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2021-09-25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这里所说的素材,是指作文的原始材料,手中积累有材料,作文就有东西可写,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就不会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叶圣陶先生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作文素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的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绚丽如画的自然景观,多彩如诗的校园生活,欢乐如歌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情,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自然即是美”这是美学的一个原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霜雪雨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规律。老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心感受,例如同样是雨,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春雨的细腻,春雨的温润,春雨的多情,与夏雨的唐突和暴烈那是截然不同的,但这些不同,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小小的枝叶,只要你走近它,里面的乾坤大得很。

引导学生关心校园。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

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感受着学习上的酸甜苦辣,交往中的悲欢离合,面对校园生活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用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

引导学生关爱家庭。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爱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从家庭成员间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眼神中去感受家庭的幸福,从父母的工作家务的劳碌中去体会生活的艰辛等等,这些都是作文的好素材,从心灵深处发出感概,必然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社会发展日新月益,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学生不应被封闭在学校,远离社会,我们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大到世界格局,国家政策,再到一个城市发展,生活热点,小到接触社会中的一人一事等等,都能成为我们的作文素材。

以上这些,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事,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作一个有心人,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维想法,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你心中的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习作的素材就这样丰富起来了。

2.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班队管理中,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陶冶性情,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活动

的目的不同,形式各异。但在活动中,我们每个孩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更是千差万别,我们的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记录下活动的评细过程和学生内心的点滴感受,这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与学科相关的活动。组织与学科相关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展现特长,张扬个性,由于活动不像学科教学那样严谨,刻板,所以学生都非常乐意参加。比如说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的表演也是对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提供让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的经过、感受和发现写下来,学生有这样的亲身体验,一定会写得生动。与学科有关的活动还有很多,像书画活动,学科游戏,故事会,制作,操练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好素材。

班队活动。班队活动可以调节学习气氛,增强班队凝聚力,达到的活动育人的目的。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如小队之间的挑应战、擂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老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我们的学生不应成为“笼中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比方说可以让学生参加慰问孤寡老人,慰问军烈属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采访活动等等,让学生及时把活动的过程写出来,或是写出调查报告,或是对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3.从文本阅读中去发现素材。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经历,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借助间接观察、经历,即通过文本阅读,看电影电视等方式来了解认识事物,弥补直接观察经历的不足,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的形式,因为书就是社会,社会即是书,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

在阅读中都积累哪些素材、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科学知识、思想观点,也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写作知识和方法。

要在阅读中进行积累,首先要认真细读,熟读文本,准确理解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然后,还要反复推敲,仔细想一想文本在表达形式和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此基础,才能进行积累。

最后,积累素材要同遗忘作斗争,要及时将素材记录下来,最好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素材,储存作文信息,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翻一翻,看一看,提取最新鲜、最恰当的信息,这样,就不会出现“写作写作,想破脑壳”的烦恼,也不用发愁没事可写,没妙词佳句可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