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站在宿舍门口,看着萌发出新芽儿的柳枝映在斑斑驳驳的土墙上的影子,我一边感慨着“春天总
算来了”,一边告诉自己:在以后所有的冬天,你再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了。
也正是那一年,十三岁的我,遗失了寒冷。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才尝试着触摸那段遗失寒冷的过
程。
那一年,我升入初中,必须在学校住宿。褥子被子一捆,和一大布袋子红薯、糜面馍馍、玉米糕绑在一起,
母亲帮我拎起来搭在肩上。背上是褥子被子,胸前是一个大布袋子,后面重前面轻,我都有些把持不住自己的身子。母亲只是交代了句“不要贪吃好的,一顿蒸上两个红薯一个糜面馍或玉米糕就行了”,都不曾将我送到家门口,就转身忙自己的活儿了。
走一走歇一歇,到了学校,喘了半天气才缓过神来。宿舍是一面窄窄的空荡荡的窑洞,我们直接在地上铺铺
盖。
别人都是先在地上铺一个厚厚的草垫子,上面再铺个毡子毯子什么的,接下来才铺上褥子,褥子上面还有个
布单子,叫“护单”——怕将褥子弄脏了。我呢,只带了褥子和被子,压根就没有其它东西铺在地上,褥子显然是不能直接铺在地上的。于是我就满学校找来了一些废纸片,铺在地上,才开始铺褥子。结果是:我的床铺比两边的同学低下来一截,她们都觉得我不应该夹在中间。于是,我就自觉地挪到了最边上,——门口的墙下。
我的褥子几乎是直接挨着地面,很潮湿,挨地的那面经常是湿漉漉的。只要有一丁点太阳的影子,我都会迫
不及待地将褥子抱出去晾晒。我现在特别喜欢冬天的太阳,甚至会深情地看上半天,恐怕就源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对太阳的感激吧?那时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个很可笑的女孩,跑到学校似乎就是为了等太阳出来晒褥子。 冬天天冷,夜又长,起夜的学生就多。门一拉一合,冷风就直吹过来。抗击了半天寒冷好不容易才入睡的我,
常常又被寒风刺醒。为了应对寒冷跟风的袭击,我睡觉不再脱衣服且蒙住了头。
我从来没有给母亲提及此事,母亲看到我在家里睡觉的样子便有些想不通,曾给父亲说:“这娃书念的,成
呆子了,——炕中间烧得热乎乎的,她咋老蒙着头靠墙根睡?”
现在想来,那种奇怪的反应不会是寒冷留下的恐惧症吧? 是那夜夜寒风吹走了我的寒冷?
记忆里,那年的冬天,下雪的日子经常有。我也清楚地记得当语文老师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吟诵“今冬麦盖
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我的泪水悄然滑落。
在我,下雪天是最最难熬的日子,包括雪后的一段时间。不仅仅是褥子只能无奈地潮湿下去,更重要的是,
我只有脚上一双布鞋,不像别的孩子,还有一双可以换着穿的鞋子或是能踩雨雪的黄胶鞋。教室、饭堂、厕所,跑上几趟,布鞋的鞋底就湿了,半天下来,就湿透了。我就满教室找别人扔的纸片,厚厚地铺在鞋里。一两节课下来,又湿透了。取出来扔掉,再找纸片再铺进去,再应付一阵,如此反反复复。纸片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那时一个本子一毛钱,都是很节省的用。
雪后若有太阳,在别人吃饭时,我就留在教室里。因为饿是可以忍受的,入骨的冰凉却是难以抵御的。等到
教室里没人了,我就将凳子搬到外面,将鞋子脱下来,底朝上晒晒。我则盘腿坐在凳子上,搓揉着冰凉如石块的脚,让它暖和些。
再后来,我有些开窍了:找到塑料袋,撕开,铺在鞋底,再铺上纸,就好多了,也不用不停地换纸。有一句
话我信,那就是“许多智慧来自于人们对贫穷的应对”。
更多的时候,是等着鞋子自己慢慢变干。我甚至曾一度固执地认为,是我自己的身体暖和了脚,脚再暖和着
鞋子,直至吸干鞋里里外外所有的“水分”,鞋底才会变干。
还是连续的雪天冻掉了我的寒冷?
