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ICDRIVEFORLOCOMOTIVES№3, 2005May 10, 2005
研究开发
单端反激10WDC/ DC模块电源的设计
张顺彪,邵志和
(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技术中心,湖南株洲
412001)
作者简介:张顺彪(196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开关电源的研究开发。
摘要:介绍12V输入、15 V/0.67 A输出的DC/DC模块电源的原理、设计。该电源主电路采用
了反激电路,控制电路采用了电流型集成控制芯片UCC2803。测试表明,本电源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DC/DC;模块电源;反激电路;电流型;开关电源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8X(2005)03-0023-04
Design of power supply of 10W single end and reverseexcitation DC/DC moduleZHANG Shun-biao, SHAO Zhi-he(Technology Cente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SR, Zhuzhou, Hunan 412001, 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ideas are presented for the power supply of DC/DC module with 12V input, 15V/0.67A output.The reverse excitation circuit is applied for the power circuit. The current-type integrated control chip UCC2803 is applied for the controlcircuit. The power supply features excell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 DC/DC;power supply of module; reverse excitation circuit; current typ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0引言
近年来,开关电源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优点,它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表面贴装的模块电源体积更小,更适用于分散供电控制的电路。
具体参数要求如下:
输入直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输出电流纹波电压外形尺寸
12V (9~18V)(1±1%) ×15 V
0~0.67A≤120mV
45mm×35mm×10.7mm
(实体45mm×35mm×6.6mm)
1设计要求
新设计的这个开关电源的功率为10W,要求的设计尺寸很小。考虑10W的功率以及小体积的因素,电路选用单端反激电路。单端反激电路的特点是:电路简单,设计体积小巧且成本低。单端反激电路由输入滤波电路、脉宽调制电路(由芯片UCC2803及周围元件组成,频率为300Hz)、功率传递电路(由开关管和变压器组成)、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误差检测电路(由芯片TL431及周围元件组成)及信号传递电路(由隔离光耦及电阻组成)等组成。本电源设计成表面贴装的模块电源,其
收稿日期:2005-03-08
2反激式电流型控制原理
反激式电路的基本原理是电源中的开关管为单管,
当开关管开通时,变压器一次侧电感线圈储存能量,与
变压器二次侧相连的整流二极管处于反偏压状态,整流二极管截止,在变压器二次侧无电流流过,即没有能量传递给负载;当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二次侧电感线圈中的电压极性反转,整流二极管导通,给输出电容充电并向负载提供能量。
电流控制型是指在电压反馈的大闭环中,引入电流反馈的小闭环信号参与系统的动态调节,从而形成
—23—
机车电传动 2005年
双环控制。电流控制型电源的最大特点是:在输入电压
和负载电流变化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自动限制负载电流,补偿电路简单。
