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它以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也在科学总结各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应用经济理论,以指导各产业的发展。
产业组织:某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产业组织是解决产业内部各经济实体即企业间的配置资源配置问题,它与具体的产业采用什么生产技术没有多少直接联系,衡量不同产业的组织状况(竞争和规模经济利用状况)的标准不会因为其采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而有多大区别。
马歇尔冲突: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理论中关于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之间的矛盾的观点。马歇尔认为: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社会面临一种难题:如何求得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有效、合理的均衡,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马歇尔冲突”适用于收益递增(成本递减)的行业,如电信业、银行业。
具体地说,一个社会有限的经济资源是如何达到最合理分配的呢?西方经济学认为,担此大任的是价格和竞争。价格以及由价格而来的利润就像一盏信号灯,指示着哪种商品生产、哪个产业部门的资源分配过多或资源分配不足。分配过多则生产过剩,价格下跌,无利可图;分配不足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获利丰厚。这样,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追求个人利益的竞争就会使资源从无利可图的地方转移出来,投向获利丰厚的部门,从而达到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分配,使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趋向均衡。
同时,在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劳动者之间,还存在着劳动生产率、进而表现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别。那么,成本较低的生产者就可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产品,赢得更多的顾客和市场占有率,从而使它的生产能够进一步扩大,占有更多的资源。相反,那些成本较高的生产者就会在竞争中失去顾客,失去市场,并最终失去手中的资源。这样价格和竞争又可以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分配资源。由于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是自动的,无需任何人费心劳神,因此,只要保持充分的竞争,经济资源的配置最终总能达到最优。正是基于这种看法,西方经济学认为,自由竞争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进步的原动力。这一信条后来经过马歇尔的包装和诠释,显得更加完美和诱人,以至于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把维护自由竞争作为经济学的第一要务。 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分析范式
基本环境
需求 供给 可替代性 供给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 工艺技术状态 增长率 原材料 周期性 工会组织制度
市场结构(Structure):集中度、产品差异、进入壁垒、成本(费用)、垂直结合 市场行为(Conduct):价格策略、广告和销售、研究开发、合并
市场绩效(Performance):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技术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组织政策: 反托拉斯、贸易管制、公共事业管制
SCP历史演进过程:
一、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亚当·斯密:《国富论》、阿尔弗来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二、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结构主义学派) 芝加哥学派 可竞争市场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博弈论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买方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占有率小,价格的接受者; 2.产品同质,替代性强; 3.信息完备;
4.进入或退出壁垒小。
P d Firm
Q
完全垄断市场结构
1.卖方只有一个企业,买方众多; 2.产品无替代性;
3.进入壁垒很高(规模经济壁垒、资本壁垒、技术壁垒、法律壁垒、政策壁垒等)。
P S D Industry
Q
C
P P
Me D M0
Q
MDQ
对于每个产量水平Qm不存在唯一对应的价格,因而对完全垄断企业而言,不存在供给曲线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1.卖方众多,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
2.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别,企业有一定的定价权; P 3.进入和退出壁垒低。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1.企业数目很少,市场占有率高; 2.进入和退出壁垒高; 3.产品基本同质或相差很大。
MA每单位产品 超额成本 P 平均成本最低点 或最小有效规模 M0 利润最大 化产量
能力产量 Q 超额生产能力
Q1 串谋均衡 30
古诺纳什均衡 10
7.5
契约曲线 7.5 10
30
Q2
市场集中度就是反映买卖双方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所描述的是:某一市场上卖方(或买方)各自的数目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简称为集中度。它是反映特定产业市场的集中程度指标。 绝对集中度
这是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通常用产业内最大的前n位企业生产值、销售额、职工人数、企业资产等指标累计数占整个产业相应指标总数的比例来表示:
CRnxi1ni/X优点:CRn概念清楚、含义明确,能够形象地反映市场集中状况,综合地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其计算也简便,所需资料较易获得。
缺点:首先,不能反映全部企业规模分布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只反映了最大的n个企业的总体规模; 其次,无法体现最大的n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或者说,没有表明n个大企业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其内部是如何分布的;
第三,这个指标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
信息差异: 是指由于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产品认识产生了差异。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广告,厂商利用广告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影响消费者需求。
广告的种类(按传播内容分):
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的“硬”信息,包括产品的存在、价格和产品的物质形态等;
非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的“软”信息,除了传递产品存在的信息外,不传递任何其他信息。 产品的分类(依信息的类型分):
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通过自己的检查就可以知道商品质量的商品。
对搜寻品而言,广告可以告诉消费者关于产品存在、销售地点、价格和产品特征等信息,但是广告费用高昂,因而不能告诉所有消费者关于所有产品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信息差异。
