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文精神视域下图书馆信息技术

2021-10-16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人文精神视域下的图书馆信息技术

摘要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服务管理者,承载着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重任。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图书馆实施人文关怀、发展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广泛影响及现实依据,并有效的制定了信息服务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科学措施,对促进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服务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为人们营造了物质与信息交流空前繁荣的环境。在这一时期,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深刻影响,虽然在深化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中,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文献形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但同时图书馆又切实的面临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在信息化技术的强劲发展之下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而是形成了一种人文色彩严重缺失的不良发展现状,长此以往必将阻碍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与全面提升。

一、图书馆人文精神与技术发展的历史

人文主义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鲜明主张。它们在历史中每获得的一次进步,都可以看到技术因素在背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进步使神学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这时期人文思想的体现就是对宗教的反抗,将“人性”从“神性”中解脱出来。许多文艺作品关注“人”或“人性”的问题,宣扬人

的自由、关怀人的命运、鞭笞封建禁锢和道德腐败,这就是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有时候也称“人本主义”。随着交通技术、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代启蒙思想运动开始被催生。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自由、民主等思想得到极大传播。许多学者认为现代人文主义起源于启蒙运动。其后的工业技术革命使人文思想得到巨大进步,不但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关系变革,也使得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机械

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人文主义始终伴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正是由于人类在技术进步中永不停歇地自我反省和追问,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人文精神也因而得以绵延不绝地继承和发扬。这说明技术与人文精神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技术发展了,人文也要发展,只有两者得到均衡发展,社会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

二、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

因特网技术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人们通过对因特网的接触和研究,已经看到它面临着许多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技术标准化的问题、信息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限制了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事实说明,技术离开人文的指引,本身发展也要受到限制,只有与人文相结合,按照人文的指引技术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1996年4月16日的《美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每20秒就有一起入侵因特网的事件发生,电脑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每年造成的经

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给人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2月7日开始的,致使美国的“雅虎”、“雅马逊”、“电子港湾”、“微软”等几大著名网站同时被黑并停业达数小时的黑客活动。其他诸如利用所掌握的技术盗取商业机密、网上金融诈骗、发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宣扬色情、暴力、迷信和反动言论的屡见不鲜。据调查,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暴力和吸毒有关。

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离开了人文精神的引导,就会背离人类发展的初衷和目标,给人类带来祸害,成为反人类、反自然的力量。因此,把图书馆事业的未来仅仅寄托于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想法是片面的,它将导致图书馆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丢失。 三、促进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实现图书馆的人文价值 (一)缩小“数字鸿沟”,扩大知识共享

数字化鸿沟的出现是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再公平、再高度共享的网络平台也会因为经济财力的差异、地域文化的差异、信息化发展意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因此为了营造人们公平的汲取资源、自由的获取知识方式,只有重视信息资源的平衡建设,才能使逾越数字鸿沟的愿望变为现实。首先可通过与大型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使信息资源的丰富内涵尽可能的全面辐射到中小型图书馆中,成为一种人人可触及的优势资源。同时还可通过强化教育的手段普及用户信息知识,使他们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形成高尚的信息素养,从而能自主的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自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全新模式,形

成知识结构完备的提升。另外,现代化的图书馆应充分转变信息技术复杂化的不合理发展观念,应用平衡建设的发展观念使智能化的操作界面更便捷、更友好,并基于自然的语言编程使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在读者需要时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图书馆人性化服务

现代信息环境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是:“以用户为中心,即以用户而不是技术为龙头,要以服务而不是资源为导向”,实施人性化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认可和信任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图书馆发展中技术的非人性化倾向日益明显,当技术的应用普及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感情的回归就变得弥足珍贵,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服务就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特别需要强调的。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图书馆应注重人性化服务原则,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使用户充分享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图书馆应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将传统的书目检索、流通阅览、咨询台工作等服务方式发展为联机检索、浏览下载和网络参考等服务,并推陈出新地开辟出“网上预约”“异地委托借阅”“网上书刊订购征询”“电话咨询”“专家答疑”等新颖、技术含量高的服务渠道,还可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自助服务。第二,馆员还应积极热情地开展各种导读活动,这能够提高用户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增加二者之间的精神交流。馆员可通过开办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方式促进与用户面对面的沟通,来增强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

的现场感和亲近感,也可举办系列的用户活动,促进用户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这些活动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培育,能有效地激发用户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第三,现代图书馆还应主动地为特殊用户提供特殊服务,确保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图书馆的用户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针对这一情况,馆员需要对数据资料进行深层次加工从中提炼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依据不同的用户及用户不同时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使每一个用户都有一种被关怀的感觉。提供人性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是追求信息平等的表现。

(三) 转变技术至上错误观念, 构筑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建设 建设人文关怀图书馆,就是要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图书馆的内涵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图书馆要从激励馆员、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并以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中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在对图书馆进行信息化改造时,要强调技术的人性化,而不能一味追求信息技术指标先进。技术的人性化,指的是技术的日益便捷化、平民化以及对于人的需求的全方位的满足。

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图书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丰富了服务的内容,延伸了服务半径,提高了服务效率,满足了人更广泛、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重技术、轻人文”“强调技术改进,忽视人文关怀”反映出长期受到技术约

束的社会对技术进步的渴求,它只是技术快速发展的初期暂时存在的一种现象。对此,在人文图书馆建设中,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所选择的现代技术要时刻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宗旨来开发、运用新技术,让新技术成为用户方便、快捷、准确获取信息资源得心应手的工具,成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力杠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已任;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既要有利于文献资源、设备资源的管理,更要有利于用户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理论研究层次上,图书馆既要积极研究信息组织、存储和传播技术,同时要关注用户的吸收、利用与服务的研究。坚持技术改进和人文关怀并重,把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在术情结中注入人文内涵,使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加快现代人文关怀图书馆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蒋建林.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图书馆,2004(1)

[2] 周进良,刘君君.未来图书馆是人文与技术的完美结合[j].图书与情报,2003(5)

[4] 储流杰.精神的复归 人文的趋向——图书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杂谈[j].图书馆,2002(4)

[5] 聂微菁.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

大学,2005

[6] 倪丽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情报科学,2006(8)

[7] 范并思,兰小媛.信息技术冲击下的图书馆人文思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5)

[8] 倪丽萍.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中技术化与人文化的融合[j].情报杂志,2006(6)

[9] 易程.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与人文精神[j].科技创新导报, 2008,33: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