每个周三下午有一个半钟头的活动时间,我常常趁机跑回八里外的家里取下半周吃的东西。印象最深的一次,
是下着大雪。
雪大风猛,我是抄小路往家里赶。有的地方雪没过了我的膝盖,很熟悉的小路也因大雪的覆盖变得陌生,以
致于我一脚踏下去摔进了雪里面,——我把沟边当成了小路。从雪里爬出来,继续往回赶。我一推开房门,母亲愣住了,一个劲地说:“照一下镜子,看你成了啥样了,看你成了啥样了„„”
父亲就倒了一碗热水让我暖和暖和。我伸手去接,明明接住了,碗却摔在了地上——我的手指冻僵了!我走
到镜子跟前,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被雪弄湿了的头发,再在风的猛刮下,直直地向上竖着!
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我只说,赶紧给我装吃的,我不想迟
到。背起装满干粮的布袋子,我又赶往学校。
风还是那么猛,雪更大了。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从独自对抗过那
场大雪后,她似乎再也没有畏惧过寒冷!接下来的两个冬天,似乎都一样,冬天再也没有变出什么新花样来折磨这个小姑娘。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是那场大雪不客气地冻掉我那脆弱的寒
冷?
我只知道:在三十年前,我,遗失了我的寒冷。
(读者,冬季卷第22期)
1. 文章讲了关于“寒冷”的哪三件事?
2. 比起其他同学,“我”的冬天更难熬,体现在哪些方面? 3. 如何理解题目?
4. 请赏析“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
5. 说说“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的含义。 6. 本文作者幼年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读了本文后你的感受。
我的第一场戏
周星驰
记忆中总有一些让我们心动落泪的东西,在岁月的荡涤中,它们都变成晶莹璀璨的琥珀。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七岁。 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我们几个都特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宠爱。那时我们仨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母亲都要称点肉或买尾鱼给我们加餐。每当吃这些丰富的“ 大餐”,菜一上桌,我就把菜端到自己的身边,专挑好的吃。姐姐妹妹却懂事得很,从不和我争。但是我的饭量很小,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然后,我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拣两块,放到嘴里嚼两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过了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这让母亲非常烦心。
为了不浪费,母亲只好自己吃。为这事母亲没少批评我,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好在我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日子久了,母亲就随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母亲真的生气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那一次,母亲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一些钱,买了几只鸡腿,烧得金黄喷香。菜刚上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就啃,还一边冲着姐姐妹妹做鬼脸。一不小心,手一滑,鸡腿掉地上了,沾满了尘土,落在了一摊鸡屎旁边。
母亲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买这几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我平时的顽皮表现,母亲决定这次要好好教训我。她取过一根 桑树条,狠狠地抽了我十几下:“让你顽皮,让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扑过来把我护在身体下面,母亲才放下桑树条,搂着我们三个抱头痛哭。
哭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母亲把鸡腿捡了起来,用开水冲洗一下,舍不得扔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亲抚着我身上的伤痕:“还疼吗?”“不疼了”“下次还调皮吗?”黑暗中,我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并“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明天我还要上课呢。”
2001年,我和母亲做客 凤凰卫视时,又说起了这件往事。
“是的,那时他可真顽皮啊!全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不容易,一点也不珍惜。”母亲笑容慈祥。
“ 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几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办法,我把几块肉嚼得不像样后,我们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
听着这话,母亲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皮呢?”母亲哽
咽着掏出手绢擦眼睛。
我挂着两行泪水满面微笑。在亿万的电视观众面前,我们母子抱在了一起。无数的观众也在这一刻,流下泪来。 虽然我演戏无数,精品众多,但是我要说,我最好的戏,是在七岁那年,演绎的是一份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
[读者 2014年第 24期]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前文中有不少情节为划线段(第九段)埋下伏笔,请找出其中的两处。 3.母亲打”我“的原因是什么?打的结果如何? 4.读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感悟?