经验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之后才能知道其质量的商品。
对经验品而言,根据经验了解一种产品效用的消费者,一般只知道一个或几个品牌,因为试用是费钱的,所以,消费者不把使用过和没有使用过的产品视同一样,即使两种商品事实上是一样的,这就产生了信息差异。
为什么在位企业能够发挥先发优势:
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先入厂商的产品已为消费者试用,与后入者相比,其产品质量信息已经不对称。由于产品的试用需要一定成本,导致即使是同样的产品,消费者对试用和未用的产品也不视同一样,这就导致先行者和后发者产品之间形成了信息差异,先行厂商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信息差异产生的原因:
对于未知质量的产品,消费者需要支付质量信息的搜寻成本,对其评价必然低于已知质量的产品; 再者,先行产品树立了质量声誉,而且法律对先行品牌、商标的保护,也向消费者传递了足够的质量信息,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和忠诚。 广告“烧钱”作用的潜在信息解释:
因为我们的产品是优质的,所以我们能够支付这样高昂的广告费用。消费者应该理智地相信我们的产品是优质的并且购买它。消费者的经历会告诉他们自己,本产品的确是优质的,这样的结果使他们在未来会再次购买本品。
关键是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相比,将从消费者尝试它们的产品中获益更多。因为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将获得重复购买,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则不会。因此存在一种广告费用水平,在这个水平上,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愿意承担该广告费用,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则不愿意承担。 进入壁垒:进入产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进入壁垒的来源: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别化;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结构性壁垒,特别是由需求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形成的结构性壁垒是策略性壁垒存在的前提。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寡占市场日益成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寡头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影响市场环境,使之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因此,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策略性进入壁垒日益成为主导形式。 结构性进入壁垒: 一、规模经济壁垒 二、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三、必要资本量壁垒 四、网络效应壁垒 五、产品差异壁垒 六、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一、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
当在位企业已经在最小有效规模的产量上进行生产时,新进入企业面临两难:若以低于MES的产量进入,
其成本高于在位企业;若以MES产量进入,则进入后市场总产量超过最大市场容量,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到平均成本以下。
规模经济壁垒的大小决定因素: 市场容量的大小
最小有效规模产量相对于市场容量的大小 小于最小有效规模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 二、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 在位企业绝对成本优势来源:
通过专利或技术秘诀控制了最新的生产工艺; 控制了高质量或低成本投入的供应渠道; 控制产品的销售渠道;
拥有特殊经营能力或技术专长的人才; 进入者筹集资金需支付更高的资本成本。 三、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在位企业高?
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风险
四、网络效应壁垒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网络效应的种类:
直接网络效应:由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如电话、传真机、在线服务、Email等等。
间接网络效应: 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时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这种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的关系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基础产品为硬件,辅助品为软件。如互补商品的计算机软硬件。 五、产品差异化壁垒
产品差异是指产品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
产品差异主要来源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有关企业的产品在长期所形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同时,企业的广告宣传、商标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支持使得差异得以加强。
产品差异化壁垒的核心:在位企业在市场中拥有进入企业所没有的消费者偏好优势。 六、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如果政府认为一个产业只适合少数几个企业存在,为避免过多企业进入引起的过度竞争,政府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如:公用事业行业、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政府的差别性税收政策、其他规制性政策等等。 进入壁垒影响因素大小排序: 规模经济和绝对成本优势 进入时发生的必要成本
品牌忠诚赋予在位企业时产品差异化优势 消费者转换成本
难以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 政府的政策
在位企业投资是否能够成功阻止进入?(沉淀成本投入的条件)
1.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进入决策之前,且能够被进入者观察到;
2.投资改变在位者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向进入者传递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后期市场利润的预期;
3.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具有承诺价值。
沉淀成本:是指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沉淀成本形成的原因:资产的专用性。如生产设备等专用性资产,用于研究开发、广告、员工教育培训等形成的无形资产投资。
沉淀成本为什么能够阻止新企业进入? 在位企业
沉淀成本在策略性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关键之处在于它的不可回收或不可逆性产生了承诺价值,专用投资成为在位者留在该产业中的抵押品,构成其将在产业中继续生存的可置信承诺,形成了实施斗争威胁的自我约束激励。
沉淀成本表达出的信号:誓不回头,决一死战! 潜在进入者
由于还没有在该产业内进行投资,对它来说,在决定是否进入时所有成本都是可收回的,因此其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向在位企业传达自己进入该产业的决心,因此任何不发生沉淀成本的“廉价申明”都是不可置信的,不可能对在位企业的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一)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二)干中学
