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割席分坐”,典从何出?

2021-04-27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论道.争鸣{L{ UNDAO.ZHENGMING ' 我有 【编者按】前日收到来稿一封,小 编读罢,十分欣喜一一作者乃是对农 刊之前刊登的一篇文章持不同的见 解,发而为文。此文言之有据,条理分 明,不失为佳作。其实小编一直想将 “争鸣”栏目建设成一方读者与作者 切磋、论剑的舞台,看到本文,终于坚 定了小编的决心。此后。国学的“争 鸣”栏目将不定期刊发“国学,我有话说”的专稿,只要满足两个条件,您 的奇文便可与天下《国学》读者共赏,其一、须是对之前本刊刊登文章的 异议(可以是论据上的瑕疵,也可以是观点上的不同);其二,需要足够严 谨(在此基础上,若文采斐然,则更妙)。当然,还有一条其实不必明说的 底线——国学博大,我们欢迎一切思想上、学识上的交锋,反对一切人身 上的攻击! (※这类稿件来稿时请在邮件的“主题”前加“【话说1”字样,比如原 主题是“费厄泼赖不应缓行”,则改为“f话说】费厄泼赖不应缓行”) 囡国阳 阳阳 “ 席分坐"s奥怂何幽 ●王伟 笔者近日偶读杨培春《割席分^坐守清贫》一文(见载于2014年《国 学》第4期),对文中杨先生关于‘‘害0席分坐”典故出处的说法,颇存疑义, 不敢苟同。笔者以为,研究国学,根本是为了学习古人的智慧,福泽当世。 既如此,则当端正态度,毫厘细辨,不容半点马虎,以免“亥豕马焉因而愈 误,鲁鱼帝虎久则失真”。为此,笔者专门查证了有关资料,以作探讨。 杨先生关于“割席分坐’饼本为明人罗贯中的 国演 。 j j× 46 f LUNDAO・ZHENGMING{ 论道・争鸣 l I 按,《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原来 管宁因割席断交而遭到华歆报复,再说 华歆素有才名,向与邴原、管宁相友善。 这样能算是报复么?充其量只能叫利用 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 罢了。管宁对华歆的虚伪及意图洞若观 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一日,宁与歆共种 火,按,《魏略》:“宁闻之笑日:‘子鱼本欲 园蔬,锄地见金。宁挥锄不顾;歆拾而视 作老吏,故荣之耳。”’近代学者章炳麟也 之,然后掷下。又一目,宁与歆同坐观书, 说华歆“矫伪干誉,有非恒人所能测者 闻户外传呼之声,有贵人乘轩而过。宁 矣。’可谓一针见血。可见正史中并没有 端坐不动,歆弃书往观。宁自此鄙歆之 “割席分坐”的记载。 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 众所周知,仨国演义》自成书以来, 早己家喻户晓,它的知名度恐怕要比正 史仨国志》高得多,但这正是世俗的弊 病。罗贯中对于该 牛弓史事的胡编乱造, 严谨的史家自然不屑理会,但更多的人 是不去考证的,他们以戏说为史实,口 耳相传,真可谓流毒无穷。对这种以戏 说篡改历史的现象,黄宏、沙溢等出演 的春晚小品《荆轲刺秦》就曾予以辛辣 的讽刺和抨击。静心思索不难发现,戏 说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国人对于真正 史实的模糊印象乃至谬误认识。如此看 来,偶尔弄错某个典故的出处,就实属 情有可原了。 那么,《三国志》里华歆、邴原和管宁 的传记中到底有没有“割席分坐”的明 确记载呢?按,仨国志・管宁传》:“(宁) 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 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天下大乱,闻公孙 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 于辽东。”这只能证明管宁和邴原等避 地辽东,尽管华歆不在其中,但这并不 能证明华、管曾“割席分坐”。再看 略》 所载,按,“宁少恬静,常笑邴原、华子鱼 有仕宦意。及歆为司徒,上书让宁。’可 见三人各自的志向不同,是很早就明了 的,但志向不同,未必就要断交,这里也 看不出华、管二人有隙。再看《三国志・ 管宁传》,按,“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 君子,司徙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征宁, 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 加赠服物。自宁之东也,度、康、恭前后 所资遗,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尽封还 之。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明帝 即位,太尉华歆逊位让宁。’’尽管由于华 歆的举荐而征召逼迫,却不能就此证明 那么出处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认为,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才是 管宁“割席分坐”的真正出处。 按,《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管 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 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去之。又尝同席 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 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 也!”’ 所以,杨文说《三国演义》第六十六 回管、华故事就是割席分坐的出处是不 妥当的。另,杨文中关于龙头腹尾之说, 仨国演义》也并非其出处。 按,《魏略》曰:“灵帝时(华歆)与 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 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 龙尾。” 值得一提的是,裴松之在为仨国 志》作注时,出于史家的严谨,专门对三 人的分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按,裴注 《魏志・华歆传》曰:“臣松之以为邴根矩 之徽猷懿望,不必有愧华公;管幼安含德 高蹈,又恐弗当为尾。魏略此言未可以定 其先后也。’,i面清人洪亮吉在考证分析后 认为,“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其头腹尾 盖以齿之长幼而定。考歆卒于太和五年。 魏书云年七十五。宁卒于正始二年,年八 十四。是歆长宁一年。邴原之年虽无可 考,以时人之称谓及宁传中三人次序度 之,原当幼于歆,长于宁也。时人以三人 相善而齐名,不当即分优劣,故以年之前 后为定。松之乃云原不应后歆,宁复勿当 为尾,误矣。” 这种求真求实唯真理至上的态度不 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囊 (作者系山西省晋城市阳城一中西 校区语文教师) a1《 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