在龙眼树上哭泣的小孩
作者:黄春明
过去,四季的各类蔬果,以及海产的鱼虾贝类,分别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知道时下的季节和月份。 我们的记忆,都寄放在许多的人、事、物上,并且每个人寄放记忆的人、事、物各自不同。我对龙眼就有两段深刻的记忆。
我七岁那一年,随阿公到了他的友人家,他们一见面,热络得把小孩子忘在一边。当我表示无聊吵着要回家时,那位我叫叔公的抱歉地说:“啊,我忘了!我带你到后院,后院的龙眼生得累累的。”他问我会不会爬树,阿公在旁说:“这孩子像猴子一样,他常常爬帝爷庙前的大榕树。”他们把我留在树上,又到屋里喝茶聊天去了。我看到树上累累的龙眼,高兴得不得了,一上树,马上就摘一把龙眼吃。当然,这一把吃完还可以再摘。
阿公他们聊天聊到差不多了,就到后院来带我回家。他们惊讶地看到我抱着龙眼树的树干在哭,不约而同地问我:“你为什么哭?”我望着仍然果实累累的龙眼树,哭着说:“龙眼那么多,我吃不完„„” 我的话让两位老人笑弯了腰。后来我长大了,想到这件事还总是不忘记再嘲笑自己一番。 还有一段有关龙眼的记忆。
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了,有一位代课的女老师,要我们画“我的母亲”。当同学们都埋头画他们的妈妈时,我还愣在那里不知怎么好。老师责问我为什么还不画,我很小声说:“我母亲死了。”老师突然客气起来,她很同情地问我:“你妈妈什么时候死的?”我只知道是在我一年级的时候,不知是哪一天。我便小声地说:“我忘记了,我不知道。”“不知道?”她小声而急切地问我。这下我真的愣住了。老师再问我一次,我还是答不上来。她急了:“什么?妈妈哪一天死的都不知道,你已经四年级了呢!”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老师的话吸引过来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在看我们,就叫我站起来。她大声地说:“各位同学,黄××说不知自己妈妈是哪一天死的!”许多同学不知道是讨好老师,或是怎么的,竟然哄笑起来。“有这样的孩子?妈妈哪一天死的都不知道!你的生日知道不知道?”我想我不能再沉默了,就说:“我知道。”老师用很奇怪的声音清了一下嗓子说:“有这样的学生!妈妈哪一天死了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生日!”同学们笑得更厉害,我简直羞死了。我想我真不应该,我想我犯大错了,有多大,我不知道。难堪之余我急出了答案来。我说:“老师,我知道了。” “哪一天?”
“龙眼很多的那一天。”
老师惊叫:“什么龙眼很多的那一天?” 同学们的笑声差点把教室的屋顶掀了。
那一节课老师就让我一直站在那里,没理我。我想起妈妈死的那一天的经过,仍历历在目,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子里重翻了一遍。
妈妈弥留那一天,家里来了很多人,我平时很少见到他们,据说都是我们的亲戚。阿嬷里里外外忙着。中午已过多时,我和弟弟因为还没吃,所以向阿嬷叫肚子饿。阿嬷严厉地骂我说:“你瞎了,你母亲快死了,你还叫肚子饿!”我们小孩当然不知道母亲快死了就不能叫肚子饿,不过看阿嬷那么生气,我们只好不再叫饿。我和弟弟各拿
一个空罐准备到外头去捡龙眼核玩。我家外头被卫生单位泼洒了浓浓的消毒药水,还围了一圈草绳,因为妈妈感染了霍乱。我们撩开草绳就钻出去了。我们沿路捡路人随地吐出来的龙眼核,一直捡到帝爷庙的榕树下。看见有一群老人围在那里聊天,其中有人在吃龙眼,我和弟弟就跟人挤在一起,为的是等吃龙眼的人吐出龙眼核。就这样过了一阵子,阿公急急忙忙走过来了。这里的老人都认识阿公,也知道他的儿媳妇病危,有人问他:“允成,你儿媳妇现在怎么样了?”他没有直接回答老朋友的问话,只对我们两个小孩说:“你母亲都快死了,你们跑这里来干什么!”说完拉着弟弟就走。我跟随在后头,只知道妈妈快死了,但是一点也不懂得难过。 当阿公带我们回到家门口时,暗暗的屋里看不到人影,但我听见异口同声的一句话从里头传出来,他们说:“啊!回来了!”