反激电路适用于小功率开关电源,其原理如图1所示。电路中的理想化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
制器。UCC2803的内部原理图如图3所示,其主要功能和
特点如下:
(1) UCC2803采用精度为±1.5%的电压基准源(8脚),基准电压为4.00V,具有很高的温度稳定性和较低的噪声等级,能提供0~10mA的电流,可以作为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给定基准。
(2) 振荡器振荡频率由REF(8脚)对RC(4脚)所接的电阻Rt和RC脚对地所接的电容Ct决定,而外界电容同时还决定死区时间的大小。开关频率、死区时间同Rt、Ct的关系如下:
1
…………………………………… (1)fs=
Rt⋅Ct td=125Ct …………………………………………(2)式中: fs——时钟频率,kHz;
td——死区时间,μs ;
Rt——外接电阻值,kΩ;
Ct——外接电容值,μF。其中Rt值为10  ̄200kΩ,Ct值为100  ̄1000pF。
(3) 驱动简单。驱动电路为图腾柱结构的跟随电路,输出峰值电流可达1.0A,可以直接驱动主电路的开关MOSFET器件。
(4) 过、欠电压保护电路(图3中的Vcc 正常部分)对集成控制器的电源实施监控。当电路初给电,电源电压小于启动电压(典型值约为4.1V)时,欠电压保护电路
图1反激电路的原理图
图2反激电路的工作波形
开关电源以主开关管周期性地开通和关断为主要特
征,主开关管的状态受控制电路控制。设在每个周期开始时时钟使锁存器复位,则开关管导通,开关管的电流由初始值线性增加,此时变压器一次侧电感储能不断增加。电流检测电阻上的电压Vs线性增大,当Vs增大到Ve时,比较器翻转,锁存器输出为低电平,开关管关断。开关管关断期间,变压器中储存的能量通过整流二极管V1向负载供电,直到下一个时钟脉冲的到来,开始新的周期。
封锁PWM信号的输出;只有当电源电压大于启动电压
后,经过一次软启动过程,UCC2803的内部电路才开始工作,输出端才有PWM信号输出。在工作过程中,如果电源电压跌落至保护阈值(典型值为3.6V)以下,为避免输出混乱的脉冲信号,输出PWM信号被封锁。只有当电源电压再次大于启动电压后,再经过一次软启动过程,UCC2803才重新开始工作,恢复PWM信号输出。芯片中的13.5V的稳压管会自动限制加在芯片供电脚上的电压。
3UCC2803 芯片介绍4电路设计
本模块电源中采用的控制芯片是美国TI公司生产UCC2803,它是采用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集成PWM控
图3
—24—
UCC2803的内部电路图
本模块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电源主电路
为反激电路,电容C1、C2、C3及电感L1组成输入π型滤
波电路,电阻R1、电容C4组成芯片的启动电路。电源上电时,直流输入电压通过电阻R1给电容C4充电,当C4上的电压达到4.1V时,脉宽调制器N1开始向开关管V18发脉冲。二极管V1、电容C4组成芯片的反馈供电电路,电阻R15、电容C16组成开关管的RC吸收电路,二极管V2、V3、电容C9 ̄C12组成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电源基准D1(TL431)及周围元器件组成输出电压的误差检测电路。它将输出的15V误差信号放大,并送到起隔离
第3期 张顺彪,邵志和: 单端反激10W DC/DC模块电源的设计
作用的光耦VP1的发光侧;电容C13、C14起稳定系统的作用。脉宽调制器N1(UCC2803)及周围元器
件组成300kHz的PWM脉宽调制电路,其中的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2脚将光耦送来的误差信号放大,并控制输出脉冲宽度的大小。当输出电压偏高时,电阻R13、R14分得的电压偏高,电源基准D1输出电压下降,光耦VP1的发光侧电流加大,其CE侧电压降低,脉宽调制器N1的2脚电压上升,脉宽调制器N1自动减小输出脉冲的宽度。这样变压器一次侧储能减小,输出能量减小,最终使输出电压降低。反之亦然。4.1下:Vout
RR
=(1+13)×Vref1+Iref1×R13≈(1+13)×Vref1=15V
R14R14
Vref1=2.5V
误差检测环节设计
误差检测由分压电阻R13、R14完成,参数值计算如
图4模块电源电路图
选取K=0.6,
变压器效率η=0.95。
(3) 计算开关管峰值电流I1p及最小值电流I1b变压器二次侧电压U2=Uout+Uf=15+0.5=15.5V变压器输出功率P2=U2×Iout=15.5×0.67=10.385W2×P2×T2×10.385×3.333
==2.88A
(1+K)×U1×Ton(1+0.6)×9×1.667
I1b=K×I1p=0.6×2.88=1.728 AI1p=
(4) 变压器变比N12
U2×(T−Ton)15.5
==1.7229Uin×Ton
