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0-06-14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状况

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老西门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健康自我

管理状况。方法:采用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工具(AHSMSRS量表)86名来中心就诊并居住在老西门街道的高龄(8097)独居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6名高龄独居老人中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者63(73.26%),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慢性疾病为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和类风湿病。

AHSMSR量表标准化得分指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环境分量表(79.88)、认知分量表(78.65)和行为分量表(75.78),而各个维度中运动自我管理(56.96)、饮食自我管理(73.08)最差。结论:高龄老人虽然认识到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但却没有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

为此,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十分必要。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第六次人口

普查发现,我国有1.78亿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数的13.26%。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空巢家庭的数目也在逐年上

升,空巢家庭的数目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逐渐下降[2]。高龄独居老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决定了其健康程度[3]和生活质量,而准确评估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则是有效提高健康水平的前提[4]。本研究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调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

有针对性的个性健康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

20141月至20145月对来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0名高龄独居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年龄8097岁,并独自居住于老西门街道。调查共发放9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95.56%86名高龄独居老人中男36(41.86%),女50(58.14%),年龄8097岁,平均(84±3)
方法

采用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5]进行问卷调查,分别由行为分量表、认知分量表和环境分量表构成。行为分量表(14个条目)和环境分量表(10个条目)选项均采用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表示,分别计54321分,如果选择是总是、经常则代表表现良好,基本不需要干预,选择有时、偶尔、从不的表示



表现不佳,后期需要社区护士进行干预;认知分量表(14个条目)的选项采用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不太同意、不同意或有信心、较有信心、不确定、不太有信心、没有信心表示,分别计54321分,总分范围38190分,得分越高说明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为便于各条目间的比较,将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标准化得分=各分量表或因子平均值÷各条目满分数100[3]

统计学方法
AHSMSRS总得分、各分量表和各维度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高龄独居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
86名被调查者中,无基础疾病3(3.49%),至少患有1种疾病20(23.26%),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者63(73.26%),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慢性疾病分别是高血压62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44名、慢性支气管炎19名、糖尿病17名、脑血管意外16名。其他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骨折等。

AHSMSRS测评
各分量表按得分指标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行为分量表、认知

分量表、环境分量表。各维度中运动自我管理得分最低,其中根据专业建议进行锻炼和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30min条目得分最低。得分较低的维度还有饮食自我管理和资源利用,得分指标见表1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在86名高龄独居老人中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者的有63(73.26%),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应以防治慢性病为主的健康教育为先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及家庭保健的能力[6],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发放宣传资料,健康手册,利用阅报栏,社区广播,集体上课等广泛宣传保健知识,

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防止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本调查中高龄独居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一般,与黄菲菲等[3]和丁可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多数老人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进行疾病管理时,会将更多精力放在自身健康上。加之大众传媒如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对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老人对自

身健康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有认识。但是大部分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较差[8],虽然认识到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并有强烈的自我保健意识,但是却没有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因此,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十分有必要[9]



本调查结果显示,行为分量表中运动自我管理最差,与Ingibjorg[10]的调查结果相似,运动管理不理想的原因有缺乏毅力、疲劳、缺乏社会支持等。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心肺功能降低,而且运动器官和听觉、视觉、触觉、平衡器官等功能都会逐渐衰退。同时精神上、心理上也会出现老化现象,对于体育锻炼存在片面的认识,要么运动过度,要么懒于运动。

一方面合理健身能保持人体功能的内在活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和大脑活力,减缓衰老进程;另一方面,运动加强了社会交往,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可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互相鼓舞,彼此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相反,老人运动过度或者做危险性的活动,会有受伤的危险,有害无利。社区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和老人共同商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或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和引导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锻炼,以达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

饮食自我管理也表现不佳,在营养搭配方面得分最低。社区医务人员应加大对老人的饮食安全护理宣传力度,老年人的饮食应坚持三多三少[11]:多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少脂肪、少碳水化合物、少盐。同时适当地补充钙、铁等微量元素。蔬菜、肉应切成小块、碎片或薄片,去骨并煮烂,细嚼慢咽,有假牙者要戴好

戴稳假牙。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今天,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对其实施健康干预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对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人群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调动其参与健康自我管理的意愿和积极性,使他们将健康管理认知付诸于实际的健康自我管理活动中真正担负起健康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