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品读教学
作者:孙 媛
来源:《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年第09期
《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大师郁达夫先生创作的艺术精品,格调高雅,感情细腻,意味隽永。对这篇佳作开展品读教学,也是帮助学生进入文章审美情境的不错选择。
一、品语言文字之佳
语言是承载文学情感和意蕴的基石,欣赏文学作品必须从感受语言开始。首先,《故都的秋》通过灵活运用艺术化了的口语句式,形成了舒缓有致的行文节奏,教师可以选择片段为例,指导学生对此进行深入领会。如文章开篇即点明题旨:“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简洁的陈述句法,但是中间一个口语感极强的“可是啊”,就自然而然地延缓了语言的节奏,构成了舒徐的倾诉性旋律:使读者深切领会到作者对北国秋天的追怀、眷恋和珍惜。其次,教师可以采用词语置换法启发学生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精当。如可将“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句中的“残”字置换为“蝉”、“叫”等字,启发学生在比较中领会用该字表达秋之悲凉的准确和精当。
二、品情景融合之妙
在学生经过吟咏品味,初步领会到作品语言文字之美以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文中的秋景本身并不出奇,无非是破屋、苦茶、落槐、鸣蝉、秋雨等等,都是北方秋天随处可见的东西,但是经由作者的描写,就体现出了一种独到的韵味和诗意,其原因何在?在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有针对性的品读文中描写秋景的重点段落,帮助学生领会散文语言和日常语言之间的区别:后者是对事物形态的客观描摹,而前者则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而表现出来的心智感受,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从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所选,文中的一草一木无不浸润着真切、细腻、丰富、深沉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把落寞、孤寂、苦涩、忧伤的心境与北国故都的寻常秋景相结合,辅以详略参差、疏朗不羁、简洁清丽的笔触,绘画出深邃悠远的诗境。当学生基本了解该文情景融合的妙处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写点问题讨论式的小文章,如:《故都的秋》一文为什么称白色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蓝色的牵牛花为最佳?为什么写到槐树时,只字不提槐树巨大的冠盖和粗壮的树干,而只写有着“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落蕊?等等,以加深学生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和感受。
三、品悲秋情结之美
经过上两个层次的品读,学生已经对课文的佳处有所认识,但是,《故都的秋》毕竟是一篇典型的中国文人的悲秋之作,那种以“悲凉”为美的审美情趣与当代中学生的审美经验有较大距离,这无形中会阻碍他们对该文的深入体会,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该文中所蕴含的悲秋情结,就成了授课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郁达夫有意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描写对北国秋天的悲凉之美加以强化,除了身世命运方面的原因,对这种情感倾向和审美情趣起决定性作用的当属他的传统文人气质和古典诗文修养。在此,教师不要局限于课文,而应该联系中国古代诗文著作,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其中描写秋天的名句,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僚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鸿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等等。深入体会古典文人的悲秋情结,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到:自古以来,中国诗人的生命状态是敏感,是孤独,更是多情,对于必然逝去的美好事物,他们有着最真挚的眷恋和最无奈的忧伤,而萧瑟的秋天恰好可以成为这种悲剧意识的载体。而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对秋天悲凉之美的强调,并非出自偶然,而是对中国古诗悲秋情结的自然承袭,他笔下的秋天,和破屋、苦茶、衰草、秋蝉联系在一起,清净至极,悲凉至极,但是传统文人积习甚深的作者又是多么热爱这种清净和悲凉,以至于在结尾处不能自已地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强调悲秋情结,会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美育,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悲秋情结之美,则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审美价值和实用功利价值之间的区别,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世界。
以上是笔者对《故都的秋》品读教学的一点浅见,惟愿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批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