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恩地希望小学
王 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创建“生本愉悦高效课堂”呢?
一、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意识到自己不是教师,而是把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
师生活动的主要空间就是课堂,要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必须重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学习“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课不能备得太满,要给生成留有空间,要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我确立自己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向标和参与者,在课堂上深入小组之中而不是呆板地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交流时态度和蔼自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学生,开展探讨。如“你有什么好想法吗?”、“你肯定有不同的理解” “你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是了不起的进步”“相信你能行”“你读书的表情真丰富”“你读得真甜美”等友情传递,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气氛,和谐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记住文本。 二、走进文本,融入角色,用心感悟。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用心地去品味、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感知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体会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的读,充分的读,用心的读,用心去感悟。如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采用朗读、默读、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读、领读、齐读、接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读顺读懂。边读边想边划,黄山的松树“奇”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描写黄山松树的?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画、自述,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仅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还体会到了优美的语言,同时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又如教学《爱如茉莉》,茉莉花有什么特点?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圈画出那些可以让人感受到“爱如茉莉”的词句,适当的加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的生活谈一谈,也可结合插图感悟,这样同学们从多元精彩的答案中体会出:爸爸妈妈之间的爱都表现在生活中极其平凡简单的小事中,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分牵挂„„无不渗透着他们浓浓的爱。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
1、课堂要适合于师生多向交流
为了方便师生间的讨论交流,我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座位的重新排列,不再是统一的整齐的行列式,而是排成U形,或者组成相对的小组。这些形式的变化,活泼多样,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多向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合作的活动空间和讨论提高的机会。
2、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年龄小,兴趣容易转移,如果长时间处于一个严肃紧张的课堂中就很容易疲乏和走神。如果能创造相对宽松的气氛,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敏捷、思路才会开阔。在教学中,我总是尽量创设愉悦开放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和主动学习的快乐。如上《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有一个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即兴画了一幅漫画,生动地展现了打斗的场面,经过润色之后,我让这个学生画在了黑板上,栩栩如生,其它学生又根据自己的理解,纷纷提出了修改意见,使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阅读理解的任务。课堂上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给予真诚的鼓励,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巧妙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我有时听到了跟我的预想不相同的合理意见,就对学生说:“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给我以新的启发,,谢谢你!”求知的孩子都渴望成功,还有什么比强烈的成功感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呢?
3、优化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课堂教学也必须适时地把那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内容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兴趣,开阔他们狭窄的视野。于是我将课内的教学与课外的资源相结合。如教学《变色龙》时,课前让学生自己说说都喜欢什么小动物?从报刊上、电视中、网络上寻找有关变色龙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大家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进一步了
解变色龙的外形特征,准确迅速的捕食特点,及名副其实的变色特点。体会到了变色龙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自我进化的结果!在叙说自己搜集的资料中学生有的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名副其实”“变化多端”等词语,而这正是文章要认知的目标。课中学生还提问:还有哪些动物会“变色”?这时我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需要你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找到资料,你们再告诉我好吗?”这样在教学中就实现了课内和课外的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文内外“跳进跳出”,从而丰富了语文的教学内容,改变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走向丰富有趣的现实世界。
4、大胆取舍,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的课文都有很强的艺术性,而对于艺术的东西,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一致的,感受的内容有多有少,感受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应该跟多种艺术形式比如音乐、绘画等息息相通,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感知阅读的内容,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如教《云雀的心愿》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有的小组在读的基础上画出插图配上说明文字、有的小组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讨论,有的小组表演,有的小组根据内容编成成一首诗„„学生在快乐有趣的多种艺术形式下理解了小云雀的心愿,懂得了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验了美好的情感。这样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给他们开扩了思维空间,学生学得兴味盎然。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多种教学手段的相互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 四、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练习题。
1、练习题是对学生自主阅读的检测和成果,基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
领悟能力的差异,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练习题,特别是要有创新性的作业内容,体现出个性和层次的不同,用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学完《黄山奇松》时,我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学生设计的作业有:
(1)收集、朗诵黄山及黄山奇松的相关美文、图片。 (2)查阅黄山其它三绝的资料。 (3)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4)为课文插图配上一段文字说明。 (5)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描写一处景物。 2、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如学过《伊索寓言》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1)如果你喜欢画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则寓言设计一幅画。 (2)如果你喜欢讲故事,请选择其的两则寓言讲给将给家人或低年级的同学听。
(3)如果你喜欢表演,请找到你的伙伴,选择你喜欢的寓言故事排练成课本剧。
(4)课外你还读了《伊索寓言》中的哪些故事?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课下互相交流故事内容。
这样的作业还会使学生头疼吗?这样既注重内容又激发兴趣的作业,不会给我们带来负担,只会让师生在轻松自然中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五、课外积累,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积累,还要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章,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学习第三单元时,我就
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的主题“有志竟成”来搜集资料,课堂上拿出时间进行交流。同学们搜集了许多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像《张海迪姐姐的故事》、《轮椅上的霍金》、《用脚写字的人》等,通过交流同学们进一步明白了人只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能获得成功。《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应通过教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积累语言知识的目的。
实践出真知,生本愉悦高效课堂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完善。让我们再接再厉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