(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四)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又称学习效应,是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经验的积累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
在位企业先进入市场,在学习效应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为达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会充分利用干中学这一技术型因素,进行策略性投资。
第一阶段:市场只有在位企业时,在位者降低产品的价格以增加销量;
第二阶段:进入者可能进入市场时,在位者由于干中学,其成本将下降很多,第一阶段降价所损失的利润就是为阻止进入者所进行的策略性投资。
在位企业获取经济利润是进入壁垒存在的前提,从经济学观点看,进入壁垒的存在无疑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但完全竞争所描述的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从效率增长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适度的进入壁垒和产业集中度是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 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的双重效应:
一方面,进入壁垒限制了潜在进入者进入,从而减少了产业中厂商的数目,提高了该产业的集中度和增强了该产业内大企业的市场权力,易于生成垄断性的市场结构,这一结果倾向于减少社会总福利。 另一方面,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又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来说,壁垒的存在可以阻止低效率的小企业进入,提高产业集中度,获得社会规模经济;
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过程中,会增加许多的额外成本,进入壁垒的存在使企业进入后在产业内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 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的几个重要前提
1、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探讨和分析,通过对时间序列下国家情况的比较进行的。
2、使用劳动力的分布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演进的具体指标,考察了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变
化。
3、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前提基础的 。
4、引入了与最终需求相对应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参数,并借助于对它们变动的分析来规范经济事实。 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的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
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产业结构优化: 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来说,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合理化和高度化。
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大类产业之间、各大类产业内部的具体产业部门之间数量比例合理,投入产出均衡,过剩和短缺现象没有或者不严重
(2)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并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3)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协调 (4)产业结构中的产业类型构成恰当
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具有因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如果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越高,则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就越合理。相反,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各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
(1)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即相关产业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 (2)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协调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相互服务 ;二是相互促进 。
(3)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各产业相对地位的协调就是指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的排列组合具有比较丰富的层次性,各产业之间的主次与发展的轻重缓急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 (4)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 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基准的评说
(1)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
(2)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 (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 产业合理化的实现途径:1、市场机制2、政府的计划机制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也可将其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特征: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志
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由以加工程度比较低的轻纺工业、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以加工程度高、深的制造业为重心发展。
高附加值化: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比重变大的发展趋势。
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变高、技术基础变先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 知识化:知识成为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成为主导产业。 服务化:为服务行业的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在产业结构中成为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定标准:
1、“标准结构”方法。该方法是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
2、相似性系数法。这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主导产业: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产业(包括产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这些关键产业就被称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主导产业能迅速有效地吸收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满足大幅度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而能持续获得较高的生产增长率 。 主导产业的作用 :