进到里面,弟弟被推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有气无力地交代他要乖,要听话。弟弟被拉开之后轮到我靠近妈妈的时候,我还没等妈妈开口,就把捡了半罐的龙眼核亮给妈妈看,我说:“妈妈你看,我捡了这么多的龙眼核。”我的话一说完,围在旁边的大人,特别是女人,都哭起来了。我被感染,也被吓着了。没一会儿,妈妈就死了。哪知道,“妈妈你看,我捡了这么多的龙眼核”这一句竟然是我和母亲最后的话别。
长大之后,看到龙眼树开花的时候,我就想,快到了;当有人挑龙眼出来卖,有人吃着龙眼吐龙眼核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妈妈就是这一天死的。”
(《读者》2014年第20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两段关于龙眼的记忆。 2.请赏析“同学们的笑声差点把教室的屋顶掀了”。
3.对于妈妈弥留那一天的叙述,作者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在妈妈弥留的那一天,文章对阿嬷和阿公的语言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探望 (作者:伊尹)
这是我的一位护士朋友在她博客里所写的一篇日记。
这天她上白班。下午,23号病房来了一位探视者,一位80多岁的老头,摇着轮椅来探望2床76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是前天送来急救的,心脏病,昨天刚出ICU,此时正沉沉地睡着。一连两天在病床前照料的子女们,一个回单位续假,一个去医院食堂吃午饭了。老头来到病床前,看看沉睡的老太太,替老太太掖了掖被子,又安静地在床前坐了一会儿,见老太太呼吸均匀,脸色已转红润,这才微微一笑,转身放心地离开。
过了几分钟,老太太的儿子先回来了,老太太的邻床病友向老太太的儿子报告刚才的情况,儿子惊呼,天哪,那是我爸,他怎么来了?
老头87岁了,家离这儿很远,坐公交车得八九站路,他那轮椅不方便上公交,肯定是自己摇着轮椅来的,他年老力单,这段路,肯定走了很久。儿子追了出去,沿着回家的路途寻找老父亲,果然,没走多远就找到了。将老父亲送回家,儿子又回到医院,说其实老父亲是个最怕为别人带来麻烦的人,唯独在看望老伴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固执。儿子说:“我妈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调养,你去做什么?”老父亲回答:“她看见我,比任何调养都起作用!”儿子又说:“你出门不方便,医院这么远,楼梯这么高,我们现在这么忙,你怎么去?”老父亲又倔强地答道:“不用你们管。”儿子以为他说的是赌气话,谁想到,这几公里路,他硬是凭着信念一路“私奔”而来。
儿子说,他父亲和母亲从结婚后从未分离过,母亲这次急救,是他和她的第一次分离,漫长而不可忍受。母亲被急救车带走的那一天,老父亲焦急地哭,母亲则努力地咧着嘴微笑:“咳,过两天我就回来了,你看你哭什么哭。”老父亲坐在窗前看着急救车离去,泪水汹涌,不可自持。儿子惊诧,父亲一生坚强,原来也能哭得这般软弱。
探望之后,老父亲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在家等待老伴痊愈归来。
神奇的是,当老太太醒来,她对病床前的儿子说:“你父亲来过了。”没有实凭,也没有人告诉她,但她感觉笃定。
我的护士朋友说,她在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人间的悲欢离合见得太多,唯独对这对老夫妻记忆深刻,那种感
情被岁月浸润得已经说不清道不明,是爱情吧,不全像,爱情是年轻与奔放的;少年夫妻老来伴吧,比之又情味浓郁。
那感情就像一杯岁月酿出的酒,你可以品咂其中滋味,但若要为它取一个名字,又顿觉词穷。
(《读者》 2014年第23期) 1. 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讲的故事。 2.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 本文第四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好处?