(5)变压器一次侧电感L1N12=L1=
Uin×Ton9×1.667
==13μH
(1−K)×I1p(1−0.6)×2.88
取 R14=2.43kΩ,R13=12.15kΩ4.2振荡频率设计
设计要求的工作频率为300kHz。振荡频率由电阻R3及电容C6决定,取C6=100 pF,按式(1),则有
R3=
11
==33.3kΩC6⋅fs100×10−12×300×103
满足10 ̄200kΩ的要求。4.3电流限制环节设计
芯片UCC2803的CS脚过流电压为1.0V,该脚电压由2部分叠加获得:一路由4 V基准经电阻R5、R7分压获得(电流检测电阻R8的阻值很小而忽略) ;另一路由电流检测电压(电阻R8上的电压)经电阻R7、R5分压获得。据此可以计算出电流检测电阻R8的阻值。
R7R7
(1.2I1p)R8=1.0VVref+
R5+R7R5+R7
0.9110×4+×1.2×2.88R8=1.0V
10+0.9110+0.91R8=0.21Ω
(6) 变压器一次侧匝数N1、二次侧匝数N2及辅助绕组匝数Nb
N2=
N12×∆I×L11.722×(2.88−1.728)×13
=11.9匝=
9.39×0.23Ae×∆B
取N2=12 匝N1=
其中I1p=2.88A,见下面的计算。4.4变压器设计
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是整个电源设计的关键,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电源性能。
(1)已知要求输入电压Uin 9 ̄18V输出电压Uout15V输出电流Iout0.67A(2)选定条件磁芯选用EPC10,Ae=9.39mm2 , Be=0.47 mT , ΔB取0.23mT,工作频率为300kHz,T=3.333μs 。选取δmax=0.5,故 Ton=1.667μs 。
12N2
匝==6.97
N121.722 取N1=7 匝
U12Nb=b×N2=×12=9.3匝
U215.5取Nb=9 匝(7)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电流计算
一次侧电流有效值
1
Ton22
I1rms=[(I1p+I1p×I1b+I1b)]2
3×T
1
1.66722
=[(2.88+2.88×1.728+1.728)]2=1.65A3×3.333I2p+I2b2I2b=KI2p
I2p=1.675A
×1
=Io2
—25—
机车电传动 2005年
I2b=1.0A
二次侧电流有效值1
IToff22
2rms=[3×T
(I2p+I2p×I2b+I2b)]2
=[1.6671
3×3.333(1.6572+1.657×1.0+1.02
)]2=1.0A(8)变压器绕组线径计算
模块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关键在于电流密度的取值。一般开关电源电流密度的取值范围在3~5 A/mm2之间,其取值随变压器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在本模块电源中电流密度J取15A/mm2。
一次侧绕组截面积
AI1rms=1.651==0.11mm2
J15
一次侧绕组线径(6线并绕时)
D×A11=26×π=0.15mm
取值为:6根0.15的漆包线并绕。二次侧绕组截面积
AI2rms2=J=1.0
15=0.067mm2二次侧绕组线径(3线并绕时)D=2×A223×π=0.168mm
取值为:3根0.15的漆包线并绕。(9)变压器绕组的绕制结构变压器绕制结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源输出的纹波的大小。在本模块电源中将一次侧绕组分两半绕制:首先将一次侧绕组三线并绕于第1层上;二次侧绕组三线并绕于第2、第3层上;再将一次侧绕组三线并绕于第4层上,两次绕制的一次侧绕组要并联起来;最后将辅助供电绕组单线绕于第5层上。
图5
负载电流为0.67A时开关管的漏极-源极的电压波形
—26—
4.5试验波形
图5是负载为0.67 A时开关管的漏极-源极的电压波形;图6是负载为0.67 A时开关管的电流波形;图7是负载为0.67 A时输出电压波形。
图6负载电流为0.67A时开关管的电流波形
图7负载电流为0.67A时输出电压纹波波形
5结论
本文所设计的开关电源在负载的全范围内变化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从试验波形可以看到,本模块电源的开关频率为315kHz,电源的输出纹波峰峰电压值为100mV,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赵效敏.开关电源的设计与运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
出版社,1994.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