1.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创新所带来的新生产函数都会导致产业技术的进步,但是创新并不一定能为所有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只有那些将创新引入了新的生产函数,加速了技术进步,而且还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对整个产业结构具有引导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由于主导产业导人了新的生产函数,促进了技术进步,并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表现出较高的产业增长率。
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前瞻效应”, “回顾效应” 和“旁侧效应” 。 主导产业的形成条件 : 1.足够的资本积累
2.充足的市场需求 主导产业的形成只有充足的市场需求,才有可能不断扩大
3.创新 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本产业和其他产业不断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要有制度创新,才能使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工程师涌现出来,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保证。 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
1.市场自发调节。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为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政府对选择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如市场力量更有权威性。
2.政府积极干预。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一)关联效应标准(二)收入弹性标准(三)生产率标准 主导产业的发展 :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演进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是产业
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表明,主导产业的更替顺序依次为: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重化工业→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等高技术产业。 内在逻辑:非耐用消费品产业→原材料产业→耐用消费品产业。
这种演替对应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结构变化的逻辑为:维持基本生存型需求→中间型需求→满足享受性发展型需求。
演替对应于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逻辑为: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 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的历史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过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兼收并蓄,综合几次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业建设成果,争取在某些领域实现“跳跃式”的跨越,在起点低、发展时点晚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走完产业结构高度化所走过的近250年的历程,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中心思想: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与农业部门地域分布随距离市场远近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运费的高低。
假定:唯一的城市位于中央,是工业品的供应中心,农产品的贩卖中心;孤立国是一个均值的平原;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农作物的经营以谋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自己的产品类型;农业经营能力相同,技术条件一致;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均等,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成比例。
假定的放松:河流、小城市对均衡影响
杜能圈:由城市向外,6个农业圈层: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谷物轮作圈、谷草轮作圈、三圃式轮作圈和畜牧圈
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同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
这些聚集的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产业聚集理论的发展: 1.外部经济理论 2.产业区位理论 3.新竞争优势理论
4.新制度经济的交易费用理论 5.新经济地理学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产业聚集的基本特征: 1.空间聚集性特征 2.柔性专业化特征 3.社会网络化特征 4.植根性特征
产业聚集的竞争优势:
(一)聚集内企业生产成本优势 (二)质量和产品差异化优势 (三)区域网络优势 (四)市场竞争优势 (五)区域品牌优势 (六)产业聚集的创新优势 产业聚集政策:
一、合理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二、制定合理的产业聚集规划政策,促进集群创新 三、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为产业聚集创造条件 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产业聚集的形成类型:1.纵向聚集2.横向聚集3.区位指向聚集
博弈树:表示有限参与者进行有限策略动态博弈的一种树形图。用博弈树形式来表示的、有限参与者所进行的有限策略动态博弈,称为“扩展式博弈”。博弈树清楚地表明了博弈的行动顺序,给出了有限博弈的几乎所有信息。博弈树由结、枝和信息集组成。(1)结:包括决策结和终点结两种。决策结是参与者采取行动的时点。博弈开始的那个决策结又称为“初始结”,图中以空心圆圈表示;其他决策结用实心圆圈表示。终点结是博弈行动路径的终点,每个终点结给出博弈的一种结果,图中以方框表示。在博弈树中,从初始结到任何一个结都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径。习惯上,终点结上的收益矩阵的第一列数字是博弈树上第一个参与者的收益,第二列数字是博弈树上第二个参与者的收益。(2)枝:在博弈树中,枝是从一个决策结到它的直接后续结的连线。每一个枝代表参与者的一个行动选择。当且仅当参与者选择不同的行动时,从一个给定的决策结出发才会到达不同的直接后续结。博弈树的枝不仅完整地描述了每一个决策结上参与者的行动空间,而且给出了从一个决策结到下一个决策结的路径。(3)信息集:博弈树上的所有决策结分割成不同的信息集,每一个信息集是所有决策结所构成的集合的一个子集。图中,所有属于同一信息集的结点由虚线连接起来(为简明起见,本图只画出一个信息集)。一个信息集可能包含多个决策结,也可能只包含一个决策结。每一个决策结均属于一个信息集,并且只属于一个信息集。只包含一个决策结的信息集称为“单结信息集”。 现以生产冰淇淋的两家企业的博弈为例。图中初始结为企业1采取行动的时点。从初始结引出的两个枝代表企业1可能的行动选择:推出巧克力冰淇淋或水果冰淇淋(图中省“冰淇淋”字样)。然后是企业2对企业1选择的可能反应。在企业1推出巧克力冰淇淋的情况下,从企业2的决策结可引出两个枝:一个枝是企业2也推出巧克力冰淇淋,这样,在终点结表明,企业1和企业2的利润收益均为—10个单位;另一个枝是企业2推出水果冰淇淋,这样,在终点结表明,企业1和企业2的利润收益分别为20个和30个单位。同样,可以得到企业1推出水果冰淇淋的情况下两家企业的收益组合。为了找出该扩展式博弈的解,可从终点结向前推导。对企业1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它赚到利润30个单位、企业2赚到利润20个单位的双方行动。因此可以向前推导出:企业1应该推出水果冰淇淋,因为此时企业2的最优反应是推出巧克力冰淇淋。在这个博弈中,先行动者具有明显的优势。(朱恒鹏) 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