判别。
9.4 用肉眼不能区分的磁痕,应采用其他有效方法进行验证。
9.5 可用绘制磁痕草图或是进行实物照相的方法记录缺陷磁痕。
10 缺陷磁痕的分类
10.1 根据磁痕的形态,可把缺陷磁痕分为圆形和线性两种。
10.2 凡长轴与短轴之比小于3的缺陷磁痕称为圆形磁痕(P),长轴与短轴之比大于或等于3的缺陷磁痕称为线性磁痕(L)。
11 质量评定和返修后的检验
11.1 焊缝磁粉检验的质量评定原则上根据缺陷磁痕的类型、长度、间距以及缺陷性质分为四个等级,I级质量最高,IV级质量最低。
11.2 出现在同一条焊缝上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质的缺陷,可以选用不同的等级进行评定,也可以选用相同的等级评定。
11.3 评定为不合格的缺陷,在不违背焊接工艺的规定下允许进行返修。返修后的检验和质量评定与返修前相同。
12 退磁
12.1 剩磁会对焊接件以后的加工工艺带来影响时,需退磁。
12.2 剩磁会影响焊接件使用性能时,需退磁。
12.3 剩磁会对工作于焊接件周围的设备、仪表等使用精度造成影响时,需退磁。
13 检验报告
13.1 检验结束后应根据检验记录出具检验报告。
13.2 检验报告应包括:委托单位、报告编号、焊接件名称及编号、技术草图和被检部位、焊接状况(材料、热处理情况、尺寸)焊缝情况(焊接方法、焊缝长度、焊缝所在部位)检验设备、磁粉种类及施加方法、磁化方法、磁化电流、人工试片、缺陷类型,尺寸,数量,部位,间距、缺陷性质、质量评定结果、检验日期、检验者和审核者签名。
14 备注:
如有需要建议采用其他NDT方法同时检测。
附表 质量分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