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作为中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一个中医药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学好温病学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温病有着极大的意义。
--前论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治疗、预防方法的临床基础学科,其研究目的是诊断温病、治疗温病、预防温病,研究的内容有基础温病学、临床温病学、经典温病学和实验温病学等。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在民间就有吃梨的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惊蛰后,万物复苏,昆虫和细菌都开始活跃,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咳嗽、咳痰。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较多,积郁的热毒在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梨,性寒、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且含丰富的果酸、维生素等。所以,惊蛰时节吃梨很有必要。
温病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温邪引起,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它的范围包括多种传染性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一些具有温病特点的非传染性疾病(如季节性传染病,还有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与其他三大中医经典相比,温病学有成熟晚、医家和专著多、活力强、是唯一的白话文经典、医学创新意识强、团队精神启发多等特点。对于温病,它有天然的创新性,且较活跃,而伤寒学派则传承经典多过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相对较保守。而温病学作为一门新的专门独立学科,其形成是在明清时期。在这一阶段以明吴又可《温疫论》和清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等温病学家及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温病学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头脑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将清热解毒药等同于西医的抗生素,温病等同于西医的传染病,错误理解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大多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能够“驱邪”,如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板蓝根等,但相比于西医的抗生素,这类型清热解毒药还具有“扶正”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它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没有抗生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副作用,而且能调动起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至于学温病学什么?首先要学习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即理法方药,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学习温病学家的思辨方法--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真仔细地读一些温病学经典,如《温疫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温热论》、《王孟英医案》、《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赵绍琴的《温病浅谈》等,并应适当地背诵一些温病经典条例,为以后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后,还要学习温病学家们的治学精神,如立志、精医、谦虚、创新。对于中医药,如果只是一直强调传承经典,不寻求创新突破,就没有中医学的发展,而且人的成功与否与思维有关,因此,学习医术一定要有悟性,要学会触类旁通,也要有远大的志向、谦虚的心态、创新的思维。
那么,如何学好温病学?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继承与创新、中西医的关系、
理论和实践。学习温病学不仅要研习经典,掌握古人治病的精髓,还要学会创新,特别是在治疗温病时要根据疾病各自的特点矫乎病势、因势利导,不过分拘泥于古法;当然也要将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治疗温病,利用两者优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更好更快的治疗疾病服务;再者,作为一名医者光学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从而使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二要运用三个要素,即兴趣、理解、整理。对于一个初学温病学的人来说,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对温病学的兴趣,让自己抱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和极大的求知欲去学习;接着还要做到“理解”,明白疾病如何发生发展传变、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治则治法„„最后要学会“整理”,可以采用前后联系、纵横比较、剖析归纳、一线贯穿等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三就是要掌握好三个方法:口中聊、心中聊、纸下聊,处理好背诵、理解与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