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和平
来源:《青海党的生活》 2013年第5期
“画画不是如何画得像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情感及人格的东西表现得最深刻。”
“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这是樊继良先生面对记者时的深情表白。
我相信,这也是樊继良先生的真实心声。
樊继良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青海省西宁画院工会主席、高级美术师。他在油画和国画领域同时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成就,其作品多次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曾获全国美展优秀奖、西北五省一等奖、三等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知名收藏家收藏,并出版《樊继良画集》、《樊继良国画选》。
一
樊继良自幼丧父,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小时候,他的母亲就经常说:“孩子,不要没完没了的玩耍,一定要学会一门手艺,有了手艺你长大后就有饭吃。”于是,樊继良从小就以母亲的教导为动力,有了作画的梦想。可以说,母亲是他艺术的启蒙老师。当然,他真正开始做画,或者从本质上认识画,是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后的事。
“对一个真正的画家而言,是越画越不满足,”樊继良不无感慨地说,“画画这条道要想走出去比走进来更难,当画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越画问题越多,不过慢慢地就会发现画画本身的意义与你个人的创作心态上的意义有着区别,创作的心态平静了,那就一定能够从劳累中解脱出来。”
多年以来,作画对樊继良而言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可以使他抛弃一切欲望的累赘,进入梦一样的状态。用他的话说,“ 画画不是如何画得像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情感及人格的东西表现得最深刻。”
樊继良同时工于国画和油画,这在画界并不罕见,但达到如此成就者却不多。在他看来,中国画和西画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材料的不同。西画因其油性颜色的密度、厚重,而具有能把画家对色的感觉、光的印象、物的体量更加丰富、直观的表现力而被称作油画。就笔法而言,油画中或堆或拖或点或抹或刮的笔触,是为了展现油彩魔幻般的光影效果,而国画的笔法是中国画生动与想象的生命之所在。可以说,是国画的前辈们扬长避短、借机巧妙地减少了绘画对颜色的依赖;换言之,水性颜料较之于油彩,在表现力上多有不足。因为,当把西画称为油画的时候,画家已将它的地域标记抹去,为己所用。所以,在今天油画技能不仅被中国画家普遍掌握,而且油画也已被更多的绘画欣赏者所接受。而中国画呢?它是以水性的颜料,在中国纸(宣纸) 上,用中国的书写工具——毛笔所进行的绘画。于是,在中国文化的引导下,中国绘画在满足绘画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走向了追求灵空、气韵、抽象的审美极地。
具体到作画,樊继良深知不仅面对着的是对艺术的虔诚、勤奋以及充满激情的画笔,同时还需博览群书,包括东西方的哲学、宗教以及其他领域里优秀的东西。尤其画油画,那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去研究。因为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一方面吸收着西方绘画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吸收东方文明的精髓,进行艰辛的探索。通常,他作画只是大略在纸上用铅笔勾上几笔,主要是看着构图,然后再选一个心情好的时间,一气呵成地把经过激发而产生的“心象”释放出来。
在形式表现方面,他试图打破正常的光影秩序,重新组织画面,然后很好地把握和驾驭画面,同时还要让作品尽可能多地承载思想与情感,体现作品的创造力和鲜明的艺术张力及风格。
二
进入90 年代和跨入新世纪后,樊继良佳作迭出,《D 车间》、《走过结古》、《微风》、《河湟小溪》等,特别是“荷花系列”,相继引起画坛的关注。他吸收了东西方前辈大师们的精神内涵,用写意的手法,适度做了夸张变形,随形赋彩,将荷叶的茎、枝干乃至动感、疏密、远近在大块的色域之中表现出似有似无、恬静淡雅、虚灵飘渺的境界。特别是作为厚礼献给母亲的《四月之荷》,以满构图的形式,并用不同色相表现出不同的气韵,在画面中虽然色彩的纯度很高,但仍不失中国画写意的空灵。整幅画面似行云流水、碧波荡漾,凝成了水墨特有的语汇,达到了视觉上的冲击。
随着创作的不断迈进,樊继良从写实转向到了写意,他的“写意”不着意于物象的真实,更不着重于物象的细部刻画,而更注重心灵的感悟,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化景物为情思,化实为虚,达到情真意切的境界。如油画作品《清水河》、《走过结古》、《微风》、《高原的云》等,就是用“写意”的方法来削弱体积、明暗、取消条件色彩等手段,将构成写实油画中的科学因素全部淡化,继而生发出的是大写意的笔墨内涵。还有油画《走进巴颜喀拉》、《晌午》、《回眸》、《我去过的地方》等,都是以写意的形式去适度夸张,减去细部的描绘,在单纯中求变化,削弱明暗关系,在彩色关系以及形状变化上尽量增强趣味性,采用一种朦胧而自由的表现形式,使作品流泻出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
三
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会给艺术家带来无穷的创作激情。艺术家需要反复不断地去感受生活,这些感受会给艺术家带来新的创作灵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民大众是创作的“不竭”源泉。
樊继良长期生活在青海,他脚下的青海大地给了他无限的创作激情和动力。当他无数次面对青藏高原那变幻不定、云卷云舒、高旷悠远的苍穹,斧劈刀削的岩石,广袤无垠的草原,茫茫雪白的极地,各民族五彩绚丽的服饰以及倔强的牦牛时,他想着如何将这雄浑苍凉的画面,用最真切的画笔来描绘,因而他反复地观察,反复地体验,反复地记忆,反复地写生,然后概括、组织、升华,尽情挥洒到画布上。得到画界普遍叫好的《走过结古》、《微风》、《河湟小溪》等作品,就是在不断的生活感受中创作出来的。在这些作品中,他极力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温润而自由轻松的艺术境界,创造了雪域高原那神奇般的野逸和心灵铸就的自然景物,让人感到天地合一,相生相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