4. “老父亲是个最怕为别人带来麻烦的人,唯独在看望老伴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固执。”老父亲的固执表现在
哪里? 5. 如何理解“儿子惊诧,父亲一生坚强,原来也能哭得这般软弱。”中“软弱”一词? 6. 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父亲。
半旧 许冬林
读《红楼梦》,喜欢里面的一个词:半旧。
黛玉初进贾府,老嬷嬷领她去见二舅母王夫人。在王夫人的正房里,黛玉看见炕上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坐的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黛玉坐的椅子上搭的也是半旧的弹墨椅袱。每读到此处,内心总有一阵惊叹,叹作者笔力惊人,也叹贾府贵气逼人。这样一些色彩半旧的物品,看看那青缎的料子,分明彰显的是贾府的华贵与庄严,以及大户人家不轻易炫耀的底气和历史。想想穷门小户的人家,哪里捧得出半旧的像样物品,多半是破烂货了。即便咬牙置几样新东西,也是很快从新艳沦落到破烂,中间这半旧的过程短。没有好的底料,禁不起日月一天天地磨。至于暴发户的家里,家具器物一色全新,也无半旧。暴发户的家缺的是积淀、是根基。
而饰半旧的妆容更是不易。宝玉探望生病的宝钗,掀帘进去,见宝钗一副半新不旧的打扮: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眉不画唇不点的,别有一番风韵。我想,在《红楼梦》里,大概只有宝钗敢挑战半旧的东西。肌肤胜雪,面若银盆,眼如水杏,这样无可挑剔的雍容之美在盛装下缺少对比和反差,反而容易把人没进衣服里。倒是半旧的素色衣服,正衬出楚楚可人的淡雅娴静之美。
林黛玉就不适合穿半旧的衣服。人一病弱,气色就差,加上走路摇摇的瘦削苗条身材,搭上半旧的衣饰打扮,容易显出晃荡荡的落魄。林黛玉着装宜新宜艳,艳色之下,风姿飘逸的味道就出来了。
对着地图看,点数大大小小的城市,觉得上海是最担得起“半旧”的城市。在外滩,百年的洋房建筑依然那么雍容华贵,那么挺拔雄浑,仿佛一位半老绅士,叼着烟斗、拄着拐杖,闲看黄浦江流水和隔岸的璀璨灯火。氤氲水汽中,路灯亮起,提一只随身小包,自万国建筑博览群前经过,耳边犹响着周璇的歌声:浮云散,明月照人来„„花好月圆,浓情如酒,百乐门的舞场掌声雷动,绿酒污红裙。到底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在奢华的现代喧嚣之下,还保留着半旧的里子、半旧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可供人流连沉醉。
犹记少年时,在庭前看母亲晒霉。黄梅天后,天气晴热,衣箱搬出,衣服被一件件展开铺在荻席上晒。有隔年的棉衣,有母亲出嫁时陪嫁的鸳鸯枕头,还有我儿时穿的用百家布缝就的花夹袄。邻居大妈站在旁边,拾起枕套看,白底子上绣了妃色的荷花和金绿的鸳鸯,还隐约散发着旧年的洗衣粉的残香。大妈家没有这些好看的半旧衣物,她父母早亡,做了童养媳,结婚时没有陪嫁。每每忆及母亲晒霉,恍惚中,二十多年前的阳光犹在,少年时的衣香犹在。我想,彼时的母亲在半旧的荷花鸳鸯枕头面前,在大妈羡慕的目光里,一定心怀甜蜜。是一副半旧的枕头,将一个乡下已婚女子的平淡时光,撑得饱满而芳馨。
某日,读初中的儿子跟我说起《诗经》,他说喜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句。于是,我们说起桃花,说起桃花一样美的姑娘,说起那姑娘的出嫁。我暗想,他心里正懵懂喜欢的那个女同学,正是“桃之夭夭”的年纪。一念至此,觉得自己轰然老去。是啊,老了,旧了。桃花又是一年春,春天的主人换了。怎么办呢?低头做事吧。年华渐逝,容颜渐凋,也许,学识、涵养、阅历和情怀会帮我撑一程,撑我做一回半旧的女子。
(《读者》 2014年第7期)
• 1. 文章开篇从《红楼梦》中贾府里各种色彩半旧的物品讲起,是为了说明什么?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
作手法?
• 2.为什么薛宝钗适合穿半旧的衣服,而林黛玉却不适合? • 3.为什么说“上海是最担得起‘半旧’的城市”?
• 4.作者回想起母亲在“晒霉”时,为什么说母亲“在大妈羡慕的目光里一定心怀甜蜜”? • 5.你怎样理解“半旧的女子”?
听海的心 □迟子建
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弓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拒绝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读者 2014年第 22期]
1. 文章开头说“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请结合全文说说这对看海人特殊在哪里。 2. 第6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 如何理解“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
4. 文中的老妪是个盲人,但是作者结尾却说:“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
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你觉得老妪听海